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球鞋單價從1499元被炒至48889元 炒鞋還是炒“邪”
萬物皆可“炒”又找到了新的標的——國產球鞋。打著愛國的旗號,一雙李寧球鞋,單價從1499元飆升至48889元,就在一夜之間。
炒鞋熱再次引爆輿論場, 4月6日,作為平臺方的得物App給出官方回應,稱平臺不參與鞋款定價,個別鞋款已做下架處理,并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采取封禁措施。
這一幕并不陌生。從國外蔓延過來的炒鞋熱已成為年輕人心照不宣的樂趣,球鞋脫離了普通的商品價值,在品牌的饑餓營銷、黃牛的推波助瀾以及消費主義的裹挾下,被球鞋愛好者們賦予了獨特的精神內涵,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身份的象征,廣受追捧。從明星聯名到經典復刻,從Yeezy 到Air Jorden,一雙市價幾千元的鞋被炒到上萬元,一鞋難求。
當新風口降臨,便有投機者嗅到了韭菜的味道。排隊搶鞋、加價賣出、賺取差價,這是普通黃牛的招數。雇人排隊、壟斷貨品、肆意抬價,這是專職莊家的套路。如果說最初的搶鞋,是球鞋愛好者出于對限量款的追捧,是市場的供不應求;那么當炒鞋發展到極端時,便成了一場擊鼓傳花的博傻游戲。
17世紀的郁金香泡沫殷鑒不遠。對金錢的狂熱追求導致了對風險的不屑一顧,短短一個月內,價格被抬高幾十倍,堪比黃金,家產萬貫不如郁金香一株。但從奇貨可居到燙手的山芋也不過一個冬天,賣方拋售、買方出逃,暴富神話就此化為不可挽回的泡沫。
時代千帆,我們有時候也會被浪潮裹挾。“70后”炒股,“80后”炒幣,“90后”炒鞋、炒盲盒,變的是對象,不變的是一個“炒”字。“鉤子一反,傾家蕩產”“AJ帶兜,全家喝粥”,行業黑話背后,二級市場炒賣嚴重,明碼標價形同虛設,實際成交價動輒上萬乃至十萬、百萬,部分稀缺款更是有市無價。
隨著經濟發展、物質豐富,消費主義蔓延開來,年輕人基于自己的個性和喜好買單,風格迥異的“新新人類”有了自己的消費人格。這些消費人格向社會的廣角滲透,繼而是全年齡段被包裹進新興的文化浪潮,仿佛打開流量閘門的萬能鑰匙。
在這洶涌澎湃的新消費浪潮里,青年文化走向大眾,滲透生活,又與商業結合,變成一種荒誕的“越炒越有理”的消費話語權。嚴重脫離成本軌道的球鞋和玩具受到熱烈炒作,正是被施予了符號價值的魔法,它們只是消費社會規則下典型而極端的案例。
價格被無止境地抬高,市場消費持續被嚴重擾亂,而當初對球鞋的熱情也在逐漸被消耗。球鞋開始偏離了消費品的定價軌道,而是化身金錢與利益的載體,完全淪為炒作工具。以假亂真的贗品球鞋,趁虛而入的詐騙圈套,財富還是泡沫,開始變得模糊。這些被炒起來的天價球鞋一旦找不到“接盤俠”,就會面臨價格崩盤、資金斷裂甚至負債累累。
有人說,我們終將老去,炒鞋的人依舊年輕。“我25歲,炒鞋月入百萬”,不是一個杜撰式文學,就是一個等待愿者上鉤的新圈套。(湯藝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一年廣告費兩億產品靠代工 微商梵蜜琳是“偽貴婦”?靠“浪姐”掙回一年廣告費?
芒果TV旗下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居高不下,其背后以小博大的最大贏家,莫過于獨家冠名廣告商...
2020-07-08 -
華住酒店蘇州一天2分公司違法被罰款20萬元 施工圖繞道審查關
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于6月16日發布的行政處罰公示(蘇住建監罰字[2019]第239號)顯示,華住酒店管...
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