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載人航天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 2021年計劃安排宇航發射四十余次
2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1年,該公司計劃安排4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其中,備受矚目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任務將由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聯手執行。
當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根據計劃,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長征五號B三型運載火箭將分別在兩個發射場的三個工位發射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和空間站核心艙。三型火箭的發射任務具有接續性:預計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后,長征七號、長征二號F將接連發射,具體的任務時間節點會根據核心艙發射任務進行動態調整。其中,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兩型火箭均采用低溫推進劑,射前準備工作較為復雜。
2019年、2020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先后完成我國首次海上發射和首次海上商業應用性發射。今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執行4~5次發射任務。根據用戶需求,結合國內外落區的安全性要求,除1次陸上發射外,其余預計均采用海上發射。目前,型號隊伍通過技術創新,已攻克圍繞該型火箭及其海陸機動的多種發射模式的所有技術難題。后續,為滿足市場需求,團隊還將研制直徑更大、運載能力更強的長征十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預計在一年半到兩年內完成后投放市場。
2021年,被譽為“金牌火箭”的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擬發射超過10次,繼續保持高密度發射態勢,尤其下半年任務比較集中,平均每半個月發射一次。除了應對高密度發射任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還將承擔落區控制技術驗證工作。此前,長征二號丙、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先后驗證了通過柵格舵實現火箭殘骸落區控制的技術,長三乙火箭則繼續探索采用翼傘的方式進行落區控制(張蕾)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