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數字經濟如何穩健發展? 數字“熱”背后注入“冷”思考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貢獻不斷增強。但隨著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涌現,數字經濟發展熱潮下也面臨問題和挑戰。中國數字經濟如
2021-03-11 10:21:54 -
用好國家重點實驗室 出“硬招” 鼓勵企業支持基礎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作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設的
2021-03-11 09:34:33 -
我國大力促進科技創新 多地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隨著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核心地位的確立,作為科技領域競爭重要平臺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也日漸升溫。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2021-03-11 09:22:58 -
“內卷化”成當前教育困境 走出“內卷化”需處理好教育資源的優質與均衡
教育是全國兩會期間炙手可熱的議題。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3月8日晚間做客新華網,談到當前教育的內卷化:花再大的
2021-03-10 14:25:31 -
不同情感對應不同腦電波 人類“喜怒哀樂”有望借助腦電波捕捉
人腦是自然界最復雜的系統之一,里面存儲的信息猶如浩瀚的宇宙星空。而潛藏其間的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狀態,如喜悅、興奮、焦慮、抑郁、煩躁
2021-03-10 13:21:24 -
一種新型鈦基雙相混合導體透氧膜問世 利于降低氫燃料電池運行成本
3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江河清研究員與德國漢諾威大學Caro教授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鈦基雙相混合導體
2021-03-10 12:37:04 -
我國基礎研究占社會研發總經費比重超6% 將催生基礎研究發展“加速度”
6%,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數字??萍疾坎块L王志剛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去年我國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一舉打破多
2021-03-10 11:20:27 -
治理黑土地打好“科技牌” 用科技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東北白山黑水間,沃野千里的黑土地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一兩土二兩油插根筷子能發芽……黑土地既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安居樂業的
2021-03-10 10:34:26 -
我國科普工作進步有目共睹 ?多一些“首席科普官”讓“科普之翼”強起來
近日,關于上海市數十名醫務人員輪番上陣帶來具有各自學科特色的演講,爭當醫院‘首席科普官’的報道引起很多人關注。為推進科普
2021-03-10 10:09:18 -
新時代為法律修改注入了新內涵 專家就科學技術進步法修改建言獻策
我認為今年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十分重要很有必要。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名譽會長、原國家科委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段瑞春3月9日在接受科技
2021-03-10 09:55:07 -
研究人員設計出能自我推進的“活性”液晶材料 或為液晶新應用鋪平道路
據外媒報道,突破性發現可能為液晶的新應用鋪平道路。能夠執行復雜功能以響應環境變化的材料可以形成令人興奮的新技術的基礎??茖W家和工程
2021-03-09 14:09:48 -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28月晝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3月8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喚醒設置,迎來了第28月晝。至此,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
2021-03-09 14:08:20 -
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延至6月 取消“門票”及“參展證件”等實體憑證
2月23日至25日,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上海成功舉辦,華為、高通、OPPO、三星、中興通訊、意法半導體、諾基亞上海貝爾等通信行業巨頭紛紛
2021-03-09 14:06:50 -
用算法給羊“找對象” 數字技術改造傳統養殖業
3月9日消息,我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通過數字技術改造傳統的養殖業。新技術不僅僅提高了養殖效率,也增加了農民收入。陜西榆林現代農業科技
2021-03-09 14:03:56 -
搶占6G核心技術和標準制高點 空間衛星網絡至關重要
近日,工信部發布數據,到2020年底,中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71 8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戶??茖W家們預測,按照10年一代的更新速度,
2021-03-09 10:19:43 -
代表委員談科技:科技自立自強 數字經濟是新的創新賽場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制造學部教授王璞兩年前就呼吁,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和工藝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國家提出科技自
2021-03-09 10:16:05 -
網絡治理內容增加 向網絡侵權行為亮劍
懲治網絡流量造假行為,杭州互聯網法院審理手機應用流量劫持案;開放司法區塊鏈平臺,支持網絡著作權人上傳作品、保存證據,預防和懲治網絡
2021-03-09 10:01:16 -
新漫游車探索火星表面 NASA“毅力號”傳回高清火星全景圖
當地時間2021年3月6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毅力號漫游車在火星著陸地點拍攝的高清全景圖,讓公眾看到了新漫游車探索的火星表面。毅力號
2021-03-08 14:54:48 -
“碳達峰”“碳中和”倒逼能源結構調整 庫布其模式為碳中和提供中國方案
作為兩會熱點,碳達峰碳中和再次引發熱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是倒逼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但碳中和是否會引發經濟的退坡、發
2021-03-08 11:12:33 -
地熱能開發利用遇冷 實現碳中和地熱能發電亟待“加熱”
井口壓力很大,可直接用于發電使用。3月6日,談及在西藏地區開展的地熱勘查工作,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言
2021-03-08 10:40:41 -
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有何看點?多型火箭共建空間站
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問探火……近年來,中國在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步入2021年,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今年
2021-03-08 10:34:32 -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創新制度體系
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提請會議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創新是核心關鍵詞。支持研
2021-03-08 10:11:21 -
全球在軌衛星數量達到2460顆 衛星遙感實現坐地巡天、觀海
2月18日,今年第1號臺風杜鵑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除了風云系列衛星,中法海洋衛星、海洋二號B C星等衛星也捕捉到了杜鵑的生成與變化過程
2021-03-08 09:16:13 -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源頭 2020年我基礎研究占研發總經費比重超6%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7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民盟界別協商會時表示,去年我國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這一比
2021-03-08 09:11:59 -
加大復合型、跨界環境問題研究 科技要在污染防治集中攻堅中發揮更大作用
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
2021-03-06 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