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成功展開 嫦娥五號月面五星紅旗用了哪些高科技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面自動采樣封裝之后于3日深夜成功飛離月面,而在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
2020-12-04 08:01:54 -
傳輸無線電信號實現測控 NASA與“旅行者2號”重新建立通信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終于與好幾個月杳無音信的旅行者2號重新建立了通信。工作人員利用設在澳大利亞堪培拉的測控
2020-12-04 07:57:48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鉆取采樣 揭秘嫦娥五號落月背后驚心動魄的800秒
月球,嫦娥五號終于來了!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隨后,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12月2日4時
2020-12-03 15:44:51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在異種器官移植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
以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干細胞系,并在此基礎上生
2020-12-03 15:43:12 -
艾滋病病毒研究邁出重要一步 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據在線發表于《自然·通信》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
2020-12-03 15:41:27 -
集齊所有生命元素!國際研究團隊第一次在彗星中發現生命所必需的磷元素
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這顆彗星名為67P 丘留莫夫
2020-12-03 13:57:04 -
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于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
2020-12-03 13:53:14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擬2025年發射航天器捕獲約100公斤重的太空垃圾
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1日報道,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簽署了總額為8600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制造一
2020-12-03 13:50:44 -
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將在北京冬奧會進行大規模應用
將是奧運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劑號稱當前最先進制冰技術之一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絕非浪得虛名。除去綠色環保、易獲取等
2020-12-03 10:55:00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 曾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塌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
2020-12-03 10:34:07 -
月球“挖土”意義重大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鉆取采樣完成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于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后,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
2020-12-03 09:46:57 -
實驗室模擬月球造土11年 助力嫦娥五號帶月壤順利返回
穩了!穩了!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于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
2020-12-03 09:22:36 -
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速增長 2020年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1700億元
從事網絡安全相關業務的企業數量超3000家,2019年網絡安全行業投融資活動超40余起,上市網絡安全企業總市值超5000億元……近年來,中國網絡
2020-12-03 09:20:59 -
《自然》雜志發表逆衰老研究突破: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據英國《自然》雜志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
2020-12-03 08:35:35 -
韓國發現逆轉細胞老化關鍵蛋白質 經過干預皮膚再生能力可以提升
日前,韓國一項聯合研究從分子水平闡明了干預和逆轉人類真皮成纖維細胞老化的機理和關鍵蛋白質。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2020-12-03 08:09:22 -
火星大型隕石撞擊引發特大洪水 暗示火星生命或曾存在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象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杰克遜州立大學
2020-12-03 08:04:42 -
罕見!我國天體物理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恒星天文現象
記者從安徽師范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見天
2020-12-03 08:01:44 -
繼“探月熱”“探火熱”后 金星或成下一個行星探測熱點
今年7、8月份,包括我國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扎堆發射,奔向火星。12月1日深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引起全世界矚目。繼火星、月
2020-12-02 15:40:09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 俄航天集團向中方表示祝賀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當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副總裁薩韋利
2020-12-02 15:35:08 -
掛號難出行難 智能時代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從容?
最近,一段視頻引發社會熱議。視頻里,一位老人冒雨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智能時代,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從容?日前,國務院辦公廳
2020-12-02 15:33:48 -
英國政府承諾撥出 2.5 億英鎊 建立5G 研究實驗室取代華為技術
12 月 2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宣布禁止華為參與其 5G 網絡建設后,英國宣布將新建一個 5G 研究實驗室,幫助創建一個更開放的
2020-12-02 14:00:15 -
人工智能再度發威 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人工智能(AI)再度發威,攻克了生物學領域一項重大難題:預測蛋白質如何從線性氨基酸鏈卷曲成3D形狀以執行任務。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11月
2020-12-02 13:33:13 -
5G 的局限 B5G 來補,B5G 怎么補充 5G?
雖然 5G 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但它在應用上還是有技術局限性。B5G 就能解決一些應用場景與技術的完善過程,比如,在遠程醫療、
2020-12-02 13:18:21 -
俄羅斯開發一種新算法 新算法可幫助評估基因對人體過程的影響
俄羅斯圣光機大學(ITMO)生物信息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可幫助評估基因對人體過程(包括疾病發展)的影響。這項研究發表在《BMC生物信息
2020-12-02 11:09:23 -
為何指甲劃黑板聲音讓人聽了難受 科學家:相當于聽到人類被猛獸吃掉的聲音
在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聲音讓我們感到抓狂,比如指甲劃黑板的聲音讓人聽起來非常難受,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想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回到很久很久
2020-12-02 1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