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奧核心區通道再添“黑科技” 北京延慶加裝自動化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驅車行駛至北京延慶松閆路佛峪口水庫大壩段,大大小小的圓圈與穿插外部的鋼絞線組成的簾式網猶如巨型幕布被結實地扎在邊坡上。邊坡中上部安
2021-03-23 11:50:32 -
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現的?一種RNA聚合酶或成地球生命起源新解
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現的?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1日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發布報告稱,一種核糖核
2021-03-23 10:46:36 -
俄研究合成有機物的“星際工廠”運行機制 相關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俄羅斯薩馬拉科羅廖夫院士國家研究型大學(薩馬拉大學)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描述了在宇宙化學進化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有機分子在太空中的出現過程。
2021-03-23 10:27:05 -
俄星際站“月球-28”可成登陸月球的模塊 定于2021年10月1日發射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德米特里?羅戈津表示,俄羅斯星際站月球-28將作為人類著陸月球的模塊,俄想把月球-28做成起降飛船的樣子。俄
2021-03-23 09:59:43 -
太空垃圾導致衛星碰撞風險增加 首顆用磁鐵清理太空垃圾的衛星發射
據美國《科學時報》網站21日最新消息,日本私人公司Astroscale將利用俄羅斯聯盟號-2 1a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世界上第一顆
2021-03-23 09:56:09 -
福廈高鐵跨海大橋主塔成功封頂 時速350公里實現過橋不減速
3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控制工程湄洲灣跨海大橋主塔成功封頂。至此,福廈高鐵
2021-03-23 08:16:05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 全球首個無人機載荷接口標準正式發布
記者獲悉,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華北院參編(聯合編輯)的IEEE1937 1-2020《無人機載荷裝置接口要求和性能
2021-03-22 14:55:04 -
碳化硅市場潛力待挖掘 碳化硅能否引領三代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
這個春天里,我國三代半導體新材料產業萌動生發,蓄勢待發。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第三代半導體成為兩會的熱詞之一。日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
2021-03-22 14:48:19 -
日出日落沿正東正西方向進行 北京天壇上空出現懸日景象
3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春分之后,北京天氣晴好。日落時分,天壇祈年殿出現頭頂懸日景象。一位攝影師記錄下了這一美好時刻,天壇上空的
2021-03-22 13:39:04 -
破除“唯論文”呼聲日益高漲 破“唯論文”需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
3月18日,清華大學官宣,不再把發表期刊論文作為申請碩士學位前置條件。近年來,期刊論文發表與學位申請綁定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域飽受詬病
2021-03-22 10:18:33 -
新型自旋電荷轉化方法 讓“脆弱”的量子態變“皮實”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王亞等人,提出了不同于傳統思路的新型自旋電荷轉化方法,將脆弱
2021-03-22 09:58:36 -
適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如何養老答案不止一個
養老,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立足新發展階段,十四
2021-03-22 08:26:14 -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交付 未來將搭載更多科學家遨游海洋最深處
3月16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交付活動在三亞舉行。當天,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簡稱中國船舶702所)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
2021-03-22 08:22:41 -
科學家發現120億年前宇宙網 宇宙網亮光來自數十億矮星系
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謎,現在科學家們又有了新的重大發現。據報道,由法國里昂天體物理學中心領導的國際團隊首次觀察到了氫氣光亮絲線構成的宇
2021-03-19 16:25:22 -
兒童癲癇治療亟待重視 經正規治療60%以上癲癇兒童可得到良好控制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00萬癲癇患者,兒童和青少年是癲癇高發人群,約占到2 3,全國約有600萬癲癇兒童。兒童癲癇是兒童中最常見的
2021-03-19 14:30:11 -
俄新技術能低成本獲取氙氣 大大降低氙氣生產成本
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工大學和下諾夫哥羅德州立技術大學的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從天然氣中提取氙氣的方法,從而大大降低了氙氣的生產成本。該項科
2021-03-19 11:06:52 -
磨牙并難以入睡 智能手機會毀了你的牙齒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5日消息,一項有600人參與的新研究顯示,如果手機上沒有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就無法適從的人,更有可能磨牙并難以入睡
2021-03-19 11:02:15 -
頭發稀疏和脫落原因明晰 衰老導致毛囊干細胞分裂異常
近日,發表在《自然衰老》雜志上的新論文稱,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和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衰老過程中頭發稀疏和脫落的原因,即衰老導致
2021-03-19 10:56:27 -
手機清理軟件誘老人入騙局 App超范圍收集信息亟待監管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手機清理類軟件忽悠老年人的場景,將不良App(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治理和關愛老年人數字生活兩個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
2021-03-19 10:53:28 -
人工智能成多國科技發展“香餑餑” 2021年AI五大趨勢備受期待
人工智能(AI)已成為多國科技發展領域的香餑餑,各國政府以及多家大企業也都不甘示弱,爭相砸重金支持該領域的發展,各種創新因此如雨后春筍
2021-03-19 08:30:42 -
大型強子對撞機“揪出”四個新型四夸克態 助力揭示物質秘密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網站近日報道,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合作組宣布,他們發現了四個新型四夸克態。此
2021-03-19 08:28:56 -
金屬巖漿在更長距離擴張 科學家研究金屬星球上的火山及其熔巖流
在一個主要由金屬構成的行星體上,火山及其熔巖流會是什么樣子?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一項試驗性研究提供了對鐵質火山的見解,可以幫
2021-03-18 14:28:46 -
《內鏡外科》刊發:應用ICG熒光導航實現精準腹腔鏡肝臟腫瘤切除
3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袁玉峰教授團隊應用一種近紅外區熒光染料(吲哚菁綠,簡稱ICG),進行熒光成像引導,實
2021-03-18 13:32:45 -
人類胚胎首個完整模型在實驗室生成 為推進人類胚胎學提供價值模型
科學家使用人體細胞生成了人類胚胎的第一個完整模型。英國《自然》雜志17日發表兩項發育生物學領域重磅研究成果:科學家描述了兩種在實驗室
2021-03-18 10:43:31 -
3月21日一顆小行星將安全飛掠地球 距離地球約200萬公里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3月21日,小行星2001 FO32將在距離地球約200萬公里的地方,與地球進行最親
2021-03-18 09: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