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大頭娃娃”! 導購員為謀暴利貿然推薦 母嬰店亂象亟待整治
近日,一位網友幾個月大的孩子得了濕疹,經由母嬰店老板推薦之下購買了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抑菌霜,然而該抑菌霜違規含有強效激素,導致使用過的嬰童變成長毛的“大頭娃娃”,這一事件引起人們和監管部門的關注,目前警方已經立案偵查。
專業醫生告訴藍鯨財經記者,患病的嬰童需要及時就診,而不是盲目聽信母嬰店導購員的推薦。業內人士指出,這背后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母嬰店導購員專業素養不高,同時又受到利益驅動,貿然向消費者推薦提成高、返利高的產品。而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我國母嬰店未來必然會朝著專業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但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嬰童成“大頭娃娃”,原因系母嬰店推薦的產品違規含有激素
此前,有網友向媒體披露,自己常常帶幾個月大的孩子去家附近的母嬰店洗澡游泳,跟母嬰店老板漸漸成了相熟的朋友,當孩子患了濕疹這種皮膚病時,家長聽從了母嬰店的推薦,購買了“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該抑菌霜由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起初,孩子的濕疹和紅腫很快就好了,然而沒過多久,孩子就出現面部腫大、多毛等癥狀,成為了臉部汗毛較長的“大頭娃娃”。
在建議之下,網友將該抑菌霜交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發現抑菌霜中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屬于強效激素,醫學上,不會對嬰兒及兒童使用強效激素。一位皮膚科醫生告訴藍鯨財經記者,如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使用激素類藥膏,也必須得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不可擅自使用。
然而在警方立案之前,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拒不承認產品違規使用了激素,他在接受媒體公開采訪時表示:自己的產品不含激素,此次事件純粹是網上炒作吸粉,存在很大的造謠傳謠成分。
1月18日,漳州市衛健委網站發布了關于“歐艾抑菌霜”事件調查處置進展情況的最新通報:根據目前產品檢測結果和調查情況,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并對相關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衛健部門依法吊銷涉案企業《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吊銷涉案企業營業執照。
小品牌“返利高”,導購員為謀暴利貿然推薦
此次“大頭娃娃”事件中,當嬰兒患了皮膚病時,家長并沒有第一時間就醫,征詢醫生的專業建議,而是在母嬰店購買了抑菌霜。一位兒科醫生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嬰童得濕疹是很常見的現象,濕疹比較輕微的話,一般不主張治療,如果濕疹比較嚴重,或者說有些家長會覺得“不美觀”,堅持要治療的話,用什么藥、怎樣用藥都需要由醫生來進行診斷。
由于盲目聽信母嬰店導購員的推薦而釀成悲劇的發生,已然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湖南郴州永興縣多位孩子對牛奶過敏,醫囑建議家長購買氨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于是這些家長在當地愛嬰坊母嬰店導購員的推薦下,購買了倍氨敏產品。后來卻發現孩子身體出現了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發育遲緩等癥狀。原來,這些倍氨敏產品只是蛋白固體飲料,并不是奶粉,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于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這些看些極端的個例,矛頭卻都指向了母嬰店。面對琳瑯滿目的嬰幼兒產品,新手爸媽的知識儲備有限,并不百分百清楚該挑選哪一種產品。尤其是在下沉市場,人們的品牌意識不是很強,有些大品牌也沒有在小縣城鋪貨。這種情況下,新手家長們很可能會依賴于母嬰店導購員的推薦。導購員也會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向家長們推薦提成高、返利高的產品。
“整體來說,這些導購員都是不夠專業的,很多人以利益為驅動。”一位了解母嬰店的業內人士告訴藍鯨財經記者,除了一些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型連鎖母嬰店之外,大部分母嬰店都是夫妻老婆店,依靠于傳統的產品推廣方式。事實是大品牌給渠道的返利低,小品牌給渠道的返利高。導購員們往往在對產品和嬰兒的疾病都不夠了解的情況下,貿然向消費者推薦產品,來達到謀取暴利的目的,因為他們推廣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高毛利的產品,這是行業內皆知的事情。
未來母嬰店必將專業化、服務化,但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
在電商迅速發展的這幾年里,許多線下實體店都或多或少受到沖擊,然而母嬰專賣店卻逆勢增長。羅蘭貝格數據顯示,2015-2020年母嬰行業中,母嬰專賣店是線下渠道中增速最高的。
“母嬰店不僅僅提供產品,還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服務,比如說跟消費者溝通交流的一個場景。”北京母嬰服務協會秘書長薛海春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母嬰行業研究報告,母嬰線下實體店基于品牌和渠道的雙重背書,提供精選的商品、專業的知識交流與疑難解答、全品類一站式購物體驗,可以與消費者快速建立信任感,構成了有別于電商的吸引力。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母嬰店導購員專業素養的提升卻遠遠落后于母嬰專賣店發展的速度。業內人士告訴藍鯨財經記者,現在一些大型母嬰連鎖店和部分母嬰品牌的廠商會給導購員進行營養、產品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但大部分個體戶母嬰店恐怕暫時較難做到這一點。而未來國內母嬰店的業態一定會朝著專業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像藥店的藥師需要持證上崗一樣,以后母嬰店的導購員可能也需要獲得相關的資格證書之后,才能從事導購的職業。除了提供產品之外,未來母嬰店甚至可能還會提供育嬰、孕婦的相關知識培訓和科普,以及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大多數的母嬰店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沈嬌嬌)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