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鹽湖一季度凈利7.78億元 去年同期虧損2.65億元
29日晚間,*ST鹽湖發布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受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和部分業務虧損影響,2019年公司凈利潤出現巨額虧損。一季度公司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37.24億元,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8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2.65億元,公司每股基本收益轉正至0.14元。
處置虧損資產導致巨虧
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主要是在處置控股子公司鹽湖鎂業和海納化工相關資產包時,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予以變現處置。因處置上述資產包預計產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公司表示,這類損失屬于一次計提,由于鹽湖鎂業和海納化工已經持續虧損多年,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利潤的出血點,因此及時剝離其資產對于上市公司保持上市地位至關重要,具有必要性。
按照相關規定,公司2020年大概率會由于2019年經審計的年報中凈利潤為負而導致暫停上市,但從公司一季報來看,隨著導致公司持續巨虧的鹽湖鎂業和海納化工被置出上市公司,部分債務實施了債轉股,公司保留了盈利能力較強的氯化鉀和碳酸鋰業務,能夠輕裝上陣,資產負債結構得到明顯優化,2020年全年實現盈利,“鉀肥之王”王者歸來或許將是大概率事件。
氯化鉀業務實力猶在
業務盈利能力方面,從年報及一季報數據來看,公司氯化鉀業務“護城河”高企,仍將是公司的現金奶牛。數據顯示,我國需要補鉀的耕地高達70%。*ST鹽湖資源所在地察爾汗鹽湖氯化鉀探明儲量達5.4億噸,占全國已探明資源儲量的50%以上。公司目前鉀肥產能達到500萬噸/年,占全國年產能六成以上,年產量占國內市場需求量三成以上。公司擁有的鉀肥資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不僅儲量大,公司氯化鉀產品具有定價權,長期維持一個較高的毛利潤率。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在破產重整工作期間部分經營活動受到影響情況下,氯化鉀產品毛利潤率高達71.09%,顯示了公司氯化鉀業務的強勁實力。
供需關系方面,行業2019年并無新增產能,因此公司鉀肥業務在國內的絕對優勢目前尚難被撼動。需求方面,*ST鹽湖認為,2020年預計全球鉀肥需求反彈。因此公司2020年鉀肥業務盈利預計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據悉,碳酸鋰產業目前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影響,2019年產品價格下滑明顯,因此也拖累了鋰業務分部的盈利情況。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截止2019年底,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整體進度完成75%,其中土建完成80%,安裝完成70%),完成投資12.6億元,提鋰部分裝置投料試車。這意味著,若項目推進順利,該項目有望在2020年順利投產。
另外,有預測顯示,隨著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回暖以及5G換機潮,需求增速預計將重回18%以上。水平其中動力電池將貢獻大部分需求增量。*ST鹽湖認為,隨著全球燃油車企新能源車平臺產能釋放、Model 3國產化持續交付,電動車產品力會出現較大提升,行業內生進化能力增強。2020年后新能源汽車即將迎來補貼退出后的平價時代,補貼逐步退出將引導行業進入市場化有序競爭。公司鹽湖提鋰單位成本明顯低于礦山提鋰,即使市場競爭加劇,公司仍能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此外,隨著新增產能的投產,公司碳酸鋰單位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成本降低明顯
一季報還顯示,資產負債方面,由于公司債務重組中部分債權和債券利息分別轉為股權和資本公積,公司短期借款、應付利息、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和預計負債等均較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企業債務壓力大大減輕,資本負債結構明顯改善。
公司各項成本明顯降低,使得利潤情況大幅改善。由于債務重組后鹽湖鎂業和海納化工不再納入合并范圍,公司一季度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分別下降44.51%和64%。同時,由于司法重整以來債務停止計息及實施債轉股,公司財務費用從去年同期的4.96億元驟降至7360.7萬元,而且前述費用的降低將貫穿全年。若無意外狀況,預計2020年*ST鹽湖的總體成本較2019年將明顯降低,公司利潤水平將顯著得到改善。
*ST鹽湖管理層表示,2020年4月20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鹽湖股份重整計劃》執行完畢,鹽湖股份聚焦鉀、鋰核心主業,以前年度的巨額折舊及財務費用亦大幅降低,實現輕裝上陣。在重整完成后,繼續對公司實施市場化改革,繼續推動改革脫困和轉型升級工作,進一步做優做強現有鉀、鋰主營業務,同時科學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公司將重點在鉀、鋰產業加大研發投入,以高端品牌氯化鉀為核心,以優質電池原料碳酸鋰為補充性業務,以氫氧化鋰、金屬鋰、硝酸鉀為衍生性業務,并不斷提升研發設計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