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公募MOM“啟航” 優勢難點并存
自2020年底獲批以來,首批公募MOM的發行成立情況也持續受到全市場關注。1月20日,首批獲批產品之一的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MOM)(以下簡稱“建信智匯優選MOM”)將正式開啟發行。據悉,該基金在募集期15日的基礎上,設置了50億元的募集上限。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一類在海外發展相對成熟、國內公募市場仍屬鮮見的新品類基金,公募MOM的具體發行情況仍待觀察。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受益于投資、風控、收費等多方面優勢,公募MOM有望繼FOF(基金中基金)之后,成為又一類備受歡迎的細分產品。
上限50億
時隔獲批僅三周,首批5只公募MOM中的建信智匯優選MOM將率先在1月20日“啟航”。根據公告信息顯示,該基金計劃募集期自1月20日起至2月3日止,合計發行15日,并設定了50億元的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由此不難看出,身為管理人的建信基金對這類創新產品的募集期待。
所謂MOM,即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是境外一類成熟的資產管理產品,其做法是管理人將部分或全部資產委托給不同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或提供投資建議,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征,既能體現母管理人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又可以發揮不同子管理人的特定資產管理能力。
同時,從基金合同中“投資顧問”一欄的相關介紹不難看出,此次首發的建信智匯優選MOM選定了廣發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兩位管理人共同運作。
在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看來,“基金管理人+投資顧問”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基金產品的專業性與針對性,也為投資者帶來相對更加確定或專業的投資預期。同時,由于資產管理及配置的專業性,有利于提升MOM未來的投資風險管理能力,降低踩雷或凈值大幅下降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除建信智匯優選MOM外,其余4只獲批產品中的部分也已“整裝待發”。某公募內部人士直言,公司方面已計劃在2月開啟旗下產品發行。另一家公募市場部人士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可能會在農歷新年前發行。但對于具體時間,相關人士均表示尚未明確,需以公告為準。
代銷隊伍龐大
南方某公募市場部人士坦言,“不論從投資還是風險控制角度看,我個人都挺看好MOM這類產品,作為同類首只公開發行的產品,加之托管銀行和眾多代銷渠道的幫助,應該會有不錯的募集表現”。
據招募說明書披露,建信智匯優選MOM的基金托管人為交通銀行,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無論從代銷基金數量,還是代銷基金總規模的角度考量,交通銀行均在同類型機構中位居前三。而除交通銀行外,建信基金第一大股東建設銀行,中信證券、螞蟻基金、天天基金等54家代銷機構也將參與銷售。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公募MOM屬于當前國內公募市場的創新產品,短期內就接受并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或還是一小部分,多數仍在觀望階段,因此初期發行規模或不會很大。但從長期來看,MOM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長期的發展趨勢也同樣向好,可能會與公募FOF類似,有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
郭施亮也表示,由于公募MOM市場相對處于新興階段,對于多數投資者而言,需要有一個不斷熟悉的過程,具體的募集情況有待觀察,可能會受當時市場環境好壞的影響。從未來發展角度看,公募MOM的潛力尚可,良好的市場環境將更有利于基金認可度的提高。
優勢難點并存
創金合信基金資產配置部負責人尹海影指出,MOM產品在投資、風控、費用等多方面具備優勢。例如,投資過程中,MOM將普通基金產品的“資產配置”環節和“個股投資”環節相分離,分屬母M的基金經理和子M的投資顧問去管理,進一步細化分工流程,充分發揮不同基金公司在各個環節的專業化優勢,提高投資運作效率。
與此同時,MOM也能夠通過專業化的多元分工,使得風險因素能夠被很好地分散。另外,費用上,MOM僅一層管理費和托管費,無投顧費,相對FOF降低了成本。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MOM產品開展的難度同樣存在。尹海影表示,MOM系統要求較高,投資運作對管理人內部各個環節的要求比較高,具有較高的專業門檻;管理人層面需要研發和運行成熟的資產配置體系;合作意愿難度大,需要同業資源強大的管理人等。(孟凡霞 劉宇陽)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