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病一寒”危害極大 抓好措施落實奪取夏糧豐收
不負好時光,春管正當時。3月25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抗災防災奪豐收的思想,將小麥條銹病、赤霉病、倒春寒(簡稱“兩病一寒”)防控作為當前農業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全面組織發動,抓好措施落實,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我省是全國小麥生產第一大省,而“兩病一寒”對小麥生產危害極大。條銹病今年在我省發生早、范圍廣,目前已在南陽、信陽、駐馬店3市21個縣發現多個病點,因近期田間溫濕條件適宜,該病呈加速擴展態勢;赤霉病屬典型的氣候性病害,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陰雨天氣極易導致此病害流行,防治時效性強,預防“窗口期”短,一旦疏于防治,將造成小麥產量、品質大幅降低。
據省氣象部門預報,3月下旬到4月中旬,我省可能有多次區域性降雨過程,對小麥條銹病、赤霉病侵染和病害顯癥較有利,兩病偏重流行的風險明顯增加;由于春季氣溫起伏大,還極易出現倒春寒天氣,如果“兩病一寒”疊加發生,將會對今年小麥生產構成極大威脅。為此,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打好“兩病一寒”防控攻堅戰,最大限度減輕病害給小麥產量帶來的損失。
突出重點,打好“兩病一寒”防控攻堅戰。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監測工作,對小麥條銹病,豫南地區要堅決落實“準確監測、帶藥偵查、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防治全田”的策略,及時控制發病中心,努力延緩病害流行速度,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0.5%—1%時,及時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做到應治盡治;對小麥赤霉病,沙河以南病害常發區要抓住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期,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制病害流行;其他地區也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一旦抽穗揚花期氣象預報有連陰雨或連續結露天氣,要立即組織提前施藥預防,做到應防盡防,努力降低病害流行風險。對“倒春寒”危害,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早制定防控預案,通過綜合技術措施,確保小麥健壯生長。各地在搞好“兩病一寒”防控的同時,要做好對麥穗蚜、白粉病、葉銹病等其他病蟲害的監測防治工作。
加大投入,提高統防統治覆蓋率。省財政下達的1億元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用于豫南45個條銹病、赤霉病高風險縣(市)開展統防統治,要做到專款專用,并按照特事特辦、不誤農時的原則,簡化招投標程序,確保防控任務的落實。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整合其他涉農資金,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全力推進統防統治工作。要組織和支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規?;苑雷灾?,并示范帶動周邊農民開展科學防治;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所在縣(市)要確保實現統防統治全覆蓋。(劉紅濤)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