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回應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短期無重大影響
12月20日晚間,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發布《關于納入實體清單的說明公告》,正式回應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一事。
公告顯示,公司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后,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適用于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向公司供應;對用于10nm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采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公司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中芯國際表示,自2020年9月5日從媒體獲悉可能被美國商務部列入貿易黑名單以來,一直努力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溝通,以期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但遺憾的是,公司仍然被列入了“實體清單”。對此,中芯國際表示堅決反對,并再次重申,公司自成立以來一貫恪守合規運營的原則,嚴格遵守生產經營活動所涉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從未有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為。
經中芯國際初步評估,被加入“實體清單”對其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該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并視情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隨后,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于12月22日正式執行。
通信專家馬繼華認為,中芯國際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中芯國際在此之前應該也做了一些準備,并不會手足無措。“當然,這件事對中芯國際肯定還是會產生一些影響,一些相關設備的引進、技術和材料的引進都受到阻礙,但不會從根本上動搖中芯國際的整個發展路徑。”
在馬繼華看來,如果說之前中芯國際還存在可以不被納入“實體清單”的僥幸想法,該公司要計劃的是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鏈里的發展,而現在已經被納入“實體清單”,其戰略就變得很清晰,現下就是圍繞著國內的循環,或者國內整個產業的發展做依托向前走,后續動作更加明確,不至于躊躇不前。
有消息稱,在剛剛上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的牽頭下,中芯國際與荷蘭ASML正在就進口EUV光刻機進行談判。中芯國際想要突破10nm這重要的技術節點,必須要通過進口更先進制程芯片的極紫外光刻機(EUV),而目前只有荷蘭ASML一家能夠生產。
12月20日,大疆創新也就被加入“實體清單”作出回應。對于美方的無理制裁,大疆創新回應稱,該公司將“繼續在美國銷售”,美國的客戶可以繼續購買和使用大疆的產品。(石飛月)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