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現實中輪番上演 警惕犯罪低齡化
花一樣的年紀,血一般的現實。接連兩天,兩起殺人藏尸案霸占熱搜,15歲中學生弒母藏尸冷庫,13歲男孩殺害6歲鄰居并藏尸。
《隱秘的角落》在現實中輪番上演。地域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未成年身上,卻一再展現出這個年齡難以承受的罪惡。
半個月前,刑法修正案正式施行,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過往類似案件中,行兇者往往因沒有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而未承擔刑事責任。因此,社會上曾流行“14周歲保護傘”的說法。
法律是底線,走到這一步之前,能否解決個案背后折射的社會問題,格外值得深思。多起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原生家庭被提及最多。正如《隱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陽,父親角色缺位,母親角色越位,家庭是避風港也是受難所。一些孩子成長在不幸的環境中,天真演變為自私,乖巧發展為隱忍,心里充滿了“隱秘的角落”。
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羈押》,找了兩名可愛的演員來扮演10歲的兇手。作品背后是1993年2月發生在英國利物浦的真實兇殺案,2歲男童被殘忍虐待致死。這2名現代英國歷史上年紀最小的、被定罪的兇手,一人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另一人則深受“大欺小”的欺侮。
家庭關懷不足,社會引導缺位,暴力文化泛濫,再加上淡薄的法律意識,聯手塑造了一個個跌入深淵的朱朝陽。再加上飛速發展的現代世界,有了觸手可及的網絡,信息泛濫、魚目混珠、善惡莫辨,孩子還沒發展出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已經被是非圍困。孩子們通過屏幕窺見的世界,可能是個異想天開的世界,是個扭曲變形的世界,是個娛樂至死的世界,也是個潛藏罪惡卻無法辨析的世界。
3月17日,一則“廣電擬規定設立未成年人頻道”的消息在業內傳開。根據這份征求意見稿,相關機構應設立未成年人專門頻率頻道、未成年人專門時段等,防止出現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內容。輿論之所以對此反應強烈,多是希望通過未成年頻道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將成年與未成年世界進行人為切割,防患于未然。
小惡魔出沒,未成年犯罪低齡化的警鐘提示著每個人: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在那些隱秘的、黑暗的角落里,來自外界的擠壓與教化成為惡最佳的養料,悄然發芽成長,若不加干預,最終就會結出絕望的果實。
比起犯后懲戒,事前預防的角色往往更關鍵。未成年之所以稱為未成年人,正是因為心智發育、控制能力還不健全,而這些不健全一方面伴隨年齡增長而彌合,另一方面可通過外在引導教育而得以改善。
利用高頻的心理健康關懷幫助建立穩定的內心世界,通過定期的普法教育幫助培養法制意識,從源頭處正視并扼殺惡意。在性惡論里,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即人為。當人為多一點,隱秘的角落就會少一點。(湯藝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一年廣告費兩億產品靠代工 微商梵蜜琳是“偽貴婦”?靠“浪姐”掙回一年廣告費?
芒果TV旗下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居高不下,其背后以小博大的最大贏家,莫過于獨家冠名廣告商...
2020-07-08 -
華住酒店蘇州一天2分公司違法被罰款20萬元 施工圖繞道審查關
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于6月16日發布的行政處罰公示(蘇住建監罰字[2019]第239號)顯示,華住酒店管...
2020-06-28 -
嘉德蒙臺梭利幼兒園被曝“一學期8萬多學費 未提供“保教”服務卻要用學生“保教費”覆蓋經營成本
疫情期間,以線下服務為主的高端幼兒教育遭遇重大挑戰。近日,威德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北京市朝陽區嘉德...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