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梳理:人身險微增 意健險放異彩
走過疫情、車險綜改的沖擊,迎來“開門紅”、新舊重疾的“換班”之后,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幾何備受關注。4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五大上市險企及其子公司一季度保費收入情況發現,其合計原保險保費收入達9731.77億元,同比微增2.64%。其中,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波峰”之后迎來“波谷”;而財產險公司的車險、信保業務保費增速“拖后腿”的同時,意健險業務則大放異彩。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于去年上市險企保費基數帶來的影響,疊加“開門紅”及新舊重疾交替等因素,造成了人身險公司今年一季度保費增速的波動;此外,雖然車險綜改及信保風險出清給財產險公司保費帶來壓力,但是意健險或有望成為產險公司業績新增長點。
人身險增速放緩
一季度上市險企的人身險保費整體微增。而分單月來看,在經歷1月“開門紅”之后,其同比增速逐漸降至負數。
具體來看,五家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合計7281.59億元,同比增長2.67%,相較前兩月7.35%的增速降幅明顯。而將鏡頭聚焦于3月單月保費,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市險企及其子公司中,人身險公司單月總保費同比大降超一成,降幅為10.69%。在此之前,其總保費在1月、2月同比增速分別為8.53%和2.42%,均為正值。
對此變化趨勢,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指出,去年1月、2月受疫情影響,人身險保費低于正常水平,基數較低。而到了去年3月,保險業基本從疫情中修復,加上去年2月被疫情壓抑的人身險需求得以釋放,去年3月保費基數回到正常乃至更高水平。
同時徐昱琛指出,今年前兩月,因“開門紅”、新舊重疾切換等因素疊加,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速率較快。到了3月,人身險需求在前兩月提前釋放完畢,因此略顯疲軟。綜合上述因素,一季度出現了1月、2月人身險公司保費同比增加,3月單月保費同比下降的“波折”。
切換至險種維度,一季度上市險企及其子公司中,壽險公司保費增速分化,而健康險公司保費增速下滑態勢尤為明顯。
在壽險板塊,五家壽險公司保費呈“三升兩降”分化態勢,且相較前兩月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多有下滑。其中,新華保險一季度保費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為8.84%;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次之,保費同比增速依次為5.23%和3.89%。而人保壽險保費在壽險板塊增速“墊底”,同比降幅達5.4%。
比壽險更引人矚目的,是健康險保費增速大降。比如人保健康一季度累計保費為171.9億元,同比增速為36.99%,雖然依舊領跑上市險企及旗下各公司保費增速榜,但相較前兩月90.09%累計增速近乎翻倍的成績遜色許多。
“主要是老款重疾產品停售過度消耗有重疾購買需求的客戶,以及新重疾產品上市初期代理人對產品的培訓尚不到位,供需均尚未呈現常態。”對此,國君非銀證券分析師劉欣琦如是解釋。
意健險放異彩
相較于人身險公司的“大起大落”,上市險企及旗下子公司中,產險公司一季度保費增長態勢則顯得較為平穩。
總體上,五大上市險企及其子公司中,一季度財產險公司合計保費為2450.19億元,同比微增2.56%,相較前兩月的累計增速2.38%并無太大變化。其中,太保產險一季度車險保費收入增速領跑產險公司榜,突破一成,高達11.93%。
從具體險種來看,一季度車險保費依然呈現下降態勢,如人保財險一季度機動車輛保險保費同比降低6.7%至575.03億元,其單月降幅則達7.5%。對上市險企車險業務,劉欣琦評價稱,去年3月疫情大規模影響出行,車險基數較低,綜改背景下,車險今年3月僅為小幅負增長。
而非車險業務方面,多名業內人士指出,信用保證險業務的風險出清,是保費增速主要“拖后腿”因素。以人保財險為例,今年一季度其信用保證險業務收入僅有4.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4.97億元同比“大跳水”80.4%。
相比之下,一季度產險公司的意外與健康保險保費增速可謂大放異彩。在公布數據的平安產險、人保財險中,意健險保費增速依次為28.43%和24.9%,均居于險種保費增速榜前列,二者保費收入分別為52.39億元和436.46億元。其中,一季度人保財險意健險保費占比自去年同期的27.27%升至32.2%。
對此,徐昱琛分析稱,由于車險綜改降低單均保費,財產險公司今年車險業務承壓較大,所以其必定要大力開拓意健險市場,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他指出,這會一定程度上“搶走”壽險公司一部分短期健康險業務,形成競爭關系。
監管“灰犀牛”在路上
展望二季度乃至未來一年,上市險企保費將出現何等變化?
劉欣琦認為,考慮到新重疾產品的銷售難以在短期全面恢復,預計上市險企短期將推出差異化形態的產品來促進銷售,如兩全險、儲蓄險等。長期來看,客戶認知提升需匹配具有清晰講解產品能力的代理人銷售,代理人質態提升是促進新單和價值可持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同時劉欣琦提示到,隨著客戶認知的不斷提升,積極滿足客戶需求進行渠道轉型的公司將更快走出發展困境,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增長。
而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今年以來,保險行業景氣度顯著回暖,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提高,需求的釋放,上市險企各業務板塊未來發展態勢值得期待,仍是值得配置的板塊。”
同時,徐昱琛則預測,人身險或產生0-5%的微幅增長,財險保費則可能持平。不過,若新車銷量不佳,或者車險綜改壓力過大、折扣控制不好,受車險業務影響,上市險企財產險保費可能會產生萎縮。
除此之外,有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監管諸多動作在未來亦可能對上市險企保費產生一定影響。
日前,銀保監會發布《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控制費率、控制賠付率、調節價格,劍指“捆綁銷售”等諸多行業痼疾。對此,徐昱琛表示,若該新規落地,對于上市險企及其子公司中一些場景融合程度深、賠付率偏低、手續費極高的意外險業務會有顯著沖擊。
除了征求意見的監管新規外,部分監管措施亦可能大幅影響上市險企保費。此前3月25日,銀保監會向人保健康發出監管函,因試點批復違規,責令人保健康六個月內禁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此,人保健康方面表示,這將對公司互聯網業務形成較大沖擊。(陳婷婷 周菡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天夏退(000662)結束A股之旅 諸多麻煩纏身7封函件尚未回復
昔日明星股天夏退(000662)的A股之旅要畫上句號了。4月8日,天夏退最終報0 23元 股,公司總市值僅剩2 ...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