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最冷冬天尚無定論 專家支招橡膠樹防寒抗凍
在海口冷的我已經在東北穿啥,在這穿啥了。明天見證海南島3攝氏度。各種段子層出不窮,刷爆海南人的朋友圈。一條裹著毛毯在海南騎電瓶車的
2021-01-12 09:16:59 -
唇形科植物分類學取得重要進展 成果發表在《BMC生物學》上
唇形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在烹飪、藥用、園藝、建材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與人類健康生活息息相關。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
2021-01-12 08:25:02 -
科學家構建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 哺乳動物祖先曾有60條染色體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志日前發表了一項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的成果,他們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
2021-01-12 08:11:08 -
我國運載火箭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取得積極進展
記者1月1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擬服務于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
2021-01-12 08:00:28 -
從腫瘤微環境入手 新發現或令T細胞成“賽博坦戰士”
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戰士,負責殺傷腫瘤細胞,但它也會累。T細胞耗竭會使其喪失能力。有沒有可能讓T細胞成為不知疲倦的賽博坦戰士?1月11日,
2021-01-12 07:54:37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變快 預計不會對地球產生危險
時間是一種常量,比如約定俗成,一天總有24小時。盡管24小時制固定不變,但每日的長度確實略有變化,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每四年有一個閏年。科
2021-01-11 17:05:09 -
不同類型恒星耀斑威脅程度不同 新的化學平衡“暗示”生物活動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我們時刻需要關注這個鄰居的脾氣是好是壞,是否會出現耀斑爆發等現象,對日地空間以及地球上的儀器造成干擾。耀
2021-01-11 16:37:19 -
青海新能源裝機達60.7% 光伏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
記者10日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總裝機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2445萬千瓦,占比超過全網總裝機規模
2021-01-11 15:58:05 -
德國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研究 加大高性能計算網絡投資
德國2020年更新《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在原先30億歐元基礎上再增加20億歐元支持德國人工智能研究。德國科學聯席會議決定投入1 33億歐元,繼
2021-01-11 15:25:57 -
法國量子技術研究取得多項成果 加快“歐洲云”建設
法國將數字化發展作為后疫情時代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在量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法國索邦大學聯合歐洲其他7個大
2021-01-11 14:57:21 -
瞄準疾病全流程管理 醫聯邁進互聯網醫療深水區
隨著2020封面科技榜單揭曉,誕生于成都的互聯網醫療明星企業醫聯再次受到高度關注。在大眾票選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榜中,醫聯以18076票獨占鰲
2021-01-11 13:58:41 -
5G專網起飛 可針對垂直行業提供全新生態
在全球范圍內,運營商正在加緊部署5G,許多運營商把邊緣計算策略運用于5G的部署中,紛紛推出定制化5G專網。在2020年底召開的邊緣計算產業峰
2021-01-11 12:35:26 -
2020年電競產業逆風飛揚 廣州電競多點開花加速發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體育賽事發展遭受重創,電競產業卻逆風飛揚,這項已經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智力運動,越來越受到社
2021-01-11 11:12:17 -
2020年人類科技征程高光回眸:奔向宇宙 競赴火星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滯,人類的科學探索步伐邁向了天上、人間和虛擬空間。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12月30日刊
2021-01-11 11:11:18 -
土星、木星和水星“大合相”在夜空上演 9日晚達到頂峰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月10日晚,如果天氣晴朗且能看清天空的話,那么天空觀測者們就有盼頭了。為什么這么說呢?據悉,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行
2021-01-11 10:08:29 -
“毅力號”下月將登陸火星表面 并嘗試無人機飛行
據外媒報道,下個月對NASA來說將是重要的一個月--2月18日,它將嘗試讓Mars 2020毅力號(Perseverance)漫游者登陸火星表面。NASA鼓勵學生們
2021-01-11 10:03:07 -
混淆程序成加密程序代碼方式 IO存在性難以抵御量子計算
幾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一直都想驗證是否存在絕對安全的方法來加密計算機程序,讓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的同時卻無法破解其程序。在2020年底,幾
2021-01-11 09:54:33 -
5G打開虛擬現實的想象空間 成智能變革重要推手
戴上VR(虛擬現實)眼鏡,新疆喀納斯湖的美景實時呈現在眼前;通過VR修復技術,人們可以觀賞景德鎮御窯昔日盛景;進入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戶就能
2021-01-11 09:40:22 -
網絡素養教育提上日程 青少年如何提高網絡素養?
當我們擁有了面向未來的先進教育工具和教育產品時,我們的網絡素養能否與時俱進,成為開展未來教育的先決因素之一。 在日前由21世紀英語教
2021-01-11 09:39:48 -
病原微生物檢測與進化分析平臺全新上線 將為醫療機構醫生免費開放
記者從由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獲悉,由數據中心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波蘭華沙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系主任諾瓦克教授等
2021-01-11 09:11:12 -
速度焦慮催生“快餐”式成果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創新能力
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29位升至第14位。然而,學術研究、科技創新還存在一些
2021-01-11 09:08:25 -
全球首批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啟運發貨 我國逐步邁向“核強國”
十四五大幕初啟,我國核燃料元件事業迎來開門紅。1月9日,全球首條工業化規模的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首批產品從中核集團中核北方核燃
2021-01-11 09:01:00 -
中國科學院:三維數值模擬揭示第谷超新星前身星吸積過程
第谷超新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之一。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焦承亮副研究員和廈門大學薛力副教授團隊合作,通過三
2021-01-11 08:59:51 -
“彎道超車” 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材料生產線即將建成
記者10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包頭稀土研究院與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技術轉讓協議,籌備建立國內首條月產800公斤稀土納米斷熱漿料中試
2021-01-11 08:23:10 -
全球氫能布局加速 新能源儲能領域“萬能之土”又立一功
到2050年,全球氫能占能源比重約為18%,氫能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 5萬億美元,且隨著技術研發和產業資本的持續投入,未來10-20年,全球氫能產
2021-01-11 08: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