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股最大IPO出爐 Airbnb業務遍布全球中國地區“水土不服”
誰也沒能想到,兩個羅德島大學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因窮困潦倒付不起房租而想出的共享住宿出租這一創業項目,IPO募資約35億美元,成為2020年美股最大IPO。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0日,Airbnb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BNB”,公開發行5000萬股A類普通股,發行價68美元/股,Airbnb上市首日暴漲112%,報144.71美元/股,成為2020年美國市場最大的IPO,截至記者發稿前,股價回落至139.25美元/股,市值829.8億美元。
股價被高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Airbnb上調過一輪IPO發行價,從原本的44美元/股—50美元/股,上調至了56美元/股—60美元/股。在高漲的市場情緒的推動下,Airbnb的股價更是直接在上市首日實現了翻倍,達到144.71美元/股。
對此,著名的“估值教父”阿斯沃思•達莫達蘭在自己的估值模型中給出了觀點,他認為Airbnb估值較為合理的區間應該330億美元—380億美元。
目前來看,Airbnb的市值已經突破829.8億美元,那么Airbnb的股價是被高估了嗎?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他認為:“Airbnb是疫情爆發以來一個大型新經濟IPO,所以市場對其的期待是非常高,另外,受到疫情影響,對Airbnb這樣資源共享模式的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因此Airbnb的股價表現也體現出投資者的態度,但是這種樂觀情緒前期很容易產生過度的高估值,后期可能會回歸相對合理的區間。”
此外,網經社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也表示,單從業績表現來看,Airbnb市值不應這么高,上市以來股價走高,個人認為是市場因素和看好Airbnb的長期發展造成的。
資金鏈緊張被迫上市?
事實上,早在2016年Airbnb就傳出了上市消息,但其IPO卻一拖再拖。受到疫情影響,Airbnb更是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至暗時刻”。
招股書顯示,2020年前9個月Airbnb凈虧損為6.9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翻番。前9個月,受全球疫情的影響,GBV為180億美元,同比下降39%;收入25億美元,同比下降32%;凈虧損6.669億美元,是2019年前9個月虧損3.22億美元的兩倍多。
此外,今年1月—3月期間,疫情還導致Airbnb在北京房源的預定量銳減96%,最大的美國市場訂單量也幾乎腰斬。
一時間Airbnb瀕臨破產的傳聞不絕于耳,其創始人切斯基不得不出面公開辟謠。
市場人士認為,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對Airbnb尤為不利,但是Airbnb的上市真的已經“等不起”了。
對此,沈萌表示,Airbnb相對來說仍然屬于輕資產運營,因此對資金的需求并不是非常大,上市一方面是增強資金實力,另一方面則是投資者借此退出。
陳禮騰認為:“Airbnb此刻需要更多現金以支撐公司的運營發展,此外,Airbnb員工的期權多數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中旬陸續到期,如果Airbnb在這段時間內不上市,也就意味著這些股票期權將變得沒有任何價值。”
業務遍布全球
中國地區“水土不服”
2007年,26歲的布萊恩•切斯基辭去了自己在洛杉磯的高薪工作來到舊金山,和好友兼大學室友喬•杰比亞一同創業。當時,兩人因生活過于拮據便將家中3張空置的床墊以每晚80美元的價格租了出去,也成就了Airbnb的首個訂單。
時至今日,Airbnb招股書顯示,其業務已遍布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個城市,共有400萬房東。2019年,Airbnb的全球活躍訂戶達到5400萬。截至目前,已有8.25億次旅行者入住,產生了1100億美元的房東收入。
Airbnb公司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400多萬名房東通過Airbnb出租各種類型的房源,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房東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核心。”
但是盡管Airbnb業務遍布全球,但是其在中國卻遭遇了和Uber類似的“水土不服”的窘境。
事實上,2013年Airbnb以名為“Win China”的項目的方式進入了中國市場,并把共享住宿這一理念帶入了中國。
但是這一商業模式很快被本土企業所學習,途家、小豬短租、美團民宿的大規模收割房源,很快在殘酷商戰中占據上風,而Airbnb相比之下顯得極為"佛系”。
陳禮騰認為:“不同于國內的其他平臺,Airbnb一直堅持C2C模式,屬于輕資產模式,靈活度較高。但該模式在房源吸引上存在弊端。另一方面,Airbnb國際化布局在行業前列,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同的政策監管。”(潘蕾伊)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