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進行超級“抱團” 茅臺、五糧液等4家公司持倉基金數超1000只
公募基金同時還退出了400多只股票
近期,投資者爭論的機構資金到底是抱團取暖還是散伙離場問題,最新出爐的公募基金四季報給出了答案——公募基金精選了更少的股票,進行了更緊密的超級“抱團”。
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持倉1581家公司股票,增持607家公司股票,增持涉及16類申萬一級行業,增持市值最高的是食品飲料、電氣設備、化工等,增持市值分別達1517.88億元、588.36億元和322.34億元。
數據顯示,在公募基金增持上市公司市值3851.64億元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退出429家公司,公募基金持有上市公司數量無增加的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6類行業出現減少,其中,計算機、醫藥生物、化工和電子行業公募基金退出持倉公司家數最高,分別達到38家、37家,36家和36家。
而持股機構數量進一步顯示公募基金投資標的趨于集中。統計顯示,在558家公司中,有超過10家公募基金持股,其中,貴州茅臺(1656只)、五糧液(1320只)、中國平安(1265只)、美的集團(1052只)等4家公司持倉基金數超1000只,這四家公司分別新進公募基金211家、222家、270家和240家。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表示,2020年資本市場內外擾動因素較多,公募基金更加偏愛具備長期成長邏輯、且確定性強的標的。白酒板塊繼續被超配,因為盡管白酒龍頭公司增速僅為低雙位數,但是行業格局清晰,長期增長非常確定,非常符合追求絕對收益的公募機構的審美。從增倉角度分析,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仍在,在新發基金配置中會選擇繼續抱團確定性高的消費板塊,另外高景氣的新能源、順周期的有色等投資價值也逐漸被市場認可。我們認為在個股選擇上優選龍頭將成為長期趨勢,機構抱團現象也會持續存在,將在更高的性價比的行業之間進行移動。
從增倉股增持部分的市值增長來看,電子、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增長最多,分別增長772.45億元、671.87億元和440.50億元。從這一角度看,大消費仍然是公募基金看好的投資主線。
對此,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子和食品飲料都屬于業績確定性高,景氣度有望得到持續提升的高景氣度行業。食品飲料屬于必需消費品,作為剛需行業,受益于經濟復蘇,是順周期行業,未來增長的確定性也會比較強,而且在外圍環境不穩定的因素下,食品飲料的防御特性進一步凸顯,因此備受資金青睞。在整個科技板塊當中,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電子行業景氣度尤其高,2020年業績預告中,大部分電子行業公司業績大幅超預期,實現了超高速增長,在國產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未來電子板塊有望延續高增長表現。
龍贏富澤資產高級研究員宋海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指數已經進入近幾年來的相對高位,市場中估值分化情況也十分明顯。基于指數和熱門行業的風險收益比考慮,公募基金大多選擇估值-業績性價比合理和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方向,這也解釋了公募基金增倉前兩位的是電子和食品飲料。
宋海躍認為,電子行業從年初高位以來經歷了近一年的持續調整,目前行業整體估值相比新能源車、芯片等科技行業估值相對較低,而頭部公司在年報季中很可能釋放利潤,存在著一定預期差。可以說公募基金基于估值+業績的良好性價比選擇增倉電子行業。而食品飲料行業的邏輯依然牢固,長期確定的業績增長十分難得,即使當前估值不低,但其可以在穩定業績的支撐下被逐步消化,走出慢牛長牛態勢。長期看食品飲料行業依然是A股中安全邊際最高的行業之一。
的確,食品飲料行業指數走出了長牛行情。從月線數據看,食品飲料行業指數自2014年7月啟動以來,處于走牛態勢,期間雖也出現過4至5個月的調整,但整體上升浪明顯,截至昨日,期間累計漲幅達600.57%。個股方面,上述期間漲幅超1000%(后復權)的個股達10家,分別為:山西汾酒(2417.68%)、酒鬼酒(1957.63%)、五糧液(1567.25%)、貴州茅臺(1424.77%)、千禾味業(1296.02%)、安井食品(1274.63%)、海天味業(1246.32%)、百潤股份(1196.37%)、古井貢酒(1169.70%)、瀘州老窖(1142.79%)。
表:2022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持倉申萬行業一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公募基金進行超級“抱團” 茅臺、五糧液等4家公司持倉基金數超1000只
公募基金同時還退出了400多只股票近期,投資者爭論的機構資金到底是抱團取暖還是散伙離場問題,最新出爐...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