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多數看好中國股票 預計資本市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速
“基于其增長潛力、有利的匯率走勢、全球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我們依然看好中國股票。預計資本市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速,有助于重塑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投資格局。”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12月10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像龐溟一樣看好中國股票的不在少數。“中國正向全球投資者開放資本市場。不論是出于分散投資或回報潛力的考量,我們視中國資產為策略性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部分,有別于其他新興市場的資產。”貝萊德智庫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龐文博表示。
不過,在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看來,2000年之后,中國A股從來沒有連續上漲超過兩年。過去兩年A股都是上漲的,據此判斷,經過兩年的上漲后,A股整體市盈率雖然談不上很貴,但已經不便宜,特別是一些熱門板塊的估值已經處在歷史最高水平。不管是趨勢性還是結構性牛市,都必須有剩余流動性驅動。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期因為抗疫而推出的寬松財政和貨幣政策開始逐步退出。預計2021市場的剩余流動性是偏于減少的,不支持股票市場再出現趨勢性行情。
但從中長期來看,唐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為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將更傾向股票市場、外資持續流入及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完善等,仍可對中國資本市場保持樂觀的判斷。
受到A股二級市場行情向好帶動的,今年11月份,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合計579.29億元,創年內新高。
未來外資將會如何操作?龐文博表示,綜觀全球目前有不少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比重偏低,而中國資產在全球指數成分的占比將逐步提高,預期資金將持續流入中國市場。
龐溟認為,考慮到全球投資者的長期資產配置需求以及A股市場利好新經濟領域的各種改革舉措,外資將進一步提高A股倉位。因為相較中國GDP占全球比例以及股票市值占全球比例而言,中國股票尤其是A股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中的比重仍明顯偏低。
“中國股票在全球投資者股票組合中的比重有望繼續提高,且在主動管理、因子投資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投資等方面有望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龐溟說。
他同時表示,預計伴隨著各類利好新經濟成分的資本市場改革舉措進一步落地、更多新經濟公司上市融資集資、主要股票指數的不斷優化調整以及新經濟成分板塊和股票相對更佳的長期表現,未來主要股票指數產品中的A股權重將繼續上升,且將穩步納入更多的新經濟成分。
那么,2021年在股票投資方面該如何布局?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兩大產業主線分別為可選消費行業以及設備制造業。從短期及長期的宏觀背景來看,消費行業景氣度都相對較高,尤其是可選消費行業。另一個受疫情制約較大的行業是旅游、餐飲、住宿、物流等消費者服務行業。家電、家具行業受消費、出口和地產后周期影響,明年基本面向好,行業收入和利潤將顯著改善。從長期因素來看,設備制造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景氣度較高。
龐溟表示,從長期看,科技、消費都會繼續是具有較大投資價值的投資主線和投資領域。科技升級以及消費升級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而消費和科技相結合的電商等板塊更是強強聯合,互相促進。建議關注順周期行業,保持對科技、消費等行業的關注。
唐建偉表示,投資者可提前布局“十四五”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消費升級(大消費、品牌消費)、投資提質(新能源、核心技術突破、國產替代)、區域經濟重構(核心區域、新型城市化)、經濟數字化轉型(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從長期來看,經濟升級將主導結構型的機會,科技和消費仍然值得長期布局。從資本市場建設來看,2021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盈利能力強的行業龍頭公司會持續獲得龍頭溢價。因此,堅持各領域的龍頭策略是2021年最重要的風格推薦。(朱寶琛)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