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線上菜籃子”加速國內蔬菜線上線下融合
11月22日,“線上菜籃子·中國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相關專家、學者與企業一起圍繞線上經濟推動優質農產品上行,新電商平臺促進蔬菜產業產銷對接,“線上菜籃子”促進現代農業流通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展開討論。
“線上菜籃子”加速國內蔬菜主產區線上線下融合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委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認為,將蔬菜的線下生產與“線上菜籃子”發展相結合,是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里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線上形式把蔬菜快捷、高效、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里,這是一種流通新業態,同時可以帶動鄉村勞動力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經濟融合一體化。
他表示,作為電商平臺,拼多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建立了農產品現代化營銷體系,以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經驗把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在一起。
近期,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農產品需求增加的推動下,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達7.31億,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億單,并推出了包括“多多買菜”在內的創新業務,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革新,深入滿足中國家庭的日常所需。
“新技術+新模式+新農商”走出蔬菜產銷對接新路徑
電商平臺的新技術、蔬菜生產的新模式加上現代農業生產的新商業模式,能撞擊出怎樣的火花?這是專家們熱議的第二個話題。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結合在山東壽光、陜西洛川等地的調研情況,建議電商平臺從蔬菜需求特點、蔬菜流通要素出發,結合網絡追溯機制、消費者畫像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人民群眾需求與蔬菜產區供需不平衡、流通環節質量損耗及由于生產要素不穩定產生的標準化問題等。
北京潤生農村發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小青認為,在2020年特殊的“后疫情時期”,線上交易顯現出了優勢,電商平臺不僅涉入了流通領域,更是對生產、技術、品牌營銷,乃至農戶、經營主體等新農商體系的改革與成長,都帶來了反向的助推作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首席專家李清澤認為,無論是山東壽光等國內蔬菜優勢產區,還是第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可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的建設。
專家建議協同各類主體補齊標準化、冷鏈和人才等短板
蔬菜產業發展一頭連接著“腳上沾泥”的生產者,另一頭是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尹成杰認為,除了加強優良品種培育、源頭控制、標準完善、品牌創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外,加快建立蔬菜流通體系,還須線上線下各類主體協同,進一步優化蔬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提出,新模式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比如非標化、比如流通損耗等,那么在這一過程里,蔬菜生產、流通全供應鏈上的各方主體協同,補足標準化、冷鏈等短板,十分有必要。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原司長高俊才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了近20年來蔬菜產值面積、產量的變化,并引入日、韓等國家生產經驗,建議在新基建的大形勢下,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抓好、做強冷鏈物流建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物流行業難點暴露:運力資源分散 標準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成行業痛點
11月21日,在2020(第十八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眾多從業者表示物流運力資源分散,標準化、信息化程...
2020-11-23 -
“雙11”收廢品大媽一天收800斤紙箱,推動快遞綠色包裝還要走多久?
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 65億件,剁手黨們的實力再度震撼世界。雙11效應在短時...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