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實現結構優化、總量增長 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不變
2020年已過去了三個季度,我國金融市場整體運行情況如何?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6.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 個百分點;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累計增量是29.6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01萬億元;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
10月14日,央行召開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央行多部門相關負責人對前三季度金融市場表現進行了全面解讀,同時明確了下階段貨幣政策導向。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把握好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取得了顯著成效。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顯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我國將成為今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孫國峰指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根據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貨幣環境。
前三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新增人民幣貸款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總體看,當前全社會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科學把握貨幣政策力度,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引導資金更多的流向實體經濟,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強化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
數據顯示,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累計增量是29.6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01萬億元。9月份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3.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的存量是280.07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8個百分點。
阮健弘指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實現結構優化、總量增長。從結構來看有三個明顯特點,一是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前三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6.69萬億元,接近上年全年16.88萬億元的水平,比上年同期多增了2.79萬億元。
二是實體經濟從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獲得的直接融資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企業的債券凈融資是4.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65萬億元。企業的境內股票融資是6099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756億元。
三是金融體系配合財政持續發力,政府的債券融資力度很大。前三季度政府債券凈融資是6.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4萬億元,其中國債的凈融資是2.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7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凈融資是3.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13萬億元。
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不變,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根據最新一期的9月LPR報價,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以上報價均與上期持平,這意味著LPR報價自5月以來已連續五個月保持不動。結合目前國內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下階段貨幣政策導向是什么?未來降息和降準是否還有空間?
針對以上問題,孫國峰表示,當前,疫情對經濟沖擊的高峰已經過去,但面臨的國際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我國經濟運行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期,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不變,更加靈活適度,更加精準導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維護正常貨幣政策空間,平衡好內外部均衡,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系,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降息降準方面,孫國峰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主要通過下調法定準備金率、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公開市場操作,主動投放長期、中期和短期流動性,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三次降準,共釋放長期流動性1.75萬億元,支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滿足了銀行貨幣創造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目前,從長期、短期、中期流動性來看,銀行體系流動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
孫國峰進一步指出,關于利率水平。今年前四個月央行因經濟形勢變化特別是疫情沖擊,前瞻性引導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下行30個基點,帶動一年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同步下行,并推動貸款利率明顯下行。近幾個月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經濟復蘇態勢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保持穩定,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運行,利率水平與當前的經濟基本面總體是匹配的。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