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讓Wi-Fi速度快點?一根天線直立另一根橫擺,網速更快?
如今,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Wi-Fi路由器更是我們連接網絡的重要幫手。只要進入室內,就把手機連上Wi-Fi,成了很多人下
2020-10-29 10:17:49 -
數字包裝亮相綠博會 未來包裝行業將逐漸實現“數字化”
得益于國家加大對新基建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傳統制造流程的數字化改造。10月22日,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
2020-10-28 16:54:28 -
自動駕駛真正上路 已經解決90%的技術問題
自動駕駛在技術上已經解決了90%的問題,但剩下10%的問題如很多邊界化難題,卻可能要花費比過去更多的精力去解決。10月21日,全國首個常態化
2020-10-28 16:53:39 -
古老化學走進自動化時代 “化學機器人”系統效率與化學家相當
一直以來,化學家們的工作都通過人工方式完成,雖然自動化在化學領域并非新鮮事,比如多肽的自動合成以及高通量篩選等,但這些自動化合成僅
2020-10-28 16:50:07 -
我國極薄取向電工鋼制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實現這一新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記者26日從中國金屬學會獲悉,10月25日,該學會在內蒙古包頭市組織召開了由包頭市威豐稀土電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
2020-10-27 15:09:59 -
AI道德高級原則付諸實踐需全球合作 新原則制定需人人親力親為
如今,人工智能(AI)及其背后的計算系統已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治理和公共利益的問題。技術人員、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所做出
2020-10-27 15:09:18 -
最新研究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物質的可能性 并對標量場作為暗能量候選給出了理論限制
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
2020-10-27 14:59:21 -
這個球狀星團因“貧鐵”創了紀錄 相關研究成果于10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在天文學中,金屬豐度比太陽低的恒星被稱為貧金屬星,往往誕生時間比較早;富金屬星則與太陽金屬豐度差不多甚至更高,也比較年輕。年齡越大
2020-10-27 14:47:17 -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依據不同磁場模型 科學家發現伽馬射線暴偏振機制
記者10月24日了解到,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的一項新研究,給出了大尺度衰減磁場環境下伽馬暴同步輻射的偏振特性,發現在大尺度的環形磁場模
2020-10-27 14:32:38 -
中國天眼: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224顆脈沖星和5000個工作機時
是什么,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后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
2020-10-27 14:18:02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用于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
2020-10-27 14:16:26 -
好消息!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后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后
2020-10-27 14:13:11 -
我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物理學》
山西大學激光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
2020-10-26 14:01:58 -
光伏產業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樣板 提技術、降成本是行業發展方向
我國光伏產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格局。10月22日,在江蘇金壇舉行的2020光伏新能源產
2020-10-26 13:53:51 -
上億老年人還未“觸網” 誰來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
掃碼支付、乘坐網約車、出示健康碼……當今社會,手機等智能設備似乎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生活方式巨大變化所帶來的數
2020-10-26 13:43:47 -
5G還能如何應用?——計算機領域專家前瞻5G時代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已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 6億。5G商用邁出堅實步伐,加速到來的5G時代,將是怎樣的光景?又會面
2020-10-26 13:42:34 -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累計行駛565.9米 嫦娥五號年底發射
隨著天體的運行,夜幕再次降臨在月球背面。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
2020-10-26 13:39:18 -
進博會場館及周邊重點區域實現5G覆蓋 上海電信用戶已可接入超過1.3萬個室外5G基站
隨著5G商用一周年的臨近,上海石庫門、東岸濱江等地標區域和一些社區、街道出現了一系列以5G已覆蓋為主題的城市公共藝術作品。據了解,在第
2020-10-26 08:54:49 -
“望你不要介意”!小行星貝努的故事將由它“親口”講述
一艘航天器,在距地球3 34億公里的深色菱形小行星表面上停留了幾秒鐘。這個時間,已足夠它收集所需的塵埃和卵石。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英國
2020-10-22 14:37:46 -
新型復合材料可用于超高效馬達 機械性能提高了20%
據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官網近日消息,科學家使用新技術制造了一種長10厘米、寬4厘米的銅 碳納米管復合材料。該材料能夠增加銅線電流容量,
2020-10-22 14:34:56 -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時代筑牢根基 與傳統產業融合加深
10月12日,國內第四大運營商揭牌,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牌照,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時代。三
2020-10-22 14:34:11 -
今年臺風有個性 公眾表示,要么不來要么亂來
10月20日,今年第17號臺風沙德爾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預計后期將經過海南島南部近海,目前不排除登陸海南島的可能性。有公眾表示,今年臺
2020-10-22 14:32:54 -
人工地震不是瘋狂科學家的試驗 針對應用場景可選用不同激發方式
10月20日,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發生7 5級地震,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消息表示,該地震已經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中國沿岸造成
2020-10-22 14:30:04 -
時速400公里跨國動車組下線 讓國際、洲際旅行更便捷
2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線。列車可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軌距、不同供
2020-10-22 14:29:12 -
中科大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與美國、德國科學家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
2020-10-22 14: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