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邁入快速成長期
工信部不久前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要實現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專家認為,此次行動計劃的宗旨是支持工業互聯網實現新技術融合以及產業生態推進,不僅深化了“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還將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建設和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建設,助力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邁入快速成長期。
推動融合發展
“未來三年將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快速成長的關鍵期。”專家表示,此次行動計劃的發布,體現了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發展。
從更廣范圍上看,行動計劃基于11項重大行動,全面深入地對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行了部署。依托11項重大行動,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將基本覆蓋各區域、各行業;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普及;基本建成覆蓋全網、多方聯動、運行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
從更深程度上看,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經到了新的階段,行動計劃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對于工業互聯網基礎創新能力等更深層次問題重視程度的加深。根據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我國將在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等領域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系統等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取得突破。上述基礎創新能力的突破,將在更深程度支撐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
從更高水平上看,行動計劃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工業互聯網將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從行動目標看,行動計劃的目標從原先的“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轉變為“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從行動內容看,將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由產業本身到各行業應用賦能的全方位提升,包括培育產業龍頭,形成1-2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面向垂直細分行業,形成100個左右新模式應用試點示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等。可以說,行動計劃的出臺和實施,將全面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事業到達一個全新的高度。
重點任務明確
“十四五”時期,將是工業互聯網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李佩娟認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點任務可概括分為三大類:工業互聯網與5G融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建設和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建設。
行動計劃指出,到2023年,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 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120個, 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1個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重點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應用普及率達到30%。
行動計劃還指出,到2023年,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培育發展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形成1-2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聚焦重點工業領域的網絡安全打造200家貫標示范企業和100個優秀解決方案。
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將重點做好網絡體系強基行動、標識解析增強行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融通應用深化行動、關鍵標準建設行動、技術能力提升行動、產業協同發展行動、安全保障強化行動、開放合作深化行動。
記者注意到,上述行動從3年前的8項擴充到了11項,其中新增了數據匯聚賦能、技術能力提升、產業協同發展3項行動;具體的行動內容從3年前的29條增加到了44條,政策實施范圍明顯擴容。此外,重點任務涉及到的責任單位從3年前的17個增加到了19個。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計劃的另一大亮點是新增了10項專欄工程,這是之前所沒有的。在政策文件中,專欄工程的針對性更強、施策內容更具體聚焦,因此力度也更大,很多都伴隨著各類支持和扶持舉措。據悉,此次新增的專欄工程涉及網絡、標識、平臺、數據中心、安全、技術創新等方面,覆蓋了除開放合作深化行動之外的全部重點任務。
培育新型模式
“為新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如何謀求新發展、開拓新機遇提供了行動指南,將有效提振工業互聯網產業的創新熱情。”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長顧維璽看來,行動計劃的最大亮點在于培育新型模式。
行動計劃從五方面提出展望,包括發展智能化制造、加強網絡化協同、推廣個性化定制、拓展服務化延伸、實施數字化管理等,并提出目標任務。到2023年,面向垂直細分行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實現在200家以上工業企業復制推廣。
對于如何才能加速培育新型模式?專家認為,一方面,要拉長視線、提升視角、開闊視野,將產業發展的末梢延伸到服務領域;另一方面,也要將產業進步的展望錨定在高精尖技術,推動智能化和服務化的大踏步發展。
行動計劃強調,鼓勵大型企業加大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力度,全面提升研發設計、工藝仿真、生產制造、設備管理等智能化水平,實現全流程動態優化和精準決策。“支持領先企業加快關鍵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不僅有利于新模式涌現,也將帶動工業短板提升。”顧維璽說,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更加優化靈活的軟件、控制系統,將有效填補我國工業控制系統與工業軟件短板。同時,應進一步細化目標、統籌資源,從而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加快新型模式培育。
此外,專家還認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應推動多主體協同貫通、打破壁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如同毛細血管般深入社會和企業的方方面面,成為更多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一片沃土。(文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中國僅三成網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學生占比高達21.0%
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期《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報告,截至20...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