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控意識不斷增強 我國遠期結售匯業務規模或將持續增大
“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幅度變大,企業有增加遠期結售匯的需求,所以未來我國遠期結售匯業務規模或將持續增大。”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和2月份我國遠期結售匯簽約額(結匯額+售匯額)合計約7841.63億元,遠高于2020年同期的3432.78億元、2019年同期的2997.06億元、2018年同期的5295.13億元。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趙睿教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遠期結售匯業務規模的擴大,體現出企業風控的意識正在增強,影響它的因素主要包括全球的貿易情況、人民幣的匯率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的恢復情況,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未來企業結售匯的意愿,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貿也將逐漸恢復,雖然未來會對企業的結售匯業務產生較大影響,但是究竟是順差還是逆差還不好預測。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A股市場共有2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1年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開展業務的主要目的均為控制匯率波動風險,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預計業務規模合計不超過34.26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30%。
對此,前華為外匯管理部高級經理、資深外匯避險專家劉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A股上市企業的遠期結售匯業務規模持續增加,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外匯風險防控意識正在快速增強,特別是對于進出口業務權重較大的企業,外匯風險防控尤為重要,同時,公司的內控制度、進出口業務的毛利、企業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以及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關系緊密程度都將對企業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的規模產生影響。
此外,對于企業在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趙睿認為,企業需注意三個方面:
第一,一定要有真實的外匯收支,不要利用遠期結售匯業務去進行投機套利;第二,與具有遠期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進行交易;第三,交易時間要與企業預測的外幣匯款時間匹配。(李正)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