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創新造福人民:技術如何貼近百姓 促進農民增收

        2020-05-25 17:20:11來源:《中國科學報》  

        科技創新既要“頂天”,更要“立地”。

        近年來,科技界聚焦生態安全與環境治理、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民就業等問題,堅持科技創新為民,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

        生態治理 守衛人民健康

        山更綠了、水更清了、藍天也變多了……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空前、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向好,每個人都有深切感受,但挑戰和問題仍在。”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江桂斌直言。

        “從根本上講,環境污染,無論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還是食品污染,最終影響的是人民生命健康。”他告訴《中國科學報》,從科技發展角度,生態環境治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仍缺乏全過程風險控制技術和綠色生產技術,尚未形成系統的整體環保技術解決方案鏈條,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技術轉化效率低等,以至于在許多方面處于被動應付局面。“除了關注階段性成效,更要瞄準‘人類生命健康’這一終極目標。”

        用水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更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水污染治理與控制技術為例,江桂斌解釋道,近年來,我國大江大河和湖泊的水質已經有了明顯改善,然而,水中微量或痕量污染物(比如消毒副產物等)可經過光化學作用、氧化還原反應、微生物作用等形成更為復雜的綜合性化學混合物,而這種復合影響可能造成未知的生態與健康風險。

        “在沒有新水源補充的情況下,失去了干凈的地下水,也就意味著飲用水危機。”江桂斌說。

        他特別指出,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著地下水的高砷、高氟污染,對區域人群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的這些污染物是保障飲用水安全的根本。

        值得欣慰的是,在這方面,我國已取得重要進展。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在山西等地進行的飲用水除砷治理實踐表明,高速發展的納米材料與技術和傳統技術協同作用,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實現飲用水達標,已成為解決地下水資源污染的重要研究方向。

        “未來水污染控制技術的發展需以構建安全可持續的水循環使用系統為目標,加強污水資源化、能源化技術研發,發展智慧水循環利用系統,為有效解決我國水環境污染和水資源利用問題提供科技支撐。”江桂斌說。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江桂斌看來,疫情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疫情過后,世界各國會更加注重共同應對各種危機,加大公共衛生健康領域投入,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重視環境污染的健康危害,創新環保理念與技術等,這對全球環境治理來說是一個機遇。”他說。

        高質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綠色生態環境給高質量農業發展之路鋪就最美“底色”,而發展高質量農業可顯著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我國農業已經到了發展中高端農產品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告訴《中國科學報》。

        在吳金水看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推動供給端向高質量轉型升級,發展優質綠色的中高端農產品,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

        他指出,當前農業產品價格偏低,農民收入難以提高,同時勞動力成本在不斷提高。兩會期間,一位來自一線的農民代表算了一筆賬——村里1畝地的純收入還不到100元,這讓吳金水記憶深刻。

        “地還是要種,但如何解決農業生產經濟收益低、用工成本相對高的問題?我認為在穩定糧食生產和食品供應的基礎上,要向中高端農產品要利潤。提升農業潛力和發展空間,才是解決現代農業發展瓶頸的關鍵舉措之一。”吳金水說,比如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等,還可通過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和鄉村體驗等個性化消費延長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提升效益。

        “中高端農產品生產屬于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的農業發展方式,其中科技非常重要。”吳金水表示,尤其需要集成性綜合技術而非單一技術。他通過調研走訪發現,很多回鄉創業者從事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積極性很高,這值得鼓勵。但他們往往看到某項技術后便“倉促上馬”,實際上最后的產品品質并不理想,缺乏競爭力。

        近年來,包括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在內的國內農業研究單位紛紛開展探索,建立示范基地。吳金水團隊通過試驗初步形成了循環農業模式,已在長沙周邊幾個鄉村打造了3種典型模式的城郊農業田園綜合體。

        今年兩會,吳金水帶著很多農民朋友的期待來上會,深感“責任更大”。

        “疫情期間,國家出臺新規,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與食用。保護野生動物是必要的,但也使以前從事特色養殖業的農民損失慘重,他們‘失業’了。”在吳金水看來,“堵”和“疏”應兼顧,除了按照在養動物數量補償一定損失外,更重要的是應當考慮如何保護特色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探討讓從業者轉“業”的途徑,比如利用科技探索新模式、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引導他們轉向中高端優質水產、土雞、土豬等的養殖。

        “事實上,廣大鄉村是大有可為的農業農村創業天地,農業向中高端發展可容納大量勞動力,一般一個特色農業合作社和企業可吸引幾十到成百上千的農民工,如果一個村發展一個,那么全國創造的就業崗位會有多少呢?這是解決農民工就業難的一篇大文章、好文章。”他說。

        吳金水建議,當前形勢下,依然要保持持續性的政策,穩定農產品供應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兩手抓;同時給予一定扶持,加大科研投入,強化農民技能提升、農業轉型發展的科技支撐。(韓揚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