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觀點】制造業發展潛力歸根結底在于技術創新

        2022-05-10 08:03:33來源:江蘇經濟報  

        中國經濟實現長期高速增長,得益于制造業的規模擴張和比重提升。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這一輪全球化中,中國豐富而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得以轉化為資源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對一個國家來說,以勞動力豐富且廉價作為資源比較優勢,歸根結底只是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可見,一旦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不再具有無限供給的特點,制造業傳統比較優勢就必然消失。中國制造業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從2013年開始明顯下降。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06年達到32.5%這一峰值水平之后便開始降低,2019年已經降到只有26.8%。然而,這個比重下降并不具有必然性。

        中國的制造業比較優勢以及競爭力,既在于挖掘土地、勞動等要素稟賦上尚存的成本優勢,也有賴于發揮沿海地區在產業配套和集聚能力方面的規模優勢。然而,從長期可持續的角度來看,制造業發展潛力歸根結底在于技術創新。中國即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在科學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意味著后發優勢在逐漸減弱。因此,對中國來說,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制造業的穩定和提升,都越來越需要倚仗技術的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更加倚仗基礎研究的發展;而基礎研究則需要國家通過資金投入予以支持。

        在這個問題上,不能過于天真,更不能心存僥幸。也就是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并不意味著國家可以在關鍵的技術創新領域缺位。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恰恰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所在。

        從資源、環境到氣候變化等關乎人民生活質量及發展可持續性的問題,都體現了從“公地”到“地平線”不同層次的外部性問題,不僅意味著市場的失靈,同時也使得集體行動、單項政策或者單個國家的行動常常不能奏效。因此,需要通過實施產業政策乃至更廣泛的政策和規制,促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在這個背景下穩定和升級制造業,需要更寬廣的視野,把增長、可持續性、美好生活等各種目標統一在政策體系之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不卡|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