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業變現之路到底該如何走?
文|翠鳥資本
4月22日,知乎(2390.HK)在港股掛牌首日暴跌23.58%,股民一手虧損756港元。本次公司發售2600萬股舊股,徐新、李開復等紛紛套現,按定價32.06港元計算,李開復套現2.4億港元,徐新套現3.85億港元。
在國內的問答領域,知乎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吸引了創新工廠、啟明創投、賽富基金、騰訊等眾多明星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但資本市場卻表現欠佳。過去一年,知乎(ZH.N)的股價從最高點13.849美元/股,一路跌至2022年4月21日的1.66美元/股,跌幅高達88%,較發行價也跌去了超過80%。目前市值約為10億美元。
就在知乎正式登陸港股的前夜,美國方面再次傳來了打壓中概股的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理想汽車、百世集團、貝殼、知乎、瑞幸咖啡等17家公司加入了“預摘牌名單”。
4月22日,知乎對外回應此前被美SEC列入“預摘牌名單”一事。知乎表示,公司已完成在香港的雙重主要上市,后續會密切關注進展,該事件對知乎影響有限。
增收不增利,商業變現難
自2010年成立,知乎在互聯網時代的紅利下,在各路資本的裹挾下,從“小而美”的論壇成長為了中國最大的在線問答社區。2021年3月,知乎登陸紐交所時,人設是“國內最大的在線問答社區”、“全國五大在線綜合內容社區之一”。
彼時,憑借獨特和高質的內容,知乎不斷吸引各路資本的入駐,從最開始李開復的創新工場的150萬元天使輪投資,到啟明創投領銜的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再到B輪、C輪,知乎儼然是資本的寵兒。
有個細節可以描述當時的情形,在D輪融資過程中,連PPT都沒來得及寫,徐新的今日資本一天就敲定了對于知乎的投資,一周之內就簽訂了SPA,根本沒給其他機構過多考慮的時間。
上市前,知乎共完成了9輪融資,幾乎是一年一輪的節奏。2021年3月26日,背后站著眾多資本的知乎成功登陸紐交所,截至當日美股收盤時,知乎市值約為47.51億美元。
成立后的前五年,知乎在商業化上一直被認為是相對克制的,公司重心放在了沉淀優質內容和打造社區文化上,再之后的五年,知乎逐漸開啟了各種商業化舉措,但看起來顯得有些茫然而又激進。正如“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而言,擺在知乎面前的問題開始變得既多又雜,而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自我造血”。
過去三年知乎業績增收不增利,營收逐年增長但是虧損額也在擴大。
數據顯示,2019-2021年,知乎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71億元、13.52億元和29.59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10.04億元、5.18億元和12.99億元,累計虧損超28億元;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約為8.25億元、3.38億元、7.5億元。
知乎常年虧損背后,是公司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2019-2021年,知乎的總運營開支分別約為13.71億元、13.61億元和29.45億元,分別占總收入204.4%、100.6%、99.5%。
同期,知乎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由2019年的0.48億增加至2021年的0.996億,平均每月瀏覽人次達5億。知乎沒有跳出“燒錢換流量”的困局。雖然有會員、商業內容解決方案、自營電商多條變現路線,也不再靠“廣告”這一條腿前行,但從財報來看,知乎商業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即便近年來也嘗試著創新,增加了視頻等形式拓展了賽道,可惜的是用戶并不買賬。而各種形式的商業化路線,也在逐漸蠶食知乎的護城河。
做視頻,正丟失核心價值?
2022年才過去4個月,知乎視頻已經3次登上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首頁。
第一次是今年2月,有知乎前員工爆料知乎正在裁員,主要針對的就是發展不理想的視頻部門,“幾乎裁員一半。”
第二次是3月,又有市場傳聞說,知乎要整體放棄視頻賽道。
第三次來到了4月19日,又有爆料稱,知乎視頻總負責人蔡林已離職,部門裁員人數約為40人,占視頻運營團隊的60%,視頻部門也不再是一級部門。
4月19日,有知乎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視頻是知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2021年,知乎通過視頻回答,聯合創作和多場景的視頻內容推薦,推動了知乎的媒介升級。而2022年,知乎也將繼續在視頻領域發力,不斷改進。目前沒有裁員的計劃,而且歡迎視頻行業的優秀人才加入,特別是產品,運營等崗位。”
對大部分企業來說,裁員是業務調整時不得不做的事情。盡管知乎對外的態度是一貫的否認或者打太極,而知乎此次被爆裁員,或許與其業務調整和路線搖擺有關,讓人不得不相信:知乎視頻,可能真的出事了。
優質的圖文內容,一直是知乎的護城河。然而,2017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席卷了互聯網行業,各個平臺也都在向短視頻這一熱門領域靠近。一直高冷的知乎也不能免俗,也是在這一年,知乎開始支持用戶上傳短視頻。
但對于當時的知乎來說,短視頻只是知乎這個平臺新增的一個功能,并不起眼。隨著短視頻的熱度和普及度越來越高,自2018年起,知乎開始不斷的在短視頻上“下功夫”。2019年,視頻專區下線,視頻回答入口上線。
可以說,2020年10月是視頻業務的轉折點,知乎在產品首頁增加視頻的獨立入口,公司的資源也向視頻業務大力傾斜,一個明顯的動作是知乎簽下許多站外大V,并針對視頻內容推出流量與現金獎勵,以此激勵創作者制作視頻內容的熱情。
為了解決視頻制作高門檻的問題,知乎還上線了視頻自動創建工具,在擴充平臺的視頻內容上費盡了心思。
2021年知乎組建視頻團隊,巔峰時期,產品運營團隊一度有200多人。
除了聚攏人才,資源扶持上也是不遺余力。知乎高贊聯合創作大賽不僅有10億流量扶持,還有百萬現金獎勵。知乎通過發布主題活動的方式提高創作者的活躍度,據相關報道,知乎在2021年發布了十余個不同主題的視頻活動,涉及職場人、大學生、寶媽等多個群體,極盡所能打造內容的多樣性,還曾重金引入像朱一旦、張小策、畢導等外部專業視頻創作者。
但據離職員工稱,知乎在大力推進視頻業務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數量的積累,以致不少創作者為了拿到平臺的激勵政策,會選擇從站外搬運視頻到知乎,知乎成了視頻搬運分發平臺,最終導致知乎圖文原有生態優勢被破壞。而一些知乎站內大V作者,也在近期紛紛發聲稱,知乎搞視頻“是真正的不務正業”,“丟失了自己的核心價值”。
大v出走
比股價業績雙下滑更糟糕的是,知乎似乎正在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專業底色。
“211的不敢說話,985剛到門檻,有底氣發言的人,最起碼也得是常青藤。”這是當時用戶對知乎的評價。
知乎在2011年上線時,定位“精英社區”,需要邀請碼才能注冊。知乎最初的200位用戶里,很多都不同凡響,其中有如李開復、王興、王小川、馬化騰和徐小平這樣的知名企業家或天使投資人。在知乎發展的前40天內,他們共同創造了8000個問題和2萬個回答。
也正因為如此,知乎在頭兩年用戶積累十分緩慢,到2013年用戶數僅有40萬。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注冊,用戶量迅速爆發。
實際上,知乎大部分用戶“搭便車”的心理明顯。由于不想掏錢的用戶占絕大多數,知乎在廣告之外強推“軟廣”和知識付費,效果立竿見影,但用戶口碑也急轉直下。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業務可以理解為企業軟性廣告,一些產品的推廣文章以專業測評帖子的形式出現,在文章里植入購買鏈接,引導用戶跳轉至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購買,博主則根據GMV進行抽傭。知乎在其中起到撮合選題、智能推薦、廣告投放等作用。
但說到底,知乎是一個搜索和問答社區,想要變現最重要的是獲得用戶的信任。雖然知乎可以做軟廣和帶貨,但大部分用戶來知乎并不是為了消費和買貨的。當賣貨變成導向,科普文章也就變了味。
讓知乎變味的不止是“軟廣”,還有大量付費網絡爽文。
這種文體篇幅短、反轉多、內容覆蓋戀愛小事到婚姻情感,從職場故事到犯罪懸疑,以第一人稱代入,故事離奇。虛虛實實的文章,精準把握住社會痛點,引起讀者共鳴,因此被稱之“知乎體”。這些內容為知乎帶來了下沉的用戶群體,但代價是平臺口碑的下滑。
知乎開始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越來越多用戶涌入知乎的同時,一些大V默默的選擇了退乎,紛紛出走。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曾表示:“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質量。”言下之意就是,知乎不會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而犧牲內容質量去換取流量。
然而,在遲遲不能盈利的壓力下,知乎逐漸在向流量妥協,近些年來,商業化一直都是個老大難問題。不論知乎還是小紅書、B站均是如此,都處在破局與探索的過程中。關鍵的是,商業化的倒逼,已讓知乎內憂外患加劇。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這個頗具玄學色彩的Slogan也同樣適用于知乎本身,知乎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翠鳥資本。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業變現之路到底該如何走?
2021年3月,知乎登陸紐交所時,人設是“國內最大的在線問答社區”、“全國五大在線綜合內容社區之一”。...
-
港股精選 | 為企業出海“搭橋”,匯量科技靠什么出圈?
慢慢地,助力出海也成為一門生意,并在程序化廣告等領域造就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潛力股。問題...
-
萬物云升級智慧通行系統,打造無感速通體驗
“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在小區出入口面臨的“靈魂三問”或將成為過去時。萬物云在558個在管項目部...
-
萬億市值不再,“寧王”跌落神壇?
作者|藍妹兒編輯|齊秋實出品|藍媒匯財經(IDlanmeihcj)寧德時代(300750 SZ)曾因市值最高沖至1 6萬...
-
視頻號必須賺錢
現在我們希望視頻號是每個機構的官網。在多次線上明星演唱會的舉辦下,視頻號用戶日活甩開公眾號,趕超...
-
特斯拉交出一份逆天財報,投資者卻擔心它成為下一個奈飛?
點擊圖片,一鍵訂閱就連那些不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師也對該公司一季度的表現給予了肯定。財報顯示,特斯拉...
-
華大基因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下降37.06%
4月22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2021年實現凈利潤14 62億元,同比下降30 08%,擬10派3 5元;一季...
-
京東近一周 “海陸空”緊急調運物資1.4萬噸,援滬一線人員增至4000余人
4月20日晚,裝載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的京東物資海運專線從廣州啟航,將于23日到達上海。據統計,近一周來...
-
寧德時代2021年凈賺159億!第一大客戶是特斯拉,占比10%
4月22日,日K線三連陰的寧德時代,終于迎來一次收紅。截至當日收盤,寧德時代漲1 52%,報415 34元 股...
-
寧德時代發布2021年財報:毛利率下滑,二級市場退燒
4月21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寧德時代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303 56億元,同比增長159 06%...
-
谷歌更改Play商店政策 安卓通話錄音APP被封殺
用慣了國產手機的網友都很喜歡通話錄音這個功能,但它不是所有手機默認就有的,國外對手機通話錄音有法...
-
NFT數字藏品發行火爆 監管密切關注金融風險
在社交媒體上,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token)項目Moonbirds正成為新的話題熱點,1萬件作品以2...
-
甲骨文可持續發展調研:99%中國企業領導者認為偏見和情緒會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進程
這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高管,將可持續發展和ESG納入決策參考關鍵指標時面臨的難題。這項名為《守護地球家園...
-
辛巴被曝再賣假貨 銷售額超600萬!品牌方怒斥
YPL防曬涼感褲。”的產品,當天實時下單10 2萬單,一晚銷售額超過600萬元。對此,辛巴本人和所在公司均...
-
辛巴被曝再賣假貨,官方回應:授權鏈路完整正在緊急核查
新浪科技訊4月22日晚間消息,辛巴和旗下主播蛋蛋帶貨了一款名為“YPL防曬涼感褲”的產品。有消費者下單...
-
辛巴被曝再賣假貨 銷售額超600萬:官方回應授權鏈路完整 正核查
針對辛巴旗下快手主播“蛋蛋”直播間疑似賣假貨一事,22日,“YPL運動潮品”回應稱,“蛋蛋”所售產品不...
-
星巴克中國完成為期10天的“明日交接式”活動
數十萬杯免費的“明日的拿鐵”通過這一活動傳遞到了消費者手中。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明日交接式”活...
-
水滴籌們不再免費,公益終究成為生意?
有分析認為,水滴籌等公益形象深入人心,收費后,可能會造成社會評價降低,影響公眾參與的熱情,進而拖...
-
虎牙、斗魚被曝裁員:最高砍掉70%!上午通知 下午離職
互聯網行業的裁員浪潮還在繼續,游戲直播領域也是紛紛“倒下”。企鵝電競官宣將于6月7日停止運行、B站直...
-
快手原副總裁趙丹陽因受賄、侵占756萬余元,一審被判七年
藍鯨TMT頻道4月23日訊,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開的一審判決書顯示,快手原副總裁趙丹陽伙同喬軍、李磊,...
-
辛巴再陷“售假”風波!品牌方、辛選各執一詞
中新經緯4月23日電“假燕窩”事件后,辛巴再次陷入“售假”風波。4月22日下午,新浪微博@YPL運動潮品發...
-
中國綠發“青綠山水”全國換住平臺重磅發布 開啟旅居新篇章
2022年4月22日,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中國綠發積極響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重磅推出中國綠發全國換住...
-
Switch手柄質量低劣 越籍外勞不堪重負
Kotaku刊文指,紐約州雪城一家名為“聯合無線電”公司承包了任天堂北美地區Switch游戲機Joy-Con手柄的維...
-
甲骨文企業可持續發展調研:73% 中國受訪者認為人工智能可在人類難以突破的領域取得成功
【TechWeb】4月23日消息,甲骨文公司和首席信息官顧問兼哈佛職業發展講師PamelaRucker聯合進行的一項最...
-
羅永浩是被新東方開除的?俞敏洪否認:他是自己走的
4月22日,俞敏洪在和李國慶連線時否認羅永浩被新東方開除,稱他是自己走的。俞敏洪表示,你要考慮到時代...
-
指控辛巴售賣假貨瑜伽褲品牌方再發聲明:必定嚴查到底
相關新聞辛巴被曝再賣假貨,官方回應授權鏈路完整正在緊急核查。新浪科技訊4月23日上午消息,今日凌晨,...
-
辛巴及旗下主播疑似賣假貨?辛選:展開緊急核查
【TechWeb】4月23日消息,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辛巴和旗下主播“蛋蛋”在直播間帶貨了一款名為“YPL防曬...
-
數字政府建設加速 這些產業或迎來投資機會
中新經緯4月23日電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簡稱“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加強...
-
原行長落馬,4天前剛被免!招商銀行資產質量下降,萬億巨艦駛向何方?
江湖再無田行長。4月22日下午,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消息,招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涉嫌嚴重違...
-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11批次不合格食品,淘寶 、永輝超市等企業被點名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糖、茶葉及相關制品、乳制品...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辛巴方再回應“賣假”:因商標持...
- 權游前傳拍攝成本低于預期
- 辛巴被曝再賣假貨 銷售額超600...
- 頂流冰墩墩大賣,網購仍無現貨,...
- 辛巴被曝再賣假貨!辛選公司回應...
- 辛巴及旗下主播疑似賣假貨?辛選...
- 孔子成00后最關注的歷史名人 B...
- 華大基因的涅槃,向何處去?
- 一季度廣東GDP超2.8萬億元 同比增長3.3%
- 陶虹受牽連?投資多家張庭關聯企...
- 聯想產品經理林林:天津當地網絡...
- YPL第三次發布聲明:辛選所示授...
- 內容正在升級改造,請稍后再試!
- 恒瑞醫藥營收凈利首次雙降,一年...
- 辛巴公司否認賣假貨!YPL品牌方...
- 最新!辛選稱有授權非假貨,品牌...
- 快手上線世界讀書日活動“我在快...
- 工作與生活無需一分為二,戴爾為...
- 長沙房價就是香!9成購房者一百...
- NeufMode x 賈乃亮|減法人生
- 辛巴“一夜售假600萬”?人民網...
- 貴州百靈2021年報:銀丹心腦通銷...
- 辟謠!微信分割朋友圈傳言為不實...
- YPL稱與辛選的商標授權爭議已妥...
- 仍持有5億美元特斯拉空頭頭寸?...
- “私有化特斯拉”推文被判虛假信...
- 商人羅振宇做生意:“得到”吸金...
- 微信內測朋友圈內容支持轉發引熱...
- 葵花藥業創始人殺妻后,女兒聯手...
- 華大基因業績回調,海外業務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