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治療!CT篩查讓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很多醫院開展了CT篩查,肺結節的發現率比以前高了很多,這其中被診斷為是肺癌并接受手術的病例數比以前增加很多,所以這足以證明,肺癌早篩查異常重要。”4月13日,北京胸科醫院專家張同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從北京胸科醫院醫務處了解到,從去年5月開始,醫院1期肺癌手術量就在持續上升,半年的1期肺癌手術數量接近了2019年1期肺癌手術數量的兩倍,這當中很多是在新冠CT篩查中發現的。
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來,CT篩查成為新冠篩查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大眾都因為一些原因接受了CT篩查,這當中就篩出了很多肺結節患者。而恰恰是這簡單的篩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愛情換來的“救命檢查”
“多虧這CT檢查,我老伴兒給我撿了一條命啊。”準備出院的王大爺眉間舒展,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大夫說我這是早期,都不用放化療,切完了就痊愈了。”
這幾天,家住通州的王大爺在北京胸科醫院做了肺癌切除手術,出院時他感慨自己的命是老伴兒給撿回來的。原來,王大爺的老伴兒張阿姨一個月前剛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和張阿姨已走過金婚的王大爺放心不下老伴兒,決定自己陪在老伴兒身邊,和她一起度過難關。可他卻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份真摯的愛情,換來了張大爺的一個“救命檢查”。
由于疫情期間的常態化管理,凡是入院的陪護人員都需要做核酸檢測以及CT篩查,王大爺的CT片發現了問題。報告顯示:右肺磨玻璃結節,大小0.8cm,惡性腫瘤不除外。這一下子讓王大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但考慮到老伴兒手術,王大爺并沒有動聲色,只是默默地陪伴著老伴兒。
張阿姨出院后,王大爺講述了CT報告的事情,也立馬找到北京胸科醫院胸外科的專家,得到的答案是,根據年齡和吸煙史,建議手術。果不其然,術后病理報告顯示:原位肺腺癌,這就有了剛才出院的一幕。
據多家醫院的數據顯示,新冠病毒CT篩查發現了很多早期肺癌患者,讓他們得到了及時的治療收到了最優的療效。
早發現是治療肺癌最好的辦法
北京胸科醫院早篩門診的專家張同梅表示,早發現是治療肺癌最好的辦法,因此提升大眾認識,定期做篩查越來越重要。
“十年前我們做的早期肺癌的患者,術后很快重返社會恢復了正常生活,目前身體非常健康。盡早發現,盡早手術,肺癌就不可怕了。”張同梅說。
專業數據顯示: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80%,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僅8-10%,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肺癌患者治愈至關重要。
由于肺癌本身的特點,早期肺癌患者甚至部分晚期患者都沒有明顯的癥狀,不容易早發現和早診斷,多數患者出現癥狀時已經處于晚期,失去治愈的機會。美國、荷蘭、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數據提示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早期診斷,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達20%及以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高危患者進行肺癌早篩早診能發現更多的早期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45歲以上的大眾每年應該做早篩
張同梅表示,45歲以上,或者有家族史、吸煙史的大眾每年應該做個肺癌篩查,也就是做個胸部CT檢查,這樣不僅能夠實施查看自己胸部的健康情況,還能夠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建立一個檔案庫。
張同梅介紹道,北京胸科醫院早篩門診是北京市首家早篩門診,能夠為大眾提供肺癌預防、早篩早診計劃和相關咨詢服務。“開設這個診室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篩查來幫助大眾盡早發現肺癌,但這需要大眾參與進來,提高自己的防癌意識,只有這樣,肺癌才能夠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張同梅說。(馬愛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