前4月北京市經濟恢復改善韌性足 部分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
主要指標有所回升,物價形勢總體穩定。昨天,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9個百分點,部分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高精尖領域顯現韌性,為后期經濟進一步恢復和發展積蓄了新動能。
隨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工業領域支柱行業均持續好轉。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0.8%,增速高于一季度4.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5%,與一季度相比由降轉增;醫藥制造業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11.1個百分點。此外,部分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液晶顯示模組、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26.5%和64%。
組裝、調試、質檢、打包……在中關村企業誼安醫療的生產基地廠房中,工人三班倒,生產車間24小時燈不熄,爭分奪秒生產呼吸機,幾千臺海外訂單正在緊急排產;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研發的“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Mini版”支援海外抗疫,落地泰國多家政府醫院……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本市眾多創新創業主體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在創新中加快轉型升級。全市科技創新動力不減,高精尖領域加快復蘇。
1至4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5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65.4%。第三產業投資下降7%,但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6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12.6%。
從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看,1至4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1個百分點。商品房新開工面積59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5%;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379.1萬平方米,增長29.1%,接近3成。
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防疫相關產品生產和供應沒有中斷,較好地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市場消費有所減少,但網上零售和生活必需品零售較為活躍。1至4月,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1116.1億元,增長17.8%;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9%、20.4%和18%。
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生產價格保持平穩。據統計,1至4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4%,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8%,非食品價格上漲2%;消費品價格上漲3.6%,服務價格上漲3.1%。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環比下降0.7%。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