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黑龍江“十七連豐”護牢中國飯碗
2020年,黑龍江又是一個豐收年: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七連豐”,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508.2 億斤,占全國總產的11.3%,比2019年增加7.6 億斤,糧食總產連續10 年位居全國第一。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
去年秋收時節,接連3場臺風“光顧”黑龍江,雨又大又急,讓李澤峰徹底慌了神。
李澤峰是北大荒集團綏濱農場東井管理區的水稻種植戶,家里種著375畝地的水稻。“往年,1臺輪式機足夠用了,可是2020年雨量大,地里太濕,輪式機走不動,眼看著糧食收不上來,當時真是懵圈了。”
“農場從外地調度到200多臺履帶式收獲機。機械已經在路上,今天就能收完。”緊要關頭,管理區主任劉德勇帶著兩臺收獲機上了門,當天就幫李澤峰收了糧。
“接到臺風預警以來,我們組織人員機械力量,要求各個管理區充分掌握機車動力數量與收獲任務相配比,統計出需要補充的機械數量。根據實際情況,新購、外聯大馬力農用機車149臺,調度外來履帶式收獲機214臺,確保收獲、翻地機械力量充足。”綏濱農場農業發展部副部長崔新宇說。
天災面前,要穩住農業,政策引導、科學調度更顯重要。針對特殊情況,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下發了《關于全面做好秋收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抓好落實,抗災奪豐收。
“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緊緊圍繞農時季節,省市縣鄉四級派出1000多個專家指導組、3.5萬人次深入一線工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介紹。
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51歲的劉春生,這兩年總愛去村里保護區的試驗田轉悠。“保護區的黑土地,和其他土地相比肉眼看不出啥區別,可用手摸一摸,以前是梆梆硬,現在是松軟,用腳一踩地里的壟都能直接起來,我心里高興!”
劉春生是綏化海倫市前進鎮東興村農民,2012年,他帶領村民們成立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2018年,海倫市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合作社2000畝地成為試驗田,由政府組織經營主體推進耕地輪作制度,并通過玉米、水稻秸稈全量深埋還田等處理方式提高黑土地有機質含量。
兩年沉淀下來,時至去年秋收,紅利逐漸顯現。“在降雨較多的情況下,試驗田長勢明顯比其他土地更好。試驗田大豆每畝增產22公斤,玉米每畝增產50公斤,糧食收入增加了至少5個百分點。”劉春生說,“過去的黑土地眼看著又回來了,我瞅著地力在增厚,有專家評估說每年有機質含量能提高1%到3%。”
“項目區內耕地質量得到了提高,地力明顯提升,黑土層最深達到1.2米。同時,保護區還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實施秸稈還田、有機肥堆漚、減少化肥使用量這些措施,在項目區外也自發開展起來。”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姚宏偉說。
近年來,黑龍江嚴守耕地和生態紅線,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根據不同積溫帶和土壤類型,推廣“一松兩免”“一翻兩免”和保護性耕作全覆蓋三種模式,全省黑土耕地保護示范區面積達1000萬畝。
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種的352畝水田地,選的是‘三江6號’品種。水稻品質好,還一直按照農場標準種植模式在種,哪能不豐收呢!”望著不遠處裝滿糧食的大糧倉,北大荒建三江七星分公司種糧大戶張景會喜上心頭。
去年春播生產,張景會采用機械替代人工的方式,利用軌道車噴藥、運苗,不僅節省了人工,還提高了作業效率。到了夏天,他還掌握了“數字管控”,通過觀看葉齡長勢,進行科學管理。作為農場“紅人”,周邊種植戶常來找他“取經”,他樂此不疲地為大家傳授經驗。
無需到田間地頭搜集數據,監測點傳感器會自動將農作物的各類要素信息傳到物聯網系統內,讓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地進行監測分析,這得益于物聯網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的運用。
“智能化葉齡診斷,通過對田間水稻長勢長相的診斷、預測進行調控,促進水稻生長發育,讓水稻更好地抽穗成熟,由經驗種田轉變為科學種田,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為豐產豐收提供了堅實保障。”建三江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副主任張曉波說。
“近年來,黑龍江實施科技興農強農行動,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預計達到68.3%,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7%。”王金會介紹,通過在各積溫帶作物推薦3-5個高產品種,引導選用優良品種,全省良種覆蓋率已經實現100%。全省高素質農民已達9.3萬人,基層農技人員隊伍穩定在1.2萬人以上。(記者 吳齊強 方圓)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人民幣半年狂漲7000點升破6.50關口 2021年人民幣怎么走?
1月4日早間,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月4日以6 5195開盤,隨后接連升破6 51和6 50關口,日內漲幅超650...
2021-01-05 -
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增長7.8% 占GDP比重為4.5%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經核算,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363億元,比上年增長7 8%(未扣除價...
2021-01-05 -
2020年四大行業指數漲幅超100% 眾機構預判2021年機會
2020年,A股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喜的成績單。在12月31日A股2020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中,三大指數齊創年內新高...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