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海天翻身,先低頭認錯?

        2023-07-29 11:19:09來源:ZAKER科技  

        上周,實控人姚老板被保安攔在自己公司門外的新聞,讓中炬高新愈演愈烈的控股權大戰,暴露在大眾視野里。

        鬧劇的背后,是雙方都舍不得中炬(廚邦醬油)這個香餑餑。

        而在醬油老二被資本搶來搶去的時候,老大海天卻有點平靜得凄涼:不僅痛失 " 醬油茅 " 稱號——從 2021 年初高光的近 7000 億市值,跌落至今不到 2500 億,跌幅 67%,業績增速也持續不佳。


        (資料圖)

        對此,海天管理層在 2023Q1 業績會上歸因道:2023 年春節較早,導致一月份發貨時間太短。另外,餐飲行業雖然在逐步恢復,但需要一定時間。

        但宏觀社零數據顯示,2023Q1 全國餐飲收入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14.02%,4、5 月還在繼續提升。

        也就是說,餐飲行業已經全面恢復,且連帶著調味品行業也在起飛——競對們千禾、天味、中炬都有所恢復,甚至實現正增長。

        看起來,別人都在偷偷進步,成功升入下一級,怎么海天這個曾經的第一名,被留級了呢?

        復盤相關信息,我們發現,海天還沉浸在過去的成功光環里,而當下宏觀產業環境、消費者需求、競爭態勢等已發生了深刻變化。造成今日之果,主要有三點原因:

        復合調味品風潮下,海天需要革命自己,但受制于既得利益體系,轉身緩慢——如同 Sony 放棄 Walkman 利益,轉而支持 iPod 的困境。

        B 端占比 60% 份額致使企業專注于低成本戰略,差異化訴求減弱,而宏觀經濟和外部變遷,產品需求發生升級,企業暫時沒跟上。

        率先完成的全國布局優勢,目前進入防守狀態,差異化競爭者進入全國鋪渠道階段,海天處于存量博弈階段。(PS:千禾、廚邦進入增量市場開發階段)

        換句話說," 醬油茅 " 沒什么變化,但環境徹底變了。

        一、入局復調卻怕 " 左右互搏 ",選擇 " 有限 " 革命

        " 海天要做火鍋底料,我們都不看好,它這次做市調之后,75% 都反對。"2021 年春糖調味品大會上,一位海天經銷商如此闡述對海天復合調味品(下稱 " 復調產品 ")業務的看法。

        彼時,海天于前一年推出復調產品——火鍋底料和復合調味包,管理層還在 2021 年報業績會上豪言:復合調味料是有較大容量空間的品類,公司將助推新品類加快發展,構建新的增長點。

        海天的熱切,可以簡單理解為:看到了風口,豬會不自覺想飛——統計顯示,近幾年復合調味品在調味品消耗量中,占比快速提升,增速發展遠超基礎調味品。

        但就如同醬油出現后,沖擊了食鹽(咸味調味)、味精(提鮮)的銷量一樣。復調作為基礎調味品的替代選擇,兩者也會有 " 此消彼長 " 效應。

        這樣一來,意味著海天大力發展復合調味品,無異于要革基礎調味品大盤的命,是一個左右互搏的局。

        而鏡頭回轉可以看到,海天那時在基礎調味品領域龍頭之姿愈發明顯,收入盈利情況一片向好。

        再反觀復合調味品市場,山頭林立,競爭激烈。

        頤海國際、天味、紅九九等在餐飲行業深耕多年,率先開啟復合調味嘗試,麻辣清油、濃香牛油等品類高頻上新迭代的企業,成為代表,且占據了主流口味高地。

        實力玩家擁擠,海天進來就相當于后進生,要花大力氣追趕。

        不僅如此,復合調味品類的利潤率較低。如下圖,復調企業的利潤率水平,普遍要低于基礎調味品企業。

        對比懸殊下——基礎調味品方面,自己已經占山為王、掙得還多;復合調味品則尚需沖鋒陷陣、也掙不了太多,作為一個成熟的上市公司,海天會更傾向于哪邊不言而喻。

        但行業大勢所趨,被裹挾的企業又不能視而不見,總還是要試試新路線。最終只能 " 別別扭扭 " 入局復調的海天,出了一個奇招:產品錯位競爭。

        以火鍋底料為例,海天沒有主打川味等主流口味,而是推出云貴酸湯、韓式部隊鍋等地域風味。

        繞著先來者的鋒芒走,乍一看是個好方法,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

        一方面,非主流的地域風味,并不好賣——口味有局限性,需要長期品類教育。另一方面,一些經銷商已經代理別的復調品牌,重新培育效果不明,不愿更換。

        當然,困局并非不可解,營銷到位依然能殺出一條血路,先來者們都用過這一招。頤海國際來說,作為海底撈的關聯公司,粘著海底撈的招牌吸紅利。

        天味則主打 " 鈔能力 ",2018~2020 年廣告營銷費用 3 年 CAGR 為 81.60%。其中,廣告費用主要用于復合調味品牌好人家的廣告投放。

        然而回到海天,在復調產品的運營上,獲得的營銷支持并不多。

        以餐飲客戶為例,主要靠各地經銷商拜訪、客請主廚,進行區域推廣。可據經銷商透露,海天在這方面本就不太重視。

        C 端而言," 以更多營銷刺激消費者習慣,進而完成替換 " 是調味品推新的鐵律。但據海天 2022H2 業績會:今年渠道費用投放預計保持平穩,但會更加注重投放成效,著眼于提升投入產出比。

        如此 " 保守 " 發育,兩年過去海天的復調產品不增反減——淘寶旗艦店在售的火鍋底料只剩一款新疆番茄口味,復合調味包只剩一款濃香紅燒汁口味。

        總的來說,面對復合調味品發展風口,全面入局即意味著左右手互博,新復調業務發展越好,對老的基礎調味品大盤沖擊越明顯,顯然海天猶豫了。

        而現在,它的取舍更明確了。

        2023 年海天經銷商大會上,管理層闡述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道:企業將實現 " 基礎調味品 + 基礎調味品迭代品 " 組團發展,建立基礎調味品更寬的護城河。

        二、低成本策略束縛,品質升級轉型帶著鐐銬起舞

        " 以前看不上拼多多,現在不僅買啥都是拼多多,還到處找券。"

        " 原來準備吃一輩子外賣,現在開始自己做飯了。"

        ......

        今年以來," 如何一句話證明你消費降級了?" 類段子,持續引爆。但大盤一片陰霾中,醬油卻在消費升級。

        以山東為例,2020 年至今醬油的超市零售價從 8 元漲到近 10 元,漲幅達 25%。主打 " 零添加 ",中高端定位的千禾,也迎來了業績的大幅增長。

        其實,這種逆邏輯的背后,體現的是當下環境中,消費者心理的變化。

        簡單理解就是,我雖然變窮了,但不代表我的生活質量就要降低:窮了買不起貴價,就升級低價剛需品,改善體驗,主打一個不委屈自己。

        醬油就屬于這樣的范疇。剛需價低不說,多年升級下來,90% 以上的醬油低于 20 元,就算再提升,也是 3 塊、5 塊。

        而付出這點代價,不僅能獲得味蕾體驗的大幅提升,也能為生活增添一絲逼格,何樂而不為呢。

        以一款日本的東字牡蠣醬油為例,淘寶上價格 20+,但小紅書和淘寶評價很多反饋說 " 吃了之后,就回不到普通醬油了 "。

        消費訴求變了,企業當然也要順勢而為。但面對 " 風口 ",海天卻被此前的低成本優勢,束縛了手腳。

        作為最早使用高鹽稀態工藝的企業之一,海天醬油力壓低鹽固態發酵工藝,以品質高、口感醇厚,闖了出來。之后積極營銷,在全國范圍內打響品牌,需求大爆發。

        為了匹配需求增長,其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擴張生產基地等,持續提高產量。

        如此以供給擴張匹配需求,持續放大了海天的規模效應——單位制造費用和人工成本都低于競對,單位運費持續下降。受益于低成本優勢,海天持續推出高性價比產品,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其中,更迎合品質升級需求的 " 零添加 " 產品,卻一直不溫不火。據紀要數據,2022 年海天零添加全系列產品銷售收入約為 8 億元,相對總收入 238 億,貢獻僅為 3%。

        之所以會這樣,看看海天的客戶結構就知道了。

        數據顯示,海天的主力餐飲端客戶占比超過 60%,他們更關心的是低采購成本,即單價低。

        如某上市餐飲公司采購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 醬油是否零添加不是首要的篩選條件,在保證品質前提下,追求性價比才是我們關心的。"

        這意味著,要穩住基本盤,就得滿足主力客戶需求,即延續低成本策略,維持性價比優勢。

        可以看到,海天仍在強化規模效應。2022Q3 業績會提到:未來幾年,公司將有序釋放 300 萬噸左右的調味品產能。

        另一方面,產品升級決策中,技術提升讓位于成本和效率。

        對比同樣的特級零添加產品可以看到,千禾在完全無添加情況下,氨基酸態氨含量達到 1.2g/100mL;海天添加了酵母抽提物,含量也僅有 1.0g/100mL。

        備注:氨基酸態氮是判斷醬油鮮味高低的重要指標;酵母抽提物可提高醬油中氨基酸態氮的產生速度和含量。

        究其原因,千禾有專利技術壁壘支撐,而海天則選擇用酵母抽提物增鮮,在增加氨氮含量、達到特級標準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更低工業化成本、更快生產速度。

        在自然發展過程中,這兩個路線差異不大。但去年 10 月的 " 國內外添加劑雙標事件 " 爆出后,海天的形象掉到谷底。

        2022 年報中寫道 " 遭遇前所未有的‘輿情’沖擊,造成了較大影響 "。其中主要影響的就是消費者端,可以看到 2022 年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下降。

        與此同時,主打 " 零添加 " 的千禾 " 躺贏 ":不僅業績拉升,股價也喜提漲停。

        面對此情此景,海天對消費者端關注度空前提升。2022 年報提到消費者的次數,從上一年度的 20 次猛增至 44 次。

        但這種重視,似乎并沒有維持太久。

        今年 6 月的調研紀要里,管理層提到零添加品類表示:從我們的觀察來看,熱度過了以后,大家對零添加產品的需求還有,但是增長就很平淡了。

        總之,在客戶結構不變,低成本當道的情況下,海天的品質升級轉型無疑于拖著鐐銬起舞。

        三、龐大經銷網成移動 " 血包 ",面臨競對 " 推塔 "

        2023Q1 財報里,千禾管理層在解釋營收增長時強調," 調味品銷售渠道拓展、經銷商及銷售網點數量增加,帶來了銷售收入增長。"

        反映在數據上,除西部地區(大本營)外,千禾在各區域的經銷商數量均實現正增長,中、北、東部是增長重點。

        無獨有偶,中炬高新也有類似增長趨勢,尤以中、北部地區為甚。

        就在這些增長區域,海天這個全國性品牌,所屬的經銷商數量卻在全方位下滑,中、北部地區是重災區,對應地區的收入也呈現下滑趨勢。如此 " 此消彼長 " ——千禾、中炬經銷商數都有增加的北部,是海天經銷商規模最大的區域,占比達 30% ——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海天正在被競對們 " 推塔 "。

        畢竟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國內醬油產量就超過了消費量,醬油行業已然成為存量市場,高增長不再。

        在這樣的市場里,海天作為最大的經銷網絡——經銷商數量最高達 7000+,50 萬個終端網點,100% 地級市,90% 縣級市覆蓋,行業整體規模不變下,意味著競對的增長,可能要抽海天的 " 血包 "。

        而各品牌都在進一步 " 磨刀霍霍 "。如下圖,除了千禾、廚邦,加加、味事達等,也都在加碼渠道擴張。

        海天顯然已有深切的體會。

        有知情人士披露:很多海天經銷商都放棄了,像南京的兩大經銷商,溫州的馬旭東等此前做到億級的,很多都轉做其他品牌。

        之所以出現如此 " 倒戈 ",或在于某種程度上大家 " 苦海天久已 "。

        起初跟著大哥海天確實有肉吃:渠道早期能給經銷商 10% 的經營利潤,且專門設立事業部協助經銷商銷售,獲取這些利潤。

        但之后囿于性價比定位、低單價,利潤率空間被擠壓。據了解,大部分海天大型經銷商的綜合毛利率已經低于 6% 了,超過 8% 的是極少數。而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海天毛利率在業內處于最低水平。

        對此,有海天經銷商吐槽稱,當庫存壓力大時,手頭現金連付貸款利息都不夠。而其提到的庫存問題,也是廣被詬病的另一難題。

        此前海天對經銷商占據主導權,表現強勢。比如,要求經銷商的海天產品規模占整體規模 30% 左右;也不允許經銷商把掙的錢投資到其他品牌。

        壓貨和強制配額的情況,也不鮮見。2021 年行業調研紀要提到:" 上一波調價,鹽城、上海的海天大商都壓了很多貨,年后應該不會補貨;中炬和千禾差不多,不壓貨也不會空庫存,比較正常的狀態。"

        且庫存積壓情況要改善,并不容易。海天管理層曾在調研紀要中提到,2023 年理想庫存是 18 個點左右。但最新紀要顯示,海天 5 月份庫存 22 個點。

        這樣的渠道庫存情況,甚至影響到了海天自己—— 2022 年,海天合同負債同比下降 37.39%。

        對此,官方表示:2023 年春節提前,經銷商備貨導致期末預收貨款同比下降。

        但與此相反的是,同期千禾數據顯示:由于客戶備貨拉動貨款大幅增加,合同負債同比提升 293.08%。

        這樣幾重大山高懸,經銷商壓力可想而知。

        但之前海天勢大,日子也能過,大家還能忍。如今疫情沖擊,賺錢更為緊迫,各品牌拋的 " 橄欖枝 " 又很誘人。

        如下圖,在毛利率差不多的情況下,千禾渠道利潤率能達到 45%,相比之下海天只有 20%。

        對比之下,經銷商的天平自然會有新的倒向。

        如此看來,作為守擂者,如何抵抗競爭對手的 " 挖墻腳 ",是海天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四、小結

        優秀是個詛咒。

        一旦在某個領域功成名就后,極易躺在功勞簿上,堅守那些成功的舊道理。因此,面臨革命性的趨勢時,害怕、猶豫、遲疑都是人之常情。

        以汽車行業為例,無論世界頂尖的 BBA,還是國內的一汽、長城等傳統汽車企業,在面對新能源轉型時候的表現和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了。調味品行業也不例外。

        當然,海天依然是市場老大,短期內地位難被超越。只是引力太重,大家期待的、想象的 " 中國版龜甲萬 ",光輝黯淡下去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