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篩查術加速癌癥防治新時代到來
就在幾十年前,癌癥還是幾乎無法戰勝的疾病。很多癌癥確診時就已是晚期,治療效果不好,預后差,患者的生存率低。但《科學美國人》雜志網站
2021-04-27 10:03:32 -
新系統可將車間采暖成本降80% 相關研究發表在《熱科學與工程進展》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和秋明工業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一種系統,該系統至少能夠將工業企業采暖的能源成本降低五分之四。相關研究發表在《熱科
2021-04-27 09:09:48 -
迄今最小且最近地黑洞“獨角獸”被發現 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三倍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小黑洞,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黑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獨角獸,一方面由
2021-04-26 15:17:14 -
我國成功研制諧波減速器系列化產品 工業機器人有了國產“關節”
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基礎部件一直受制于人的情況正被扭轉。4月22日,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在該校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家序教授的帶領下
2021-04-26 09:36:44 -
女科學家走向科研領域世界前沿 撐起科技創新事業半邊天
4月25日,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正式啟動,向全國近4000萬女科技工作者發起號召:為助力我國實現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轉變,在推動科技
2021-04-26 09:13:57 -
醫生質疑腫瘤治療存“黑幕”引熱議 “超綱”治療是積極拯救還是有心牟利?
近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張煜在網絡發帖,質疑腫瘤治療存黑幕引起輿論熱議。19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消息,立即開展腫瘤
2021-04-25 13:55:33 -
1.5噸垃圾涌現巴西東北部海灘 包括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等
位于巴西東北部的北里奧格蘭德州4個海濱城市,大量垃圾被海浪沖至沙灘上。從當地時間4月21日起,眾多當地居民在沒有配戴手套和防護設備的情
2021-04-25 13:53:42 -
我國兩份月球樣品在南京展出 全新容器助力觀看土壤細節
2021 中國航天日于今日正式在南京召開。本次活動公布了我國首臺火星車祝融,同時一系列科普活動將在南京市開展。根據官方消息,由嫦娥五號
2021-04-25 11:23:40 -
云南推廣使用“互聯網+”督查及“防火碼” 治理野外火源查處違規用火
記者4月24日從云南省林草局獲悉,近日云南省啟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從目前到6月1日專項行動期間,將在全省范圍內重
2021-04-25 10:06:37 -
今年風云家族將再添兩星 風云四號B星和風云三號E星
4月24日是中國第六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從夸父逐日到嫦娥奔月,自古以來,逐夢九天、探索太空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
2021-04-25 08:26:18 -
抵御溫差攻克技術難關 嫦娥月球探測器中的“有研密碼”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采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后,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
2021-04-23 15:40:07 -
改進型鈣鈦礦光電池降低能量損失 可為耳機或無線鍵盤供電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科研人員使用氧化鎳納米粒子和結構開發出一種新型光電池,可為物聯網無線設備、健身跟蹤器、智能手表和耳
2021-04-23 15:07:51 -
多因素交織導致“缺芯” “缺芯潮”消退或需3年
互聯網公司造芯片,需要有耐心和長期思維,這些企業需要在看不見利潤的前提下,依然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進行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
2021-04-23 10:40:52 -
“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制出5.4克氧氣 可讓宇航員呼吸10分鐘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最新消息,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再創佳績,首次成功從火星大氣中產生了5 4克氧氣,這為宇航員未來探索紅色星球
2021-04-23 09:05:47 -
三峽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 走自立自強創新之路
4月20日,一艘滿載貨物的集裝箱運輸船駛過三峽大壩下游樂天溪水域。三峽北線船閘自3月16日啟動計劃性停航檢修,歷時35天,圓滿完成檢修任務
2021-04-23 08:59:59 -
電子芯片承載能力逼近物理極限 光子芯片如何另辟蹊徑
幾十年來,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的摩爾定律,不僅成為計算機處理器的制造準則,某種程度上也被看作科技行業的前進預言。
2021-04-22 14:29:36 -
世界地球日:建設生態文明 保護生物多樣性
今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我國的活動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給予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
2021-04-22 13:58:54 -
健康新研究:中年時期睡眠時長少于6小時 或致失智風險升高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0日發表一項健康新研究,法國科學家團隊追蹤調查了近8000名成人逾25年,發現中年時期每晚睡眠時長經常少于6小時與
2021-04-22 11:24:27 -
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餓 減肥還需制訂科學飲食計劃
為什么有些人即使在控制卡路里的飲食下也難以減肥?原來是血糖水平在作怪!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進食后幾小時內血糖水平大幅下降的人比血糖水平
2021-04-22 10:25:34 -
植物堿蓬在我國鹽堿荒漠成功種植 可吸鹽于體內讓鹽堿地變景觀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陸地上荒漠化和鹽堿地兩大類土地,占全球陸地
2021-04-22 09:26:12 -
小學生參研空間環境探測科普立方星露真容 將搭載三款國產元器件升空
天問一號踏上火星之旅,嫦娥五號首次取回月壤,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并開通,2020年的中國航天,成就非凡。人類行走太空的腳印有多深遠,希望來
2021-04-21 14:02:00 -
科學家開發全新設計工具 可在短短數分鐘內完成“DNA機器人”設計
只用短短數分鐘而不是數天時間就能完成DNA機器人設計,現在科學家在這一領域邁出了巨大一步。據發表在近期英國《自然·材料》雜志上的研究
2021-04-21 09:13:48 -
抑郁、焦慮成科研人員兩大頑疾 科研人員為啥容易得“心”病?
一項針對我國超過1萬名科技工作者的調查數據顯示:有24 0%的科技工作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其中6 4%的科技工作者屬于高風險人群;有一
2021-04-21 08:40:55 -
美日將共同投資45億美元 用于開發6G移動通信技術
據《日經亞洲評論》18日最新消息,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同意共同投資45億美元,開發被稱為6G或超越5G的下一代通信技術。兩國領導人
2021-04-21 08:26:31 -
5月15日河南省將進入汛期 確保安全度汛河南省這樣備汛
5月15日我省將進入汛期。確保安全度汛,河南準備好了嗎?4月15日,全省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今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2021-04-20 15: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