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云推介 69萬人圍觀教授們的“營養重組米”
你見過五彩斑斕、口感Q彈的“營養重組米”嗎?你相信稻米也能加工為油嗎?
6月20日上午,在湖北省科技廳“聯百校轉千果”科惠行動2020高校成果云推介第四場活動上,武漢輕工大學的這些“高級貨”就讓人大開眼界。
2個多小時吸引69萬人圍觀,共有15項科技成果累計被112家企業和技術經紀人認領,預計轉化金額將達到1.32億元。
上午9時30分,眼尖的網友一眼就確認武漢輕工大學是研究“米面糧油”方面的權威,該校的王宏勛、王學東二位“帶貨專家”亮相直播間更是“自帶光環”,獲得廣大網友的信任。
他們現場重點推薦的9項科技成果,涵蓋糧油加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動物營養等領域,代表了近年來“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
譬如,當前很多動物長期使用添加了抗生素的飼料,導致動物性食品存在安全隱患,對養殖業和老百姓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該校侯永清教授團隊開發的“飼用抗生素替代品創制技術”,可以讓大家吃肉蛋奶食品更加安心。
添加一定比例的雜糧、蔬菜、水果和其他功能性配料,是“營養重組米”色彩斑斕、營養豐富的“奧秘”所在。但原料重新造粒,中間涉及水電、人工成本,會不會造成產品成本比普通大米價格還要高,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
“帶貨專家”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該校谷物加工研發團隊的專家教授創新性地以碎米或糧食加工副產物等為主要原料,加工重組后的成本仍然低于普通大米市場價格,足夠補償廠房、水電、人工成本等的額外投入。
不過,這并不是這項“谷物資源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的僅有“賣點”,該技術還可以針對一些慢性病的人群,開發出特膳營養米。在蒸煮方法上,可以和普通米混煮,并結合個人喜好,按任意比例混合。
直播間里的現場試吃,引得技術經紀人主播黃黎直呼:“這個味道太好了,今后我們再吃米,就吃我們輕工大的健康營養米。”
武漢輕工大學校長王志勇希望通過本次“云推介”活動,為湖北全面復工復產和抓好“六穩”“六保”工作提供助力,以各種可行的方式,與企業界開展廣泛深入合作,抓機遇,爭速度,共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志偉 通 訊 員 聶銘靜 江 婷)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