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人機協同的“星火”,何時能有燎原之勢?

        2022-04-19 20:09:04來源:松果財經微信號  

        如何摘到人機協同的“低枝”?

        文│松果財經

        在國際論壇facebook上有一個有趣的討論,“AI是否將代替人工?”

        盡管目前尚未定論,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以AI機器人為主導的新興應用在各領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作為AI技術落地的一種表現形式,人機協同亦乘勢崛起。

        從基本概念來看,人機協同是一個人與機器透過經驗及工作交流,持續改善工作流程的過程。機器可以依據人類導入的信息及流程執行作業,人類再根據機器產出的成果進行調整,形成一種協作模式。

        本質上來講,就是讓人和機器各自做擅長的事情,互補性的實現價值最大化,而不僅僅是人和機器互相補位的問題。

        當前,這種協作模式已被應用到多個領域內,例如服務行業的智能客服系統、醫療行業的手術機器人、甚至是新聞領域的媒體機器人。

        實際上,當智能技術不斷向大眾生活滲透時,也推動了傳統行業的變革。但新興行業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人機協同究竟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討論人機協同帶來的改變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AI加持下,目前人機協同的表現方式如何?

        長遠來看,人機協同的大規模使用還有多遠?

        人機協同:AI進化的方向

        在AI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人一度懷疑AI會徹底替代人工,而人類會面臨無事可做的困境,因此對AI談虎色變。在好萊塢電影中,導演們也傾向于將人工智能描繪成一種似乎注定要接管世界的邪惡技術。

        其實不然,盡管人工智能從建立之初就致力于用機器模仿人類的感知和行為能力,以替代人類的部分工作,例如環境惡劣、內容重復的工作,都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的發展來替代人力。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很多復雜的情況,以人工智能現有的技術水平還難以達到高認知型工作的要求。

        你可以對你的語音助手、或對商城里的機器人大喊大叫,表達憤怒,試圖讓其為你導航。然而,它既不會對你的痛苦表現出關心,也不會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而是簡單的回饋交通路線和預計到達時間。當你與淘寶的聊天機器人溝通時,它也只會回答特定的問題,不會和你討論到底哪件產品適合你。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顯示,相較于純AI應用的機器人或單一人類組成的團隊,人機協作團隊的工作效率更高,這一作業模式甚至能減少85%的人員閑置時間,大幅降低企業成本。

        可以預見的是,人機協同將是未來社會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

        因為人工智能作為人類的助手能夠協助完成大量簡單、重復的任務。而人只需要完成其中創造性、思維性較強的工作環節,這將大大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甚至變革工作的模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今日常的聊天都會用到輸入法,或者是文本編輯器。而這兩者其實都是依靠人工智能來提供最佳的寫作體驗。輸入法能夠儲存你的打字習慣,通過首字母來預判你所要輸入的詞語,減少輸入內容的時間。而文檔編輯器則能夠使用NLP 算法來識別錯誤的語法用法并提出更正建議。

        除了自動更正,一些寫作工具還能夠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寫作上的建議。例如最近INK 發布的一項研究,其 AI 驅動的寫作平臺能夠幫助內容寫作者提高寫作時的內容相關性,甚至能夠幫助寫作者改進文章風格提高網站流量。

        此外,針對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中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人機協同的模式可以獲得更優的結果。當客服機器人遇到不能理解的問題時,可以迅速實現人工介入。同時,客服機器人又能夠為員工提供話術推薦、流程導航、合規質檢提醒等輔助,幫助員工提升能力。

        事實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我們已經能夠在生活中的多個領域享受先進的智能服務,以人工智能為重要驅動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未來版圖。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徹底代替人類是難以實現的,但人機協同絕對會是AI的進化方向。

        各路玩家的差異化入場

        后人口紅利時代,勞動力問題逐漸凸顯。

        一方面是行業、企業普遍面臨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這在服務員和制造業方面體現的很明顯。另一方面是勞動力要求提升,許多年輕人不愿去從事重復率高,收入水平卻不高的工作。

        在這種背景下,人機協同逐漸成為趨勢,許多行業、企業紛紛開始采用人機協同并獲得不錯的收益。尤其是人機協同商業模式的突破,拓寬了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的途徑,也催生了許多潛力巨大的科技企業。

        比如容聯云、追一科技等企業,通過為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成為了人工協同細分賽道的代表性玩家。

        具體來講,作為一家AI數字員工提供商,追一科技的主要業務是為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政務、運營商等領域的企業,在營銷、銷售、服務、運營等業務場景,提供多樣化的AI數字員工產品和解決方案。

        AI機器人不僅可以自動化、智能化處理各種咨詢、服務和營銷操作,為企業釋放人力,降低成本。更為關鍵的是,還可與員工人機協同,提供多場景智能輔助和分析,提升業務處理的專業化、規范化、高效化,從而釋放更大的業務產能和價值。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其服務范圍覆蓋了國內70%的前20強銀行和三大電信運營商,累計客戶已達到300多家。

        而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通訊產品新型服務商的容聯云,據愛企查信息顯示,其成立于2009年,早于96%的同行,屬于早期進入市場的企業。2021年2月9日成功赴美上市,成為中國SaaS企業赴美上市第一股。

        從業務上來看,容聯云主要是基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系列技術,為企業和政府組織提供全面的通訊及數字化服務。換言之,就是助力企業和政府組織實現生產管理、市場營銷、運營服務等系統的全數字化升級改造與融合打通。

        舉例來講,在銀行這一場景里,人工客服的上班時間是固定的,即便是在線上人工值班期間也可能會存在回復不及時的情況。

        那么這個時候,以AI技術為支撐的智能客服體系就能很好的彌補這方面的空缺。比如,容聯云與某股份制銀行合作,便是以對話式AI技術為支撐,搭建智能化客服體系,對用戶的需求可以實現毫秒級相應,語音質檢實現從2%到100%的全覆蓋。與此同時,也降低了人力成本,達到較好的人機協同效果。

        當然,上文中我們也提及到,人機協同的運作模式并不僅僅局限在客戶服務行業。

        比如以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其人機協同產品在醫療、教育、汽車、電子等行業中均有滲透。

        智慧診療平臺SenseCare,就是商湯科技自主研發的一套人機協同輔助診療解決方案。能夠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康復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流程,在不同的臨床方向提供AI 智能應用支持。

        此外,云從科技的人機協同同樣進展迅速。其“智慧海關”能夠幫助海關部門實現智慧化、高效化、精準化的現場監管監控,進而提高口岸作業的智能化程度,如今這一項目已經成功落地廣州海關。

        人機協同模式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并開啟商業化,與此同時,市場滲透率的提升需求也在呼之欲出。

        如何摘到人機協同的“低枝”?

        盡管長期來看,人機協同發展是大勢所趨,但人機協同仍面臨行業滲透率不夠的局面。

        根據中關村(000931)大數據產業聯盟發布的《中國AI數字商業展望2021-2025》報告顯示,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商業支柱產業鏈滲透率不斷提升,2021年AI數字商業核心支柱產業鏈規模約306億元,AI技術綜合滲透率約16%,其中,人機協同滲透率不足7%。

        當然,報告還顯示,預計到2025年,數字商業的AI綜合滲透率約至30%,支柱產業鏈市場規模或將實現1853億元,前景樂觀的既定性明確。

        那么,人機協作滲透率的提高需要如何去實現?

        毫無疑問,相關企業技術的持續更新迭代,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

        如果把人機協同比作一棵大樹,那智能技術就是行業的根本。

        在新的時代關卡,智能技術已深入賦能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環節。企業想要布局人機協同、積極探索商業化應用,提升人機協同的滲透率都需要建立在智能技術的基礎上,缺乏核心技術的科技產業只會是空中樓閣。

        事實上,國內大部分人機協同領域的企業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都較為重視。

        其中,追一科技為促進AI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升級先后完成多輪融資。智能通訊領域的容聯云也在不斷增加研發投入,財報顯示其2021年研發費用增幅始終在60%以上。

        這些策略帶來的最明顯的結果是,企業核心技術的顯著提升。

        據容聯云官網信息顯示,容聯云在核心板塊AI視覺、云梯AIKkernel、云聯絡中心CC、以及云通訊上均取得突破。其自主研發的容犀輔助機器人更是拓寬了人機協同技術的商業落地路徑,截至2022年4月14日,容聯云的知識產權超過400項。

        當然,人機協作這棵大樹的枝繁葉茂,除了根本的技術支撐,還需要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枝葉。

        目前來看,人機協同主要的盈利方向仍是toB,行業內的企業想要提高營收,獲得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拓展更多的下游客戶,擴大市場覆蓋率,以此來搭建自己的生態系統。

        簡言之,需要企業搭建自身的生態圈。

        康輝在《平均分》中寫道:“認認真真的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極致,術固然重要,但道更重要。”如果說將這句話運用到這里,筆者認為,企業搭建生態圈,賦能行業,這就是“道”。

        以京東云為例,進入2021年以來,京東云在穩步擴張電商、倉儲物流客戶基礎上,持續對外開拓市場。先后在醫療、客服方面做出突破,通過服務產品與模式的創新升級來擴大自身生態圈,提升盈利能力。

        據京東云發布的春晚成績單顯示,其自主研發的智能客服“言犀”基于智能人機交互技術,自2022年貨節啟動至春晚結束,為16.5萬商家提供上億次服務。

        試想,這個賽道上的各個玩家都在不斷拓展生態圈,這必然會帶來兩個結果:一個是加速企業本身的發展,另一個是反哺行業的發展。因為只有相關企業不斷拓寬生態,加強自身營收、盈利能力,才能強化自身發展底座,為整個人機協作滲透率的提高添磚加瓦。

        事實上,人工智能協作已不再是一個與我們無關的遙遠概念。縱觀整個市場,人機協同已然駛入發展快車道,滲透率的持續提高只會是一個時間的過程。

        本文來源:松果財經(公眾號:songguocaijing1)—— 解讀財經熱點事件,以獨特視角帶你挖掘新經濟時代的商業機會。

        關注下面公眾號

        和我一起探索新工業領域的所有秘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