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踢電梯被罰 人們要多一些尊重和敬畏規則的“鏡頭感”
近日,江蘇南京一外賣小哥進入電梯后,對電梯設施拳打腳踢。該外賣小哥因為家庭矛盾心有不順而發泄情緒,目前已被警察找到,并賠償了1.5萬元。
電梯是一種公共設施,踢打電梯顯然是對公共設施的破壞。在失范行為更容易被發現和捕捉的互聯網時代,人們需要多一些尊重和敬畏規則的“鏡頭感”。不論是職業“緊箍咒”帶來的壓力,還是家庭矛盾帶來的負面情緒,抑或因高溫天氣“情緒中暑”,都不應該采取錯誤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和憤怒。外賣小哥最終也付出了沉痛代價,沒有采用正確的“安全閥”,而是恣意放縱自己任性而為,“沖動的懲罰”猶如一面鏡子,啟示和警醒我們:做情緒的主人,而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
時間就像一個緊箍,裹挾著外賣小哥的喜怒哀樂。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奔跑的外賣小哥,并非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和沒有思想的兵馬俑。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紓解,就有可能爆發出來。進行情緒管理不僅需要外賣小哥的“自我救贖”,也需要企業通過心理疏導、團隊建設等制度化渠道來關愛和呵護。
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原子,都被嵌入社會網絡之中。即使遠隔千山萬水,家庭矛盾糾紛也難免牽扯到身在異鄉的打工人。血緣與倫理、情感與利益、關系與過往,讓家庭矛盾錯綜復雜。高溫天氣不僅會給人們帶來身體的痛苦,也會刺激到大腦情緒調節中樞,導致有些人情緒失控、心理失衡,“一摩擦就起火”,“外賣小哥踢電梯”只是一種極端表現。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外賣小哥身上或許承受著諸多的壓力與痛苦;只不過,有些事情終究只能自己承擔,有些苦只能自己吃。只有經歷了千磨萬擊,人們才會變得更加堅強;心里委屈、壓抑,不能成為自行其是、自暴自棄的借口。背離規則意識和公共精神的“外賣小哥踢電梯”,必定要接受懲罰。
變成更好的自己,不僅包括錢袋子更鼓,也應該包括精神世界更加健康豐盈。為更好生活努力打拼的外賣小哥需要尊重與認同,“外賣小哥踢電梯”的失范行為則需要糾偏。幫助外賣小哥塑造心理健康,除了企業的主動擔當之外,每個消費者的“溫柔相待”,也有助于讓他們變得更好。(楊朝清)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