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會成“醬酒會” 古越龍山等入局醬酒將進入品牌競爭階段
今屆春季糖酒會彌滿著醬香,大大小小的企業紛紛駛入醬香酒賽道掘金,糖酒會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聚焦醬酒的主題展。
為此業內流傳了段子,今年的糖酒會,簡直是一場醬酒會。這無疑成為眼下“醬酒熱”的一個生動注腳。
糖酒會成“醬酒會”
在本屆糖酒會上,藍鯨財經記者了解到,醬酒成為熱門選手,海南椰島、古越龍山旗下公司相繼推出醬酒產品,甚至是藥企也推出醬酒產品或是進軍該領域,有意分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糖酒會上甚至舉辦了2021醬酒之心主題展,這是在長達66年的糖酒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以醬香型白酒為核心主題的品類專業展。
醬酒炙手可熱。從一組數據上來看,據仁懷市人民政府網站上顯示,人口僅60余萬的仁懷市,白酒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涉酒企業達到2800余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325家,酒類注冊商標7500多個。
事實上,醬酒熱的苗頭是從2018年開始,隨著茅臺一騎絕塵,產品與股價同“飛天”,醬酒熱逐步升溫。彼時我國白酒行業總利潤1250.50億元,茅臺占了其中31.67%,利潤為396億元。自此,醬酒成為熱門賽道。
到了2020年,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60萬千升,同比增長9%;銷售收入達1550億,同比增長14%;實現銷售利潤630億,同比增長14.5%。如此亮眼的成績,是在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同比下降2.46%的背景下所取得的。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醬酒近年擴容階段趨勢明顯,由于醬酒品類本身具備高價值品類屬性,產品利潤較高迎合了目前消費升級的趨勢,所以大量的酒廠轉型做醬酒,同時,大量經銷商也在銷售醬酒獲取短期利益,催生了整個醬酒市場異常的活躍。
在此次糖酒會上,記者也看到今年二三線的醬酒品牌都在糖酒會上進行大規模的陳列展出,同樣也能看到的是,同時有很多與名酒打擦邊擦運作的醬酒產品,動轍數百上千的價格但未曾謀面過的醬酒品牌大量涌現。
蔡學飛認為,醬酒還處于無序擴張期,但由于大量中小型酒廠以及經銷商的進入門檻很低,在部分價格帶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部分中低端醬酒的價格戰已經開始了。
醬酒將進入品牌競爭階段
事實上,醬酒企業也在發聲呼吁行業理性發展。
不久之前青花郎戰略定位升級發布會上,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公開表示,醬酒熱應該降溫了!目前赤水河兩岸的優質醬酒產能基本上已經開發完畢,并且集中于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等大廠,全年產能滿打滿算在20萬噸/年上下,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增量了。大家應該慢下來,花精力和時間攻關技術、做好品質。任何炒作醬酒熱,賺快錢的行為,都是對行業發展的不負責任。放任這樣的發展方式,后面是要“還賬”的。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醬香高速增長靠的是全國范圍的惠量式增長,從供給側觀察,近兩年醬酒升溫在于其稀缺性。2012年之后酒業進行深度調整期,其時茅臺鎮酒企關停比例極高,直到2017年才逐漸恢復生產,開工率的提升再加上近兩年酒企的不斷擴產,隨著產能瓶頸的解除,預計醬香酒將于后年逐步退燒。
權圖醬酒工作室總經理權圖則提供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為,從現在到2023年,中國醬酒市場處在一個產區矛盾最大的時候,這三年都是缺酒的。第二輪真正放量是2024年,產能是今天制約醬酒發展的重要因素。
“5000噸是未來主流醬酒企業的入門門檻,否則難以生存;如果沒有20000噸以上的醬酒生產和儲備能力,沒有參與主流醬酒競爭的資格;如果沒有50000噸的年產量,將失去一線醬酒企業的機會。”權圖稱。
醬酒品牌營銷專家劉亞偉則對藍鯨財經記者指出,醬香熱下魚龍混雜,消費者將對醬香型失去信任,但同時醬香熱的起因是因為香型面向大眾市場的自然放量,企業想在醬香熱褪去之后還能贏得市場,獲得持久的品牌紅利。需要對品牌有敬畏之心,認真打磨產品、文化,一步一個腳印建設產品和品牌的社會信任,借助醬香熱的東風快速占領市場,在未來收割品牌化帶來的紅利。(朱欣悅)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