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震蕩走弱集體跌逾1% 環保股逆勢崛起 漲停僅20余家
周三早盤,兩市開盤漲跌不一,盤初環保、白酒等發力,指數沖高翻紅,隨后略有分化,創指繼續拉升,滬指弱勢盤整;臨近午間,受科技股拖累,指數快速下挫,集體跌逾1%。盤面上,個股普跌,兩市逾3000股飄綠,漲停僅20余家,市場氛圍明顯降溫,賺錢效應不佳。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報3337.03點,跌1.08%;深成指報13462.36點,跌1.51%;創業板指報2659.97點,跌1.54%。
滬市成交2247.90億元,深市成交3745.86億元,兩市合計成交5993.7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5944.99億元略有放量。
從盤面上看,板塊普遍飄綠,農業、光刻膠、數字貨幣、消費電子、半導體、零售、保險、軍工、5G等板塊居跌幅榜前列;僅環保工程、固廢處理、螞蟻金服、眼科醫療、燃氣水務等少數板塊表現較強。
【消息面】
1、農業農村部表示,糧食作為生活必需品,消費相對剛性,年度間一般不會大減也不會大增。今年受疫情影響,口糧居家消費增加,但外出消費有所減少,在消費總量上變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后,玉米飼用和深加工消費恢復勢頭良好,但實際需求的增加量也是較為平穩的。前期出現一些消費者和貿易商囤糧現象,短期會拉動市場需求波動,但不會改變糧食消費變化趨勢。也就是說,糧食短期需求變化不會對糧價產生持續影響。
2、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8月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央新增財政資金通過直達機制下達市縣基層后,已經在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農業農村部表示,從后期走勢看,北美大豆陸續豐產上市,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自美國進口大豆有望繼續增加,預計下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增價穩,下游豆粕、豆油供應是有保障的。
4、8月2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就《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從高血壓、糖尿病等群眾負擔較重的門診慢性病入手,逐步將多發病、常見病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普通門診統籌覆蓋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支付比例從50%起步。
5、財政部數據顯示,1-7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330158.4億元,同比下降3.5%,較1-6月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企業186879.7億元,同比下降5.9%,地方國有企業143278.7億元,同比下降0.3%。
6、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依然保持快速增長,1月-6月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
【機構熱議】
山西證券表示,技術面分析來看,市場大概率繼續呈箱體震蕩走勢,短期內可能小幅回調。中原證券預計滬指近期繼續在3400點下方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釀酒,家電以及旅游等防御板塊繼續受到場外資金的追捧。
中原證券表示,創業板多家公司集中上市,吸引了不少活躍資金參與其中。預計滬指短線小幅整理的可能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小幅反彈的可能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食品飲料,電子元件,券商信托以及有色金屬等板塊的投資機會,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A股市場板塊及個股漲跌幅排行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