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 兌一萬美元比一年前省 8000多元
5月31日下午,隨著央行宣布出手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齊跌,一轉此前上升態勢。在央行發布上述消息之前,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至6.36。記者注意到,自2020年5月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7.1775以來,近一年來,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處于升值通道,已經創下近三年來新高。
對于此番人民幣升值,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美元走弱、資本流入等是推動近期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原因。而對于個人和企業層面,人民幣升值則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對于個人留學、購物、進口企業等,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意味著人民幣更有購買力。但對于出口占一定比重的企業而言,未必如此。一位風險管理人士對記者表示,大幅升值,會導致出口受限。Wind數據顯示,自4月中下旬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50后,數十家上市公司開展外匯套保業務,甚至追加套保額度。
近一年持續升值兌一萬美元少花超過8000元
5月31日下午,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央行最近一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2007年,彼時,人民幣升值壓力也較大。
對于此次央行調整,江海證券屈慶表示,從邏輯上講,這是對沖人民幣升值過快的工具,如果人民幣升值壓力過大,而央行又不希望人民幣快速升值,就需要降低外匯市場的美元供給,或者增加人民幣供給。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等于是降低銀行可用外匯頭寸,進而降低市場上的美元供給,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針對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5月30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就曾發表評論員文章稱,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往前看,既有支持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也有支持人民幣貶值的因素。未來可能推動人民幣貶值的四大因素不能忽視:一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二是美國經濟強勁復蘇帶動美元走強。三是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和供給能力恢復。四是美國資產泡沫可能破裂,全球避險情緒升溫。若未來通脹持續超預期,美聯儲很可能收緊貨幣政策,資金從新興市場大幅回流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將面臨明顯貶值壓力,需要警惕。
但在央行發布前述消息前,5月3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經歷短暫下跌后,繼續上升,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至6.36。記者注意到,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創下近三年來新高。
一位家有留學生的家長對記者表示,近一年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在升值,一直很關注,對比下來,以目前6.3600的匯率粗略計算,兌一萬美元,相比一年前可以節約超過8000元。
對于此輪人民幣兌美元上漲,中金公司研報此前指出,美元指數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的大背景,而國內資產對海外投資者吸引力上升亦導致北上資金加速流入,加快了人民幣升值的步伐。
數十家上市公司開展外匯套保操作
但對于出口企業而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持續升值可能并不友好。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于出口企業肯定有影響,尤其是大幅升值,會導致出口受限。但對于大規模出口企業,可以做相應的風險管理,比如可以通過銀行進行鎖匯。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也加快了一些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操作。
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4月下旬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50關口后,數十家上市公司公告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
僅在4月23日這一天,就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發布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外匯衍生品業務的公告,還有上市公司增加外匯套期保值業務額度。
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波動貶值的概率更高
對于此前市場熱議的“人民幣升值是為對抗輸入性通脹”的言論,此前召開的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第七次工作會議表示,當前外匯市場總體平衡。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適合中國國情,應當長期堅持。在這一匯率制度下,匯率不能作為工具,既不能用來貶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來升值抵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關鍵是管理好預期,堅決打擊各種惡意操縱市場、惡意制造單邊預期的行為。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有些市場人士熱議的輸入性通脹,大家擔心更多的是國外央行大水漫灌,會不會傳導到國內,造成國內CPI攀升,但要影響到CPI,還需要有傳導途徑和時間,“所以說輸入性通脹至少當前還不是主流,但需要注意和警惕”。
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短期來說(周度與月度),人民幣匯率的準確研判幾乎不可能的,就是自由波動,由內外盤定價機制決定;中期來說(一年維度),盡管匯率波動仍難預測,但波動貶值的概率更高,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指數反彈概率仍較高;長期來說(三到五年維度),美元進入偏弱周期的概率更高。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生鮮B2B賽道迎來“七年之癢” 平臺化或成生鮮B2B平臺“輕資產”選擇
5月17日,2021年中國生鮮B2B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行業龍頭美菜網、觀麥科技與本土勢力蓮菜網、菜特批以...
2021-05-19 -
“葉飛概念股”全面崩盤 多家上市公司否認參與“市值管理”事件
5月17日,A股高開高走,盤中創業板指一度漲超3%;滬指重回3500點,為3月8日以來首次。汽車整車板塊領漲。...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