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成功出束 中子束流與預期相符
26日8時39分,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多物理譜儀成功出束,中子束流與預期相符。多物理譜儀是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理工學院和香港城市大
2021-01-27 09:46:55 -
“一井一策”管理!克75井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3億立方米
截至2021年1月26日,新疆油田天然氣功勛井克75井已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3億立方米,凝析油超3萬噸,是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地區累計生產氣量最多的
2021-01-27 08:53:58 -
航天技術打造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 可實現自主定位與地圖構建功能
記者26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獲悉,該部群智感知創新中心的四足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可實現基于視覺方案的自
2021-01-27 08:40:44 -
首顆無云類木星系外行星“現身” 距離地球575光年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首顆奇怪的類木星系外行星,在其可觀測的大氣中沒有云層或薄霧。這一發現有助于研究異于普通
2021-01-27 08:23:43 -
納米顆粒制造出超硬金屬 硬度比天然結構金屬高出4倍
據最新一期《化學》雜志報道,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粉碎單個金屬納米團簇的方法,與傳統的硬化技術完全不同,可使形成的金屬的硬
2021-01-27 08:21:50 -
循環熱力系統構建取得突破 加上高溫高壓二氧化碳也能當發電“能手”
在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成果中,就有一批煤炭清潔高
2021-01-27 08:17:55 -
突破瓶頸擁抱5G 新技術助生物發酵產業繼續“發酵”
不久前,在山東舉行的生物發酵產業免疫力經濟高峰論壇上,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山東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會長史建國曾給科技日報記
2021-01-27 07:58:26 -
中國古動物館舉辦特色科普活動 觸碰億萬年前的遠古世界
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的中國古動物館,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是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及進化
2021-01-26 16:49:39 -
國際首臺含鐵錳礦懸浮磁化焙燒系統投產 焙燒產品排料溫度降至80℃以下
記者近日從東北大學獲悉,該校自主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NEUH-60型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贊比亞順利投產。截至贊比亞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9
2021-01-26 16:48:26 -
科學家發現罕見的“熱木星”系外行星 為行星的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大學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一種罕見的行星類型——WASP-62b,它類似木星,但
2021-01-26 16:45:15 -
靶向線粒體抗癌藥可餓死癌細胞 健康細胞則相對不受傷害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實驗性藥物,該藥物可阻止線粒體代謝,使癌細胞缺乏
2021-01-26 15:11:06 -
千年前極干旱區農業系統繁榮原因破解 海鳥糞肥料功不可沒
緊靠最干旱的沙漠,卻自公元1000年開始出現農業繁榮,其秘密究竟是什么?據英國《自然·植物》雜志25日發表的一項最新農業研究,科學家們利
2021-01-26 14:51:01 -
俄海軍接收首批反雷機器人 機器人可清除沿岸和陸上布雷
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國防部消息報道稱,俄國防部決定為俄海軍部隊裝備反雷機器人,以為黑海艦隊供應首批天王星-6作戰工兵機器人。俄海軍
2021-01-26 12:35:41 -
月球運載火箭2024年在莫斯科開建 可將37.5噸有效載荷送入低近地軌道
俄羅斯國家采購網站發布的赫魯尼切夫中心(俄航天國家集團企業)的資料顯示,俄計劃用于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安加拉-A5V運載火箭氫級將從2024年
2021-01-26 10:36:46 -
地球上大部分氮或源于內太陽系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志上
地球上的氮是從哪里來的?美國萊斯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氮的原始來源其實近在眼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1日消息,鐵隕石中氮的同位素特征表明
2021-01-26 10:32:30 -
英國研究表明宇宙中或存在“巨大黑洞” 形成于宇宙早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0日報道,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一種巨大黑洞(stupendously large black hole,SLABs),比位于星系中
2021-01-26 09:35:44 -
65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 污染范圍覆蓋我國東中部地區
1月20日以來,受持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中北部、汾渭平原和東北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這次污染過程影
2021-01-26 09:22:17 -
癌細胞代謝百年歷史之謎有新解 為治療癌癥提供新的思路
關于癌細胞代謝的沃伯格效應自百年前被提出以來,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假設來進行解釋,但這些解釋均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據最新一期《科學》雜
2021-01-26 08:46:33 -
研究發現可借助納米材料“燒死”狂犬病毒 為臨床治療狂犬病毒提供新路徑
1月25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趙凌教授團隊聯合該校理學院韓鶴友教授開發了一種基于新型納米材料的光熱
2021-01-26 08:25:19 -
中國GDP過百萬億元,科技創新分量幾何?
中國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00萬億元,科技創新的分量多重?面對一些卡脖子問題,下一步怎么突圍?近日,新華社記者專訪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兼蘇
2021-01-26 08:22:38 -
科技投資需要長線 科技初創企業如何越過“死亡之谷”?
一身黑衣,并不引人注意。總是處在嚴肅的思考狀態。吳樂斌突然意識到,坐到自己鄰座的是物理學家潘建偉院士。作為時任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
2021-01-26 08:05:08 -
“套路貸”套路深 科技助力精準打擊“套路貸”
套路貸違法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危害性極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1月25日,科技日報記
2021-01-26 07:56:44 -
日本首度公開國產最強運載火箭 預定今年年內發射
據日本共同社24日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業公司首次對外公開新型H3運載火箭的機體。按照計劃,該火箭預定在今年年
2021-01-25 16:06:11 -
王敏:破譯鳥類起源密碼 發現最古老的鳥類食團
研究的樂趣就在于,今天我們認為是對的東西,明天可能就會被完全顛覆。目前,我們對鳥類起源與演化的認識還不完整,因此需要找更多的化石證
2021-01-25 14:49:48 -
NASA TESS發現遙遠恒星系統 距離地球1900光年
據外媒報道,NASA的TESS已經發現了一個遙遠的恒星系統,科學家布Brian Powell稱它的存在沖破了重重困難的。Powell是NASA高能天體物理科學
2021-01-25 1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