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邊際修復消金市場重構 消費金融行業或迎來特殊發展機遇期
2020年疫情影響下消費金融平臺獲客難、資產質量下降等問題凸顯,最高法發布關于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新規后,消費金融行業利率下行趨勢明顯。另一方面,隨著螞蟻集團暫停上市、網絡小貸暫行管理辦法加速行業洗牌,消費金融行業似乎又迎來特殊發展機遇期。
2020年12月2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允許消費金融和汽車金融公司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支持二者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并首次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等。市場解讀,監管此次對消費金融送出的定向“大禮包”力度空前,將大大拓寬行業的發展空間。
金融監管新趨勢已來,消費金融公司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實現突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盛銀消費金融總經理王劍表示,消費金融發展前景廣闊,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價值也將逐步凸顯。
消費邊際修復 消金市場重構
雖然當前國內疫情仍然嚴峻,但居民消費信心已迎來邊際修復。數據顯示,元旦期間(2021年1月1日-1月3日)銀聯、網聯交易總金額3.89萬億元。其中,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創下歷年元旦小長假交易金額紀錄。“2021年,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消費將進一步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預計2021年個人短期消費信貸余額將同比增長約15%,個人消費性貸款 (包括購房貸款)同比增長近20%。”中國銀行(601988,股吧)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銀行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2021年報)》稱。
國務院公布的《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線上線下消費雙向深度融合,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
隨著消費金融增長模式走向“線上線下”雙驅動,線上、線下場景加快融合,如何搭建貫穿全渠道的立體式生態圈和金融服務體系,全方位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成為消金機構的必然選擇。
同時,監管也在對消費金融送出的降撥備、拓寬融資渠道的定向“大禮包”。“首先肯定是政策利好,這是近年來監管機構首次專門為消費金融公司下發政策文件,體現了監管層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注。”王劍表示,將撥備覆蓋率降低至130%,符合消費金融貸款的實際情況,相對而言,對于成立時間較長、存量不良貸款較大的機構更加具有實際意義。
王劍認為,允許消費金融在銀登中心開展信貸收益權轉讓,拓寬了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有利于消費金融公司更好地利用存量資產加快資產流轉速度,增強自主融資能力。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能夠對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進行有效補充,只是受當前市場環境影響,二級資本債券的市場認可程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在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消費金融市場將會重構,此前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王劍表示,消費金融公司立足之本唯有回歸普惠初心,與傳統銀行形成差異化服務,在提升大數據風控和金融科技能力、深耕各類有效的消費場景的前提下,仍有彎道超車機會。
探索區域化、特色化、差異化
“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金融服務接近飽和,消費金融業務將進一步向年輕人以及中低收入群體延伸;在三四線城市以及更為廣闊的縣域將成為消費金融拓展空間的重要領域,成為消費金融機構的關鍵戰場。”上述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稱,下沉客戶群體征信數據缺乏,還款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且社會對小額失信的懲戒力度不夠,相關消費金融業務風險管理難度較大,下沉客戶風險問題亟待破解。
隨著用戶下沉和普惠特征將更加明顯,消金公司如何將業務推向更下沉市場?
“作為成長型消費金融公司,盛銀消費金融仍在不斷進行差異化探索。去年7月,盛銀消費金融面向遼沈地區推出消費信貸產品——‘盛享貸’,它結合遼沈人群消費習慣,為遼沈地區用戶提供了數字化、精細化、場景化的創新消費金融服務。去年10月,盛銀消費金融攜手遼寧北軟,通過遼寧北軟旗下的供熱便民繳費平臺—‘熱付通’面向遼寧省內用戶,推出了采暖費分期‘暖心貸’產品。‘暖心貸’能有效地解決中低收入群體所面臨的采暖費全額付款的資金壓力,雖然每戶采暖費金額不大,但卻是盛銀消費金融探索普惠金融的一個嘗試。”
王劍表示,前期行業熱衷向高風險客戶提供高利率貸款,但隨著監管形勢的轉變,此種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行業還是要回歸到普惠金融本質,依托真實消費場景開展業務。從實踐上看,有著明確消費用途的貸款,風險要遠低于現金分期業務。
2020年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準開設,如小米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螞蟻消費金融等5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其中不乏流量巨頭和頭部金融機構。
“互聯網巨頭進入消費金融行業將會帶來很多改變,我們樂見他們為行業探索更多可能。”王劍認為,一方面互聯網公司背景的消費金融公司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并提升整個消費金融行業數字化水平,但不可否認,中小型消費金融公司經營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因此,探索區域化、特色化、差異化產品將成為中小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重要選擇,畢竟各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成立之時的資源稟賦本來就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監管逐步正規和常態化,持牌機構會逐步在行業占據主導地位。(胡群)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