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全數字PET從0變成了1 突破“卡脖子”技術之后路該往哪兒走

        2021-05-27 08:38:26來源:科技日報   

        初夏的傍晚,微風習習,走出華中科技大學創新研究院恩明樓,剛處理完手頭工作的謝慶國教授略顯疲憊。

        “我從畢業開始就決定了要把PET研究當作終生事業,20年過去了,全數字PET終于從0變成了1。”

        PET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的簡稱,被視為腫瘤早期診斷、療效評價的最佳手段。而謝慶國自主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數字PET,現已在中、美、日、歐等多國和地區申請專利570余件,授權發明專利121件。

        沒有人做技術,謝慶國自己做;沒人做產業化,還得自己做。令謝慶國沒想到的是,突破了“卡脖子”關鍵技術后,市場化、產業化的道路走得如此艱辛。

        “產品做出來了,卻進不了我們的醫院。”謝慶國說,“全數字PET要能夠真正成功,需要得到更多應用、發現更多問題、迭代更豐富的產品,才有可能真正把這條技術路線趟平、夯實、拓寬,然而現在……”

        在研究上突破了核心技術,產業化上卻屢屢碰壁

        攻克了核心技術,拿到了市場準入證,與同類產品相比優勢明顯……走出高校的科研人員卻發現進入市場是如此的困難。

        全數字PET項目產業化負責人張博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湖北一個市級醫院要采購PET,設定的采購指標是為進口設備“量身定做”的,任憑團隊磨破嘴皮,也只得無功而返。很快,他們得知同一個城市的另一家醫院也準備采購PET。

        張博被該醫院相關負責人明確告知,“我們醫院比他們級別高,采購設備不會低于他們,所以也不考慮國產設備。”

        當地的衛生主管部門也很無奈:“市場行為,我們也不能過多干預,他們覺得‘洋設備’用得放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醫院設備物資處負責人表示,他們也不是不愿意使用國產設備,而是顧慮頗多:“買進口設備有其他醫院成功案例,各項規定也達標,就算出問題,起碼流程上沒錯;而買沒人用過的國產設備,出了問題誰來擔責?”

        手握核心技術,謝慶國和他的團隊卻笑不出來。

        說這是核心技術并不夸張。作為國產高端醫療代表性成果,全數字PET從一個原創概念出發,發展出完整的技術體系,入選了由兩院院士評選的201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當年的黃家駟生物醫學工程獎、中國醫學十大進展都有全數字PET的身影。

        在此之前,PET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由“GPS”——即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三家掌控,構建了嚴苛的專利壁壘,令后來者寸步難行。

        回顧PET發展歷史,20世紀50年代,PET研究從國外起步。1982年,PET的產業化之路從美國開啟。日本企業曾努力了22年,一直想繞過三大廠商的專利壁壘,但都未能如愿。

        我國是癌癥大國,近年來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癌癥已成為導致我國公民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因素。跟全球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癌癥患者五年生存率仍然偏低。想要扭轉局面,醫學界提出了“早發現早治療”的對策,而PET正是踐行這一對策的必備武器。

        “在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出現的是生理生化的變化,然后才是解剖結構的變化。”謝慶國介紹,對于惡性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PET因其高生化靈敏度的優勢,可以發現早期病灶。

        這一武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用高昂價格購買外國設備,如何能降低患者醫療負擔?如何提高國民健康水平?

        背負著這一使命,謝慶國開始了長達20年的探索。

        這一探索很難。如果一味跟隨“GPS”的技術路徑,只會處處碰壁,憑一己之力又如何能從跟跑再到領跑?于是,謝慶國開辟了一條新賽道,那就是全數字PET。

        “PET的全數字化,并不是簡單的技術換代,而是PET的‘再發明’。”謝慶國說,它好比數碼相機之于膠片相機,其應用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謝慶國團隊的全數字PET以全數字和精確采樣為本質特點,取消模擬電路處理的同時,實現信號源頭的精確數字化抓取,使得照片更加清晰,可以發現更小的腫瘤病灶,在實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同時,使用和維護也更加便捷高效。

        從2004年提出MVT全數字采樣法,到2019年國產全數字PET/CT拿到“準生證”,全數字PET從0變成了1。

        全數字PET設備落地之后,在臨床試驗中一亮相就表現不俗。臨床試驗負責人、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樊衛評價:這款設備盡管是全數字PET的第一款臨床產品,采用了基本款的硬件配置,但可以說,這款設備已達到某些更高配置產品的成像水準。

        全數字PET成功的消息一經傳開,國外同類產品價格、檢查費用應聲下降,“過去做一套PET檢查需要1萬多,國產全數字PET的出現,進口設備紛紛降價,終端檢查費也降到了七八千元。”鄂州市科技局局長趙德輝說。

        一直在尋找能夠共同完成市場化的“白衣騎士”

        “沒有醫院用,我們自己先用起來。”趙德輝說。

        湖北省鄂州市作為全數字PET產業化的承接地,不得不再一次扛起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的應用示范大旗。

        5月8日,記者趕到鄂州市中心醫院核醫學中心,采訪了該中心主任焦次來。“去年設備進場,通過安裝調試、環境評測、人員培訓、衛生部門取證,今年春節前已正式對外服務了。”他說。

        有著30多年醫學影像經驗的焦次來,專門負責這臺國產設備的臨床應用。他說,這臺全數字PET/CT靈敏度高,檢查速度也很快。

        如果受檢者不小心在檢查床上移動造成了圖像的偽影,或突然發生檢查中斷的意外情況,也不需要重新掃描,只需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就可以及時校正。

        “國家有‘首臺套’的政策,我們依據這一政策采購了第一臺國產全數字PET/CT臨床設備,供我們中心醫院使用。”趙德輝說。

        “PET的產業化也是被逼出來的。”全數字PET團隊核心成員肖鵬教授介紹,他們一直沒有停止尋找能夠與研發團隊一起完成市場化的“白衣騎士”。

        肖鵬回憶說,科技部以及湖北省、武漢市相關部門都十分關心該成果的轉化情況。2013年,時任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考察華中科技大學,看了謝慶國團隊項目,希望學校盡快推進全數字PET的產業化。加上時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的鼓勵,謝慶國從此就踏上“創業路”。

        起初,謝慶國只能跟十幾個初創成員在學校的一個老教室里落腳。

        十幾個人擠在一個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里。為了給組裝原型機騰空間,每張桌子都得來回挪動。

        項目啟動一年后,遇到了最艱辛的時刻:團隊成員基本沒發過工資。彼時,謝慶國和張博甚至以個人名義從銀行貸款,以維持研發工作的正常運行。

        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的門檻之高、難度之大,遠遠超乎他們的想象。

        2015年9月2日,已經彈盡糧絕的謝慶國,把希望寄托在只有一面之緣、時任鄂州市委書記的李兵身上。

        他試著給李兵發了一通“求助”短信。短信很快得到了回復。之后的進展速度之快,謝慶國反復用四個字形容:“出乎意料”。

        9月4日,全數字PET產業化團隊應李兵邀請考察鄂州梧桐湖新區,達成入駐意向;3天之內,鄂州市相關部門將項目落地所需的廠房、公司注冊、衣食住行等全部辦妥;7天之后,湖北銳世數字醫學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在鄂州正式成立,項目組成員“拎包入住”。

        “我們把全數字PET的產業化列為鄂州科技一號工程來推動。”5月10日,趙德輝在他的辦公室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他說,鄂州市雖然投了錢,但不干預公司的運營,只做好服務。

        李兵曾多次帶領相關部門討論研究產業化中的難題。他說,全數字PET項目不是一般的招商引資項目,讓它馬上變成稅收和產值不現實,鄂州要干一件推動科技發展的事、干一點增進人類福祉的事。

        設備能夠落地,謝慶國很感謝鄂州市的鼎力相助。“政府一直在做我們的‘天使投資人’。”謝慶國說,一路上,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等國家科技管理部門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才得以把全數字PET從原理創新推到了技術創新,最終將這個全新的技術變成市場化的產品。

        謝慶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數字PET設備前后投入約2億元。這在高端醫療器械制造領域也算創造了一個奇跡。“我們僅用國際巨頭10%的資金和時間,1%的人力和資源,完成了全數字PET從理論到產品的跨越。”

        政府扶上馬,誰來送一程

        “11年前,我們做出全球首臺全數字PET科學儀器時,就應該由資本介入,推進這項成果的產業化。”謝慶國說,他多次向學校領導“訴苦”,自己承擔了太多與研究無關的工作。

        “全數字PET的市場化,不是我們鄂州市能完成的。”趙德輝說,“我們也為他們引薦了很多投資人和各方面的資源,但最后都沒有談成。”

        鄂州市原本準備再拿出5000萬元,支持全數字PET的應用示范,但因為目前經費緊張,這一計劃也被擱置。

        為了全數字PET產業化,鄂州市先后投入了近1億元。拿到市場準入證兩年了,產品卻一直打不開市場,鄂州市也很著急。

        “我們的項目與其他工業項目不一樣,有的技術轉讓出去工作就算完了,但我們不行。”肖鵬說,“早期,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來的比較多,都是帶著領導任務來的。”但他們了解了項目以后,覺得投資一兩個億是杯水車薪,沒有20—30億的投入根本玩不轉。

        近年來,前前后后有20多家投資機構拋來橄欖枝,但最終均未達成合作。

        是技術有問題嗎?未必。

        與國外大型醫療器械企業相比,謝慶國團隊用較少的人力、財力投入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對PET技術的壟斷。

        被“卡脖子”的經驗教訓,讓謝慶國團隊從一開始就注重圍繞創新鏈、產業鏈進行知識產權布局,系統地謀劃并覆蓋了閃爍晶體關鍵材料、SiPM核心器件、數字PET探測器核心部件,全數字PET科學儀器,以及臨床全數字PET醫療設備系統整機等一整套系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創新閉環,在技術上保證了自給自足。

        是市場前景有問題嗎?也不是。

        全數字PET內部采用的全是通用電子器件,可以實現模塊化升級。傳統PET的專屬元器件和部件很難更新,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而數字PET能夠隨著消費電子的高速發展更新換代,大大加快其技術發展和性能提升的速度。

        曾有一個浙江企業希望購買其中一項技術產品,當時謝慶國團隊的報價是100萬元。但談著談著,這家企業又不買了,而是轉頭選擇了進口產品。然而,這家企業費盡心力,所購買的進口產品竟恰好是國外公司從謝慶國這里購進的,而該企業為該技術花掉了1000萬元。

        在投資人眼中,他們有著自己的顧慮。武漢的一位投資人薛康對記者說:“簡單看起來,產品是做出來了,實際上能不能持續穩定的運行,包括硬件、軟件、材料、營銷模式,能跟‘GPS’抗衡嗎?這是投資人必然要考慮的問題。”

        “投資人都希望投資之后,3—5年能申報IPO。但這樣的項目干10年都未必能跑得出來。”薛康說。北京的一位投資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國產高端醫療裝備肯定是被看好的。他認為,也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團隊沒有碰到合適的資本方。

        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說,多年來,全國上下都在呼喚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然而,國產高端醫療裝備來了,卻被我們自己擋在了門外。趙榮凱認為,全數字PET是一項源頭創新,是利國利民的“健康重器”,必須舉國家之力來打造。

        即使在重重困境中,謝慶國說,他依然充滿期待。(劉志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