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臺風胚胎發展中 已“瞄準”我國華南沿海
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正有一個熱帶低壓和一個熱帶擾動在活動,兩者都可能繼續加強發展為臺風,并逐漸靠近我國,不排除明后兩天(7月6日至7日)相繼登陸我國華南沿海,給廣東、海南等地帶來較強風雨。
何時影響我國?
兩臺風胚胎發展中 已“瞄準”華南沿海
今天上午8時,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熱帶低壓已經生成,14時,熱帶低壓的中心位于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距離臺灣省鵝鑾鼻東南方向約420公里。預計熱帶低壓將以每小時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將有所加強,并可能于6日下午到晚上在粵閩交界附近沿海登陸。
此外,根據預報,位于南海的擾動也將在12-24小時內加強為熱帶低壓,后續可能繼續加強為熱帶風暴,并可能在7日凌晨到上午登陸海南島東部。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一般熱帶系統的強度達到熱帶風暴時會被編號、命名。目前雖然這兩個熱帶系統還未編號,但是其行進路徑已經大致明朗,從目前的預報來看,均已經瞄準我國華南沿海。這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南側的引導氣流較強,加上熱帶系統本身逆時針旋轉,所以熱帶低壓和南海擾動都是沿著副熱帶高壓,向偏北方向移動。
此外,兩個熱帶系統或將產生雙臺風效應,影響彼此的強度和行進速度。王偉躍解釋,一般來說,兩個臺風的距離相對較近時,兩者會互相影響,相互牽絆著前行,這種雙臺風效應也被稱作藤原效應。目前,兩個熱帶系統相互影響,也會驅使著熱帶低壓快速奔向華南。
對我國影響有多大?
廣東海南等地或有較強風雨
王偉躍分析,目前的海溫和垂直風切變條件利于這兩個熱帶系統的發展,但總體強度不強。位于菲律賓以東洋面的這個熱帶低壓是否能發展成為熱帶風暴,還要看后續發展情況,如果它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大概在7-8級,可能以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的強度“上岸”;而南海熱帶擾動的發展勢頭略強一些,可能以熱帶風暴強度登陸我國海南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9級。
屆時,兩個熱帶系統將給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帶來風雨影響,5日至6日,臺灣島東南部降雨較強;6日下午到夜間,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海南等地會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7日廣東、海南風雨較強。
對我國影響時間多長?
來去匆匆 影響有限
王偉躍分析,位于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低壓具有移速快、個頭小的特點。在它北上的過程中受垂直風切變逐漸增大、藤原效應、離陸地太近等因素的影響,發展空間有限,因此帶來的風雨影響時間相對較短。
相比而言,南海熱帶擾動后續影響略大,由于目前南海海溫高、季風水汽輸送較為充沛有利于其發展,同時受藤原效應影響,熱帶擾動可能會抽走一些菲律賓以東洋面熱帶低壓的水汽來壯大自身,因此南海熱帶擾動移速緩慢一些,但發展程度更優越,后期在副熱帶高壓南側引導氣流的影響之下,會向海南島逐漸靠近,帶來較強風雨。
總體來說,這兩個熱帶系統都不會“賴”在華南,影響時間不會太長。等它們減弱消散后,副熱帶高壓會迅速補缺,控制東南沿海,9日以后,雨水陸續停歇,氣溫回升。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