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盲盒”引發千萬人搶購熱潮 小機票作出大文章背后是啥邏輯
最近,98元的“機票盲盒”火了。清明小長假期間,由同程旅行發起的“機票目的地盲盒”活動吸引了超過2000萬用戶參與搶購,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然而,該活動也因成行率不高、航班時刻太差等問題被用戶“吐槽”了一番。“機票盲盒”目前還存在哪些痛點?未來又是否會成為行業的下一個潮流?
引發千萬人搶購熱潮
抽盲盒讓很多年輕人欲罷不能,現在這股熱潮又延續到了機票上。
“機票目的地盲盒”是同程旅行發起的機票營銷新玩法,并在4月3日清明小長假第一天迎來“爆點”。具體而言,用戶花98元即可購買一張指定出發地、隨機目的地、隨機日期的國內單程機票,在30分鐘內鎖定即可出票,否則將視為放棄,獲得全額退款。
中國商報記者對“機票盲盒”進行了體驗。4月4日上午10點,同程旅行在該時間段投放了2萬份“機票盲盒”,在綁定個人信息后,中國商報記者點擊購買,但被告知“當前參與人數過多”,此后一直未購買成功。14點左右,中國商報記者又參與了當天第二場的“機票盲盒”搶購,最終購買到了一張4月17日22:20從北京出發前往煙臺的機票,落地時間為23:40,記者最終選擇放棄,獲得全額退款。
由于價格低廉、目的地和出發時間都不確定,因此參與“機票盲盒”活動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種未知性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追捧。最終,這場活動吸引了超2000萬名用戶參與搶購,“機票盲盒”相關的抖音、小紅書話題量突破1億。同程旅行機票產品負責人張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參與本次活動的用戶以18歲到30歲的年輕人為主,其中18歲到24歲的用戶占比超過了50%,女性用戶參與度更高。
從記者抽出的機票以及部分網友的反饋來看,“機票盲盒”抽中的機票多為冷門小眾的目的地,且航班時刻較差,出發、落地時間不是過早就是過晚。張超說,雖然很多用戶由于個人因素并不能成行,但開出來的盲盒結果對于他們而言也是一種炫耀的資本,同時也意味著跟朋友多了一個共同探討的話題。
與此同時,同程旅行宣布,將于4月22日10點啟動新一輪的“機票目的地盲盒”活動。新一輪活動將針對五一出行場景全面升級,活動時間從4月22日持續至4月26日,活動期間,用戶可以在同程旅行app和同程旅行小程序兩大平臺各抽取一次盲盒,活動還將增加多個搶購場次,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錯峰搶購。
盲盒開出的是真福利嗎?
從部分網友的反饋及相關媒體報道來看,“機票盲盒”在創新的同時也存在著痛點。
在談及“機票盲盒”策劃理念時,張超表示,這次的“機票盲盒”產品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人喜歡刺激、嘗鮮和自由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們在設計這個產品時,除了出行目的地隨機選擇外,還特別加入了時間因素,用未來3天到30天之內的機票放大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理。不滿意全額退的規則也極大地降低了用戶參與的心理負擔。”
她也坦言,作為活動的策劃方,最大的痛點是難以實現成本控制和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一期的’機票盲盒’產品都是由同程旅行來進行補貼的。我們也希望能夠跟業內的伙伴,比如說航空公司或者機場一起合作,給用戶提供更豐富的航線資源和旅行福利。”
除此之外,如何把握年輕人的心理,把“機票盲盒”做的更好玩、更有吸引力,也是同程旅行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張超透露,下面一期的盲盒活動中可能會考慮增加一些“隱藏款”以增強可玩性。
機票的來源也引發了外界關注。有媒體報道稱,航空公司根據上個月或者上個季度滿座率的情況,會拿出部分票來做尾倉銷售,“機票盲盒”活動的實質,也就是賣各個目的地的尾單機票,然后把這些機票打包抽獎。對此,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 ,OTA(在線旅游)平臺從航空公司“切機票”是很常見的行為,航空公司會將航線上一定數量的機票打包以優惠價格出售給OTA平臺,剩下的一些尾單很有可能也被放到了盲盒活動中。
“在我看來,’機票盲盒’的營銷意味更濃。如果只是為了銷售機票,其實完全可以不用限量。”周鳴岐表示,“不管購買的用戶是否真的成行,對于同程旅行來說都贏得了口碑與營銷的雙收獲。”
張超表示,清明小長假期間“機票盲盒”的營銷效果是超出預期的,一方面因為產品已經累積了口碑,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得比較廣,另外一方面可能也因為清明小長假是春節后的第一個假期,用戶長期被抑制的旅行需求有了明顯釋放。
除了“吸睛”引流外,“機票盲盒”或將進一步帶動旅游業的復蘇。張超表示,在首期盲盒活動之后,同程旅行也為每一位用戶送上了一份平臺的代金券禮包,包括30元的機票代金券、30元的酒店代金券等等,總計價值98元,用戶領取之后可以在平臺上預訂其他產品使用。“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去帶動用戶后續的消費以及整個目的地旅行經濟的復蘇。”
小機票上的大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以來,無論是OTA平臺還是航空公司,都在機票上做起了文章。
例如,中國聯合航空和京東旅行聯合推出“盲盒飛行家”活動,價格為往返含稅398元/人,國內44城隨機目的地,即每月22日向用戶推送一個隨機目的地供選擇,推送三次均不滿意可退全款。
最廣為人知的還是各大航空公司相繼推出的“隨心飛”產品。據悉,初版“周末隨心飛”是東航在去年6月推出的,后來又有了“早晚隨心飛”“區域隨心飛”等升級版本,再之后國內多家航空公司跟進。其背后的邏輯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班票價和客座率雙低,與其讓座位空著,不如用特殊的產品來刺激需求。
不過,隨著一系列機票相關產品的推出,其背后的糾紛和麻煩也逐漸顯現。例如航空業的上座率恢復后,很多用戶發現在使用“隨心飛”產品時出現航班兌換不暢的情況,例如被告知航班余票不足,無法兌換等。
張超表示,目前來看“隨心飛”產品與“機票盲盒”有著明顯不同,就“隨心飛”產品來說,用戶購買的是一段時間內機票的兌換資格,兌換的過程需要用戶長期關注。而購買“機票盲盒”則相對簡單,用戶花98塊錢開啟盲盒航線,是一次性的出行,所開即所得。
周鳴岐也表示,“隨心飛”產品的實質是在機票滯銷情況下的一種促銷行為,現在國內出行已經基本恢復正常,機票也就恢復正常價格了。“機票盲盒”的意義更多在于吸引流量,而且因為價格門檻更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也會隨之降低,98元不管開出什么樣的目的地都不會有很大的失落感,但其跟風“湊熱鬧”的心態大于真實的出行目的。
新一輪的“機票盲盒”活動即將開啟,這次帶來的是未知的驚喜還是更多“吐槽”?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祖爽)
頻道精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天夏退(000662)結束A股之旅 諸多麻煩纏身7封函件尚未回復
昔日明星股天夏退(000662)的A股之旅要畫上句號了。4月8日,天夏退最終報0 23元 股,公司總市值僅剩2 ...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