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制定并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01-05 08:33:10 -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成功研發 玉米、秸稈也能化身服裝
玉米、秸稈與服裝、家居,聽上去似乎并不相關,但正在悄悄進行關聯。將玉米甚至秸稈加工成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紡成紗線制作衣服,也可以
2021-01-05 08:29:37 -
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測量精度更高
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三個參數
2021-01-05 08:27:37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預計國外科學家觀測時間約占10%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記者從中科院國家
2021-01-05 08:11:27 -
謠言止于智者!歲尾天寒 把這些謠言“凍”在2020
12月冬至日一到,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寒天。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門,但謠言卻不消停。上個月,一些傳言在網絡上興風作浪:心臟支架在美國
2021-01-05 08:09:54 -
中國航天“大力士”來了:我國最大的分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2020年12月30日上午11時32分,我國最大的分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民用航天3 2米3分段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在陜西西安試車成功。該機由中國航
2021-01-04 17:52:04 -
科創中國三大趨勢 中國創新帶給世界無限可能
歲月荏苒,翻閱2020年一張張浸漬汗水的科技日歷,那些矢志不渝的科技創新人物和感人至深的經典畫面仿佛又浮現眼前。實驗室里,他們爭分奪秒
2021-01-04 11:50:09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于制造鋅空氣電池的新化學成分 可儲存更多能量
隨著對綠色汽車和動力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發明新型電池,這些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并允許車輛每次充電行駛更長時間。
2021-01-04 11:12:06 -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圓滿完成2020年任務 安全航行22萬余海里
記者2020年12月31日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2021年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遠望3號船和遠望6號船已圓滿完成年度任務,向著祖國方向疾馳。
2021-01-04 11:03:02 -
美國宇航局:2021年1月2日是地球的近日點
美國宇航局最近談到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今天是2021年1月2日。是地球的近日點,也就是我們地球圍繞主星的橢圓軌道中離太陽最近
2021-01-04 10:56:38 -
新發現!我國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后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
2021-01-04 10:29:48 -
消費者提高防范意識 斬斷盲發快遞黑色產業鏈
據報道,有人報料稱,自己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打開卻發現收到的商品價值遠遠低于到付款。有媒體追蹤發現,這背后是一條涉
2021-01-04 10:13:18 -
今年火星將迎三批地球訪客 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歷史
在剛過去的2020年,阿聯酋、中國和美國接連發射了三個火星探測器。經過數月的太空長途旅行后,2021年2月左右,三批地球來客將密集拜訪火星
2021-01-04 10:11:48 -
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智慧化服務助解獨居老人難題
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日前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提出,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鼓
2021-01-04 09:47:02 -
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實現年內雙投 開創電站設計新模式
冬日好景君須記,最是捷報傳來時。12月31日晚21點整,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錦界電廠三期工程6號機組一次通過168小時連續滿負荷試運行,正式
2021-01-04 09:43:21 -
2021年第一場流星雨 象限儀流星雨1月3日迎來峰值
2021年第一場流星雨——象限儀流星雨1月3日將迎來峰值,送上浪漫的新年祝福。天文專家提醒,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在3日深夜至4日凌晨進行觀測
2021-01-04 09:27:24 -
小“透鏡”的“大世界” 讓近視防治成為日常好習慣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激光近視手術在我國廣泛應用,讓無數近視患者得以擺脫眼鏡,獲得清晰視覺。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
2021-01-04 09:25:40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臺風“黑格比”在列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7月份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臺風黑格比、新疆伽師6 4級地震等災害在列。??2
2021-01-04 09:23:40 -
大慶油田2020年油氣當量超4300萬噸 油氣完全成本同比實現硬下降
記者1月1日從大慶油田獲悉,2020年,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在大戰大考中交出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新答卷:完成國內原油產量3001 0319萬噸
2021-01-04 08:49:43 -
特高壓工程中也有不帶電的設備 每條特高壓線路都有絕緣子身影
特高壓工程中有沒有不帶電的設備?不僅有,它的作用還很關鍵!近日,備受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新建場館之一的雪如意——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基
2021-01-04 08:47:52 -
機器編程駕到 機器編程有助大幅降低開發和維護成本
1%據統計,全球78億人中,只有2700萬人會編寫代碼,占比不到1%。美國有50萬個編程人員崗位空缺,歐盟目前只有10%的編程人員受過計算機科學
2021-01-04 08:45:52 -
三峽電站全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118億千瓦時 刷新世界紀錄
據三峽集團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時,在確保三峽工程全面發揮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的前提下,世界裝機規模最大水電站
2021-01-04 08:25:15 -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按需式讀取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首次實現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物理
2021-01-04 08:16:46 -
科學家+企業家頭腦 胡郁助力中國人工智能頂天立地
一身深藍西裝,頭發中夾雜著灰白,既有科研工作者的氣息,又帶著企業管理者的范兒——無論哪種,都沒什么架子。他是胡郁,科大訊飛股份有限
2021-01-04 08:11:33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63天 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距離地球約1 3億公里,距離火星約830萬公
2021-01-04 07: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