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在即產區抱團發展 2020年白酒股受資本熱捧
難以想象,這一年經歷了這么多,跨過艱難,走過災難,在疫情的放大鏡下,白酒成為A股當之無愧的明星,不斷涌入的熱錢,游資接棒炒作,白酒股經歷了一輪輪上漲疊創歷史新高。
在躁動的股價帶動下,資本并購也在持續推進已經強分化的白酒行業,刺激行業洗牌在即。
面臨嚴駿的競爭格局,政府助推產區概念,弱勢酒企依附強者抱團謀求發展。
也是這一年,醬香酒異軍突起,形成與濃香、清香三分天下之勢。
謹在這里致敬,白酒行業乘風破浪的一年。
強分化延續,產業結構性升級
近年,白酒行業正處于由內需擴大和消費升級驅動的白酒行業周期回暖中,在疫情放大鏡的作用下,今年白酒延續并加深了行業趨勢,馬太效應日漸顯著。
從上市酒企的財報數據中也不難看出這一點,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600519.SH)凈利潤為226.02億元,而其余18家上市酒企凈利潤之和為246.94億元,與茅臺一家相差無幾。
白酒行業強分化在今年強愈演愈烈,表現得淋漓盡致。
與此同時,白酒的結構化也在不斷調整上移。
同樣以茅臺為例,其核心單品飛天的價格一騎絕塵,今年國慶前后單瓶價已達到3000多元。即使如此市面上飛天茅臺仍然一瓶難求,基本上飛天已經成為渠道上的引流工具,而不僅僅是一個白酒產品。
在飛天的帶動下,其它高端白酒產品如五糧液(000858.SZ)旗下的第八代五糧液和瀘州老窖(000568.SZ)的國窖1573基本踏上千元門檻,洋河的夢6+也穩定在650元/瓶,為其下的中高端產品預留出了價格空間。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預計明年白酒行業的格局也將延續當下格局,名酒發展提速,行業集中度提升,結構性升級不可避免,伴隨著消費升級,高端和超高端進一步發展,占穩千元價格帶。
避險作用凸顯,白酒股井噴
在資本市場,白酒今年格外嗨,特別是下半年,A股成為白酒的主場。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整個國內外經濟承壓。正在經歷強分化的白酒行業脫穎而出,成為資本避險港灣。
茅臺股價從今年3月份的943元一路持續穩定至1800元左右,漲幅接近50%。
一騎絕塵的茅臺,率領白酒股走出乘風破浪的氣勢。
被喻為“小黑馬”的酒鬼酒(000799.SZ)股價從3月份的25.33元,上漲到最高點為126.84元,漲幅超400%。
金徽酒(603919.SH)在被復星收購之后,收獲三連板,股價有16.01跳至50多元,翻了近3倍。
ST舍得(600702.SH)在實控人遭遇資金鏈危機后,頻頻漲停,從9月28日的盤中最低價27.67元/股到12月17日的79.28元/股,漲幅超180%,有望打破ST浪莎的84.72元的紀錄、創造ST股股價最新神話。
老酒企紅星擬通過大豪科技(603025.SH)曲線上市的消息傳出后,后者連拉8個漲停板,股價暴漲超100%,80億元的市值也在短短幾日之內迅速攀升至170多億元。
更令人驚嘆的是,多年徘徊在退市邊緣的皇臺酒業(000995.SZ)在復牌首日大漲315%后,次日漲停。
為此,中金公司曾發研報稱,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對業績增長有較大透支,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后帶來的沖擊。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明年整體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變化,特別是內需和外貿不能實現翻轉的情況下,資本更好看白酒的穩定性。但要注意的是,白酒行業未來持續出現分化,那么白酒概念也將受到一定抑制。
洗牌在即,產區抱團發展
白酒股的持續井噴,同樣也帶來了資本的注目和投入。
從今年開始,業內并購以及業外資本的進駐消息不絕于耳。
1月初,正在沖刺IPO的國臺酒業將貴州海航懷酒收入麾下;11月,四年前收購了黃鶴樓酒業的古井貢酒再度出手,與收購安徽明光酒業股權事項達成初步意向。
今年5月,又一個資本大鱷將觸手伸進白酒領域。在海外縱橫多年的復星集團,以18.37億元的價格控股金徽酒,并在其后將持股比例增至38%;8月,繼貴州醇之后,江蘇綜藝控股有限公司再次收購維維股份(600300.SH)旗下的枝江酒;12月,寶德股份宣布擬以11.22億元的現金收購白酒流通企業名品世家,若交易完成,寶德股份實控人變更為“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對藍鯨財經記者指出,外部經濟承壓,若明年進一步加大內循環,將利好白酒在內的民生行業,而白酒依然會成為明年的熱點,產業資本的加速整合,將刺激行業呈現新一輪洗牌。
針對嚴竣的競爭形勢,白酒行業提出了“競合”,以產區背書抱團發展。
今年3月,四川省提出要進一步突出白酒產區優勢、做大做響白酒品牌,錯位提升“六朵金花”企業和“十朵小金花”企業,推動全省白酒行業加速發展。
2019年,貴州省提出建設“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遵義白酒以全國3.1%的產量,創造了全國白酒42.4%利潤的奇跡;同時,白酒產業推動貴州經濟總量從全國第26位躍升至第22位,經濟增速持續位列全國前列。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評酒委員、洋河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薇也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白酒產區的提案,建議建議強化中國白酒產區建設標準,引導中國優質白酒產區形成合力,打造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
蔡學飛認為,在政府引導下,產區概念走向高速發展并成熟,代表產區如茅臺所在的赤水河產區、五糧液為代表的宜賓產區、瀘州老窖瀘州產區以及洋河所在的濕地產區,同一品類在同一產區加深內在聯系,抱團謀求發展。
醬香酒升溫,創新白酒成為機遇
在白酒大分化的背景下,醬香酒成為新的熱點。
以茅臺為首的醬酒板塊異軍突起,郎酒、國臺酒相繼奔赴IPO,爭奪醬酒第二股。
據抖音指數和頭條指數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醬酒關注度正處于飛速上升趨勢,目前抖音上醬香酒視頻數近89萬個,總體播放量超8億,點贊次數超710萬次。用戶對醬香型白酒相關資訊的閱讀時間持續增長,閱讀總時長超過362萬小時,相當于14億中國人,每人閱讀醬香酒資訊約10秒。其中,31-50歲用戶為主力軍,合計體量超4500萬。
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數年內貴州醬酒產業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醬酒產能的極限和增速,決定了該品類發展的天花板。
以茅臺為例,基酒儲能決定成品產量,一般說茅臺可銷售成品酒量大致和四五年前的基酒產量對應,即2020年銷售的酒對應的是2015年前后生產的基酒。
因此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對藍鯨財經記者指出,從供給側觀察,近兩年醬酒升溫,部分原因在于稀缺性。2012年之后酒業進行深度調整期,其時茅臺鎮酒企關停比例極高,直到2017年才逐漸恢復生產,開工率的提升再加上近兩年的擴產,產能瓶頸的解除,預計醬酒香將逐步退熱。
與醬香酒同樣升溫的版塊當數創新酒。
今年,江小白、開山、谷小酒等創新白酒相繼宣布獲得融資。
晉育鋒表示,今年新消費賽道比較容易獲得資本垂青,預計明年紅利持續,基于用戶和場景細分的創新品牌和團隊,還會不斷涌現。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