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環(huán)球觀察: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接近一個「無邊泳池」

        2023-04-19 11:10:39來源:ZAKER科技  

        無論智能手機形態(tài)如何變化,它的正面最終應當會成為一塊沒有遮擋、沒有瑕疵的屏幕。▲ 圖片來自:travelzoo

        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用「無邊泳池」來形容,本屬于智能手機未來某一時刻的屏幕形態(tài)。

        而在蘋果公司內部,他與喬布斯一起提出了「無縫連接(seamless design)」的設計理念,并逐步在 iPhone 上推進。


        (相關資料圖)

        簡單來說,這個設計理念就是盡力去消除屏幕、邊框、機身之間的縫隙,讓產品盡可能地形成一個流暢而自然的整體。

        盡量減少屏幕上的元素,去除干擾,增加沉浸感。

        不過,現(xiàn)在的屏幕技術還不能完全做到真正的無邊形態(tài),仍留下一絲遺憾。

        記得在 iPhone 14 Pro 系列上的「靈動島」概念中,我們認為將屏幕上的缺陷設計成可交互的區(qū)域,是一項大膽的創(chuàng)新。

        仿佛,智能手機正面距離真正的無邊界又前進了一步。

        智能手機的正面,全是細節(jié)

        在 iPhone 出現(xiàn)之后,它帶來了兩股風潮。一個是「智能手機」概念,二是產品形態(tài)的同質化。

        前者則出現(xiàn)了 Window Phone、Android 三方競爭,與 iOS 各有特點,也互相促進了功能不斷完善。

        但把鍵盤去掉,正面以一塊觸屏做主導,則成為了智能手機時代通用設計思路。

        換句話說,曾經百變的產品形態(tài)迅速被觸屏優(yōu)先取代,讓手機成為了一個「枯燥」的黑盒子,豐富的是屏幕內的內容,而不再是屏幕外的形態(tài)。

        ▲ iPhone 「殺死」了鍵盤手機

        為了保持產品的差異化,設計方向也著重在后背和相機模組上。相對來說,正面的設計自由度要小很多,另外加上市場的野蠻增長,正面一塊屏幕和一排按鍵維持了很長時間。

        隨著廠商們對屏幕尺寸和人機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屏占比比一味地增加尺寸,要更符合產品進化。

        ▲ 三星 Galaxy Note Edge 圖片來自:cnet

        三星就利用 OLED 屏幕的特性和曲面屏的視差,在 Galaxy S 系列上引入了超窄邊框的風格,并且也賦予了 edge 的新名稱。

        三星的 Edge 系列不止是讓人記住了極窄邊框,也掀起了一股窄邊框的風潮。

        而再一次推動智能手機正面設計迭代的則是「全面屏」的出現(xiàn)。

        但技術形態(tài)的不完美,也出現(xiàn)了許多形式上的取舍,像是打孔、劉海等等。

        不過,這些并沒有妨礙廠商們追求更窄的邊框。不同于 Edge 系列的做法,利用視差做曲面屏,會影響到整體的操控。

        邊框的逐步變窄,一方面是屏幕材質和裝配工藝硬性條件來決定,另一方面則是「審美」的重置。

        ▲ iPhone X 四等邊(窄下巴)的緣由

        OLED 柔性屏幕,加上觸控 IC 和顯示層排列的優(yōu)化,讓屏幕的下巴能夠變得更窄,「四等邊」屏幕的設計理念,讓窄邊框全面屏產品有了一種對稱美。

        當下,四等邊屏幕幾乎是追求設計美感廠商的一個通用做法,甚至將邊框縮小到了 1.61mm,比四等邊的 iPhone 還要窄,視覺效果拉滿。

        ▲ 小米 13

        正如前文所說,由于顯示功能的硬性需求,廠商們對于智能手機正面設計的自由度并不高。

        更多的是圍繞在一些細節(jié)之處,它可能并不會像后蓋一樣會帶來設計風格、色彩呈現(xiàn)以及工藝細節(jié)等等彰顯廠商的審美和品味。

        但細節(jié)之處顯真章,對于機身正面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可以說是技術實力的一個展示,也是如何在「缺陷」當中找到一絲秩序美感設計力的體現(xiàn)。

        邊框做窄 ,是設計實力也是技術實力

        如何呈現(xiàn)邊框的「窄」,廠商們往往有著不同的理解。

        ▲ 不強調曲面后,S23 Ultra 邊框變粗了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crast

        早期的三星,以及現(xiàn)在許多國產廠商,都會引入曲面屏,加上原本的兩側較窄的邊框,造成接近無邊框的觀感。

        屏幕也猶如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凸顯出了一股科技感。只不過,如此的做法,其實也是隱藏了技術上的一些缺陷。

        ▲ 小米 13 Pro

        曲面的過渡,帶來的是視覺上的「窄」,藏住了產品本身的厚度,允許它能容納下更大的電池和傳感器。并且曲面也會優(yōu)化手感,增加邊緣的操控體驗。

        而在一直追求四等邊屏幕的 iPhone,一直保持著微曲的過渡,風格上也逐步靠近 Jony Ive 理念里的無縫連接設計。

        全面屏之后,為了達到「臻于無形」的設計效果,柔性 OLED 屏幕也成為 iPhone 的主流屏幕。

        通過內部結構的折疊,呈現(xiàn)出了彼時罕見地四等邊與窄邊框。即便后續(xù)推出了超瓷晶屏幕,和直角邊的設計,iPhone 的邊框一直維持著一定的水準,大概為 2.15mm。

        iPhone 一直有著穩(wěn)定的更迭節(jié)奏,這幾年在屏幕和正面一直在步步逼近那個無邊泳池。

        iPhone 12 出現(xiàn)了超瓷晶玻璃,iPhone 13 Pro 系列劉海部分優(yōu)化,iPhone 14 Pro 上的靈動島。

        而到了 iPhone 15 Pro,蘋果可能會把正面的升級點放在邊框上,縮窄至 1.55mm。

        在某種程度上,做出窄邊框并不難,但想要通過「跌落測試」,仍然需要在結構和材料上持續(xù)的投入。

        ▲ iPhone 15 Pro 渲染圖 圖片來自:Technizo Concept

        要知道,蘋果為了達成所謂的新特性,往往會有一些明顯的技術迭代思路在內。

        超瓷晶玻璃,以及鈦合金的利用便是更窄邊框出現(xiàn)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上的兩個技術前提。

        不止是蘋果,Android 廠商也開始把眼光放在邊框當中。

        ▲ Redmi Note 12 Turbo

        不過這次帶來行業(yè)變革的則是中端機,或者說一些性能導向的產品。

        為了能夠達到所謂的機身強度,以及保持較低的成本和一定的利潤,這些機型往往會配備一個「塑料支架」,有著明顯的視覺阻礙。

        而隨著年初的中端機競爭,「塑料支架」迅速被淘汰,正面的設計風格全面與旗艦看齊。

        像是 Redmi Note 12 tourbo 的直屏窄邊框,幾乎與小米 13 相近。

        而曲屏的一加 Ace 2 和 Ace 2V,幾乎就是一加 11 的翻版,他們與「旗艦」的差距開始轉向內部的規(guī)格,而不再是從設計、材質、規(guī)格等多方面作區(qū)分。

        換句話說,倘若你對性能、拍照沒有發(fā)燒級需求,在廣義的使用體驗上,中端機、旗艦其實已經相差不大了。

        ▲ 一加 Ace 2

        之所以如此,與其說是廠商們的審美提高技術爆發(fā),倒不如說是開始在中端機市場開始又一輪的「刺刀見紅」。

        大概從 2022 年開始,市場萎縮一直是一個行業(yè)趨勢,廠商們在不斷拔高自己旗艦品味和定義的同時,也開始守住自己中端產品的份額。

        當在基礎規(guī)格配置相近,基礎體驗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曾經只在旗艦產品中的「摳細節(jié)」,也開始逐步下放到中端產品。

        ▲ 一加 Ace 2V

        倘若說后蓋承擔著產品設計的風格,那正面的屏幕、弧度、邊框等便是中端產品上的細節(jié)。

        更窄的邊框,可能并不會對產品設計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它卻能夠把產品的品味提升一個等級。

        iPhone 14 Pro 系列上的新特性,像是 AOD、高像素以及挖孔屏,并非是蘋果首創(chuàng),但蘋果總會在細節(jié)上做出新意。

        近年的 iPhone,在許多功能、規(guī)格、配置上都不如 Android,曾經優(yōu)勢的四等邊,也被 Android 更窄的近四等邊框超越。

        在用戶需求上,蘋果表現(xiàn)的后知后覺,你可以說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可以說其實是它對用戶需求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就如 iPhone 15 Pro 會帶來更窄的邊框,蘋果在這個目的上做了個三步走,四等邊、超瓷晶、鈦合金材質。

        隨著市場萎縮,蘋果也開始瞄向那些存在于智能手機正面,人們可能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

        在不斷縮小屏幕上的缺口,并開始轉向更窄邊框之后,距離 Jony Ive、Steve Jobs 腦海里的無縫連接設計(seamless design)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

        當我們說,后蓋的設計是智能手機「一張臉」的時候,由屏幕邊框所組成的設計細節(jié),或許也會成為這張臉不可或缺的妝容。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