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翻身,先低頭認錯?
上周,實控人姚老板被保安攔在自己公司門外的新聞,讓中炬高新愈演愈烈的控股權大戰,暴露在大眾視野里。
鬧劇的背后,是雙方都舍不得中炬(廚邦醬油)這個香餑餑。
而在醬油老二被資本搶來搶去的時候,老大海天卻有點平靜得凄涼:不僅痛失 " 醬油茅 " 稱號——從 2021 年初高光的近 7000 億市值,跌落至今不到 2500 億,跌幅 67%,業績增速也持續不佳。
(資料圖)
對此,海天管理層在 2023Q1 業績會上歸因道:2023 年春節較早,導致一月份發貨時間太短。另外,餐飲行業雖然在逐步恢復,但需要一定時間。
但宏觀社零數據顯示,2023Q1 全國餐飲收入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14.02%,4、5 月還在繼續提升。
也就是說,餐飲行業已經全面恢復,且連帶著調味品行業也在起飛——競對們千禾、天味、中炬都有所恢復,甚至實現正增長。
看起來,別人都在偷偷進步,成功升入下一級,怎么海天這個曾經的第一名,被留級了呢?復盤相關信息,我們發現,海天還沉浸在過去的成功光環里,而當下宏觀產業環境、消費者需求、競爭態勢等已發生了深刻變化。造成今日之果,主要有三點原因:
復合調味品風潮下,海天需要革命自己,但受制于既得利益體系,轉身緩慢——如同 Sony 放棄 Walkman 利益,轉而支持 iPod 的困境。
B 端占比 60% 份額致使企業專注于低成本戰略,差異化訴求減弱,而宏觀經濟和外部變遷,產品需求發生升級,企業暫時沒跟上。
率先完成的全國布局優勢,目前進入防守狀態,差異化競爭者進入全國鋪渠道階段,海天處于存量博弈階段。(PS:千禾、廚邦進入增量市場開發階段)
換句話說," 醬油茅 " 沒什么變化,但環境徹底變了。
一、入局復調卻怕 " 左右互搏 ",選擇 " 有限 " 革命
" 海天要做火鍋底料,我們都不看好,它這次做市調之后,75% 都反對。"2021 年春糖調味品大會上,一位海天經銷商如此闡述對海天復合調味品(下稱 " 復調產品 ")業務的看法。
彼時,海天于前一年推出復調產品——火鍋底料和復合調味包,管理層還在 2021 年報業績會上豪言:復合調味料是有較大容量空間的品類,公司將助推新品類加快發展,構建新的增長點。
海天的熱切,可以簡單理解為:看到了風口,豬會不自覺想飛——統計顯示,近幾年復合調味品在調味品消耗量中,占比快速提升,增速發展遠超基礎調味品。
但就如同醬油出現后,沖擊了食鹽(咸味調味)、味精(提鮮)的銷量一樣。復調作為基礎調味品的替代選擇,兩者也會有 " 此消彼長 " 效應。
這樣一來,意味著海天大力發展復合調味品,無異于要革基礎調味品大盤的命,是一個左右互搏的局。而鏡頭回轉可以看到,海天那時在基礎調味品領域龍頭之姿愈發明顯,收入盈利情況一片向好。
再反觀復合調味品市場,山頭林立,競爭激烈。頤海國際、天味、紅九九等在餐飲行業深耕多年,率先開啟復合調味嘗試,麻辣清油、濃香牛油等品類高頻上新迭代的企業,成為代表,且占據了主流口味高地。
實力玩家擁擠,海天進來就相當于后進生,要花大力氣追趕。不僅如此,復合調味品類的利潤率較低。如下圖,復調企業的利潤率水平,普遍要低于基礎調味品企業。
對比懸殊下——基礎調味品方面,自己已經占山為王、掙得還多;復合調味品則尚需沖鋒陷陣、也掙不了太多,作為一個成熟的上市公司,海天會更傾向于哪邊不言而喻。但行業大勢所趨,被裹挾的企業又不能視而不見,總還是要試試新路線。最終只能 " 別別扭扭 " 入局復調的海天,出了一個奇招:產品錯位競爭。
以火鍋底料為例,海天沒有主打川味等主流口味,而是推出云貴酸湯、韓式部隊鍋等地域風味。
繞著先來者的鋒芒走,乍一看是個好方法,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一方面,非主流的地域風味,并不好賣——口味有局限性,需要長期品類教育。另一方面,一些經銷商已經代理別的復調品牌,重新培育效果不明,不愿更換。
當然,困局并非不可解,營銷到位依然能殺出一條血路,先來者們都用過這一招。頤海國際來說,作為海底撈的關聯公司,粘著海底撈的招牌吸紅利。天味則主打 " 鈔能力 ",2018~2020 年廣告營銷費用 3 年 CAGR 為 81.60%。其中,廣告費用主要用于復合調味品牌好人家的廣告投放。
然而回到海天,在復調產品的運營上,獲得的營銷支持并不多。以餐飲客戶為例,主要靠各地經銷商拜訪、客請主廚,進行區域推廣。可據經銷商透露,海天在這方面本就不太重視。
C 端而言," 以更多營銷刺激消費者習慣,進而完成替換 " 是調味品推新的鐵律。但據海天 2022H2 業績會:今年渠道費用投放預計保持平穩,但會更加注重投放成效,著眼于提升投入產出比。
如此 " 保守 " 發育,兩年過去海天的復調產品不增反減——淘寶旗艦店在售的火鍋底料只剩一款新疆番茄口味,復合調味包只剩一款濃香紅燒汁口味。
總的來說,面對復合調味品發展風口,全面入局即意味著左右手互博,新復調業務發展越好,對老的基礎調味品大盤沖擊越明顯,顯然海天猶豫了。
而現在,它的取舍更明確了。
2023 年海天經銷商大會上,管理層闡述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道:企業將實現 " 基礎調味品 + 基礎調味品迭代品 " 組團發展,建立基礎調味品更寬的護城河。
二、低成本策略束縛,品質升級轉型帶著鐐銬起舞
" 以前看不上拼多多,現在不僅買啥都是拼多多,還到處找券。"
" 原來準備吃一輩子外賣,現在開始自己做飯了。"
......
今年以來," 如何一句話證明你消費降級了?" 類段子,持續引爆。但大盤一片陰霾中,醬油卻在消費升級。
以山東為例,2020 年至今醬油的超市零售價從 8 元漲到近 10 元,漲幅達 25%。主打 " 零添加 ",中高端定位的千禾,也迎來了業績的大幅增長。
其實,這種逆邏輯的背后,體現的是當下環境中,消費者心理的變化。簡單理解就是,我雖然變窮了,但不代表我的生活質量就要降低:窮了買不起貴價,就升級低價剛需品,改善體驗,主打一個不委屈自己。
醬油就屬于這樣的范疇。剛需價低不說,多年升級下來,90% 以上的醬油低于 20 元,就算再提升,也是 3 塊、5 塊。
而付出這點代價,不僅能獲得味蕾體驗的大幅提升,也能為生活增添一絲逼格,何樂而不為呢。以一款日本的東字牡蠣醬油為例,淘寶上價格 20+,但小紅書和淘寶評價很多反饋說 " 吃了之后,就回不到普通醬油了 "。
消費訴求變了,企業當然也要順勢而為。但面對 " 風口 ",海天卻被此前的低成本優勢,束縛了手腳。作為最早使用高鹽稀態工藝的企業之一,海天醬油力壓低鹽固態發酵工藝,以品質高、口感醇厚,闖了出來。之后積極營銷,在全國范圍內打響品牌,需求大爆發。
為了匹配需求增長,其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擴張生產基地等,持續提高產量。
如此以供給擴張匹配需求,持續放大了海天的規模效應——單位制造費用和人工成本都低于競對,單位運費持續下降。受益于低成本優勢,海天持續推出高性價比產品,生意蒸蒸日上。然而其中,更迎合品質升級需求的 " 零添加 " 產品,卻一直不溫不火。據紀要數據,2022 年海天零添加全系列產品銷售收入約為 8 億元,相對總收入 238 億,貢獻僅為 3%。
之所以會這樣,看看海天的客戶結構就知道了。
數據顯示,海天的主力餐飲端客戶占比超過 60%,他們更關心的是低采購成本,即單價低。
如某上市餐飲公司采購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 醬油是否零添加不是首要的篩選條件,在保證品質前提下,追求性價比才是我們關心的。"
這意味著,要穩住基本盤,就得滿足主力客戶需求,即延續低成本策略,維持性價比優勢。
可以看到,海天仍在強化規模效應。2022Q3 業績會提到:未來幾年,公司將有序釋放 300 萬噸左右的調味品產能。
另一方面,產品升級決策中,技術提升讓位于成本和效率。
對比同樣的特級零添加產品可以看到,千禾在完全無添加情況下,氨基酸態氨含量達到 1.2g/100mL;海天添加了酵母抽提物,含量也僅有 1.0g/100mL。
備注:氨基酸態氮是判斷醬油鮮味高低的重要指標;酵母抽提物可提高醬油中氨基酸態氮的產生速度和含量。究其原因,千禾有專利技術壁壘支撐,而海天則選擇用酵母抽提物增鮮,在增加氨氮含量、達到特級標準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更低工業化成本、更快生產速度。
在自然發展過程中,這兩個路線差異不大。但去年 10 月的 " 國內外添加劑雙標事件 " 爆出后,海天的形象掉到谷底。
2022 年報中寫道 " 遭遇前所未有的‘輿情’沖擊,造成了較大影響 "。其中主要影響的就是消費者端,可以看到 2022 年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下降。
與此同時,主打 " 零添加 " 的千禾 " 躺贏 ":不僅業績拉升,股價也喜提漲停。面對此情此景,海天對消費者端關注度空前提升。2022 年報提到消費者的次數,從上一年度的 20 次猛增至 44 次。
但這種重視,似乎并沒有維持太久。
今年 6 月的調研紀要里,管理層提到零添加品類表示:從我們的觀察來看,熱度過了以后,大家對零添加產品的需求還有,但是增長就很平淡了。
總之,在客戶結構不變,低成本當道的情況下,海天的品質升級轉型無疑于拖著鐐銬起舞。
三、龐大經銷網成移動 " 血包 ",面臨競對 " 推塔 "
2023Q1 財報里,千禾管理層在解釋營收增長時強調," 調味品銷售渠道拓展、經銷商及銷售網點數量增加,帶來了銷售收入增長。"
反映在數據上,除西部地區(大本營)外,千禾在各區域的經銷商數量均實現正增長,中、北、東部是增長重點。
無獨有偶,中炬高新也有類似增長趨勢,尤以中、北部地區為甚。
就在這些增長區域,海天這個全國性品牌,所屬的經銷商數量卻在全方位下滑,中、北部地區是重災區,對應地區的收入也呈現下滑趨勢。如此 " 此消彼長 " ——千禾、中炬經銷商數都有增加的北部,是海天經銷商規模最大的區域,占比達 30% ——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海天正在被競對們 " 推塔 "。畢竟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國內醬油產量就超過了消費量,醬油行業已然成為存量市場,高增長不再。
在這樣的市場里,海天作為最大的經銷網絡——經銷商數量最高達 7000+,50 萬個終端網點,100% 地級市,90% 縣級市覆蓋,行業整體規模不變下,意味著競對的增長,可能要抽海天的 " 血包 "。
而各品牌都在進一步 " 磨刀霍霍 "。如下圖,除了千禾、廚邦,加加、味事達等,也都在加碼渠道擴張。
海天顯然已有深切的體會。有知情人士披露:很多海天經銷商都放棄了,像南京的兩大經銷商,溫州的馬旭東等此前做到億級的,很多都轉做其他品牌。
之所以出現如此 " 倒戈 ",或在于某種程度上大家 " 苦海天久已 "。
起初跟著大哥海天確實有肉吃:渠道早期能給經銷商 10% 的經營利潤,且專門設立事業部協助經銷商銷售,獲取這些利潤。
但之后囿于性價比定位、低單價,利潤率空間被擠壓。據了解,大部分海天大型經銷商的綜合毛利率已經低于 6% 了,超過 8% 的是極少數。而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海天毛利率在業內處于最低水平。
對此,有海天經銷商吐槽稱,當庫存壓力大時,手頭現金連付貸款利息都不夠。而其提到的庫存問題,也是廣被詬病的另一難題。
此前海天對經銷商占據主導權,表現強勢。比如,要求經銷商的海天產品規模占整體規模 30% 左右;也不允許經銷商把掙的錢投資到其他品牌。
壓貨和強制配額的情況,也不鮮見。2021 年行業調研紀要提到:" 上一波調價,鹽城、上海的海天大商都壓了很多貨,年后應該不會補貨;中炬和千禾差不多,不壓貨也不會空庫存,比較正常的狀態。"
且庫存積壓情況要改善,并不容易。海天管理層曾在調研紀要中提到,2023 年理想庫存是 18 個點左右。但最新紀要顯示,海天 5 月份庫存 22 個點。
這樣的渠道庫存情況,甚至影響到了海天自己—— 2022 年,海天合同負債同比下降 37.39%。
對此,官方表示:2023 年春節提前,經銷商備貨導致期末預收貨款同比下降。
但與此相反的是,同期千禾數據顯示:由于客戶備貨拉動貨款大幅增加,合同負債同比提升 293.08%。
這樣幾重大山高懸,經銷商壓力可想而知。
但之前海天勢大,日子也能過,大家還能忍。如今疫情沖擊,賺錢更為緊迫,各品牌拋的 " 橄欖枝 " 又很誘人。
如下圖,在毛利率差不多的情況下,千禾渠道利潤率能達到 45%,相比之下海天只有 20%。
對比之下,經銷商的天平自然會有新的倒向。如此看來,作為守擂者,如何抵抗競爭對手的 " 挖墻腳 ",是海天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四、小結
優秀是個詛咒。
一旦在某個領域功成名就后,極易躺在功勞簿上,堅守那些成功的舊道理。因此,面臨革命性的趨勢時,害怕、猶豫、遲疑都是人之常情。
以汽車行業為例,無論世界頂尖的 BBA,還是國內的一汽、長城等傳統汽車企業,在面對新能源轉型時候的表現和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了。調味品行業也不例外。
當然,海天依然是市場老大,短期內地位難被超越。只是引力太重,大家期待的、想象的 " 中國版龜甲萬 ",光輝黯淡下去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海天翻身,先低頭認錯?
上周,實控人姚老板被保安攔在自己公司門外的新聞,讓中炬高新愈演愈烈
-
中年男人的車,越玩越野
國產車要搶奔馳大G的生意在2021年之前,國內硬派越野車江湖幾乎都被進
-
公攤要取消了?這座城市放大招,探索商品房按“套內面積”計價銷售
每經編輯:李澤東據合肥日報,7月28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
-
被罰超 70 億后,20 多天時間螞蟻集團都干了什么
2023年7月7日,上海,螞蟻集團攜支付寶參展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新
-
養老,有新變化!又一萬億元大市場→
截至2022年底,上海全市60歲及以上的戶籍人口為553 66萬人,占戶籍人口
-
本田、奔馳、寶馬……巨頭“聯手”!組建→
日本本田汽車、美國通用汽車和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等7家車企26日宣布
-
西藏阿里:巡演義診到邊關 魚水情誼暖心間
八一建軍節前,西藏自治區組織開展“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文化醫療
-
夸一夸《長相思》導演,不僅會“端水”,還很懂觀眾
夸一夸《長相思》導演,不僅會“端水”,還很懂觀眾,楊紫,演員,奇幻片,
-
“無錫影”閃耀第十四屆全國舞蹈展演,詮釋舞蹈表達的無盡可能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
-
養老保險女的交多少年才能退休?怎么查詢?
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是根據國家規定來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女性的退休年
-
幼兒園保險生病住院可以報多少?怎么報銷?
幼兒園保險生病住院可以報銷的金額是根據保險條款和保險公司的規定而定
-
小孩牙摔斷一半學平險怎么賠?可以賠付多少錢呢?
家長需要及時將孩子的意外事故報告給學校和保險公司,并提交相關的申報
-
什么叫增額終身壽?哪家最好?
增額終身壽是一種壽險,它結合了保障和投資的雙重功能。它與傳統的終身
-
孩子補充醫療保險如何報銷?多少錢一年?
孩子補充醫療保險的報銷流程相對簡單,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 選擇合
-
新吳多元化助餐服務破解“舌尖養老”難題 守護老人幸福“食”光
炎炎夏日,出門買菜、開火燒飯成為不少老人的煩心難題,家住新吳區新安
-
成都大運會首金誕生!中國選手曹茂園在武術項目男子南拳中奪冠
29日,成都大運會武術項目男子南拳比賽中,中國選手曹茂園奪冠。這是本
-
榮耀 Magic V2 系列斬獲 8K+ 安卓智能手機市場單品份額 TOP1
【手機中國新聞】自7月13日榮耀正式發布榮耀MagicV2系列以來,這款有著
-
小米新款智能觸控筆曝光 名為 Focus Pen 已獲藍牙認證
【CNMO新聞】為配合平板電腦使用并提高生產效率,不少廠商都為旗下平板
-
我被 ChatGPT 求婚了
人類可以與AI相愛嗎?我們第一次向ChatGPT拋去這個問題,它的回答是—
-
安克創新副總裁吳灼輝:新時代下打造全球品牌
7月25日,36氪WISE2023全球化價值大會順利舉辦。今年,我們以「時機·
-
iPhone 15 或全系搭載 4800 萬像素鏡頭 標準版再度提升
【CNMO新聞】根據近幾年iPhone的升級規律來看,每年數字系列的iPhone都
-
徐州小芽苗“求學”清華,推動“小芽菜實現大產業”
炎炎夏日,清華大學迎來一位特殊“學子”。來自江蘇徐州鄉土的一顆小芽
-
教大家微信群聊天功能被限制怎么解除的辦法
近期微信群聊天功能被限制怎么解除微信群聊天功能被限制怎么解除問題在
-
中國恒大:至6月末恒大地產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2874.68億元
7月28日晚間,中國恒大(03333 HK)披露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情況。公告
-
什么保險都沒有生孩子報銷嗎?想要報銷可以買什么保險?
如果沒有購買特定的生育保險或其他相關保險,一般情況下是無法直接享受
-
人人福家庭意外險怎么樣?值得購買嗎?
還不錯。 它提供了廣泛的保障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意外傷害、交通事故、
-
大黃蜂8號少兒重疾險保費返還嗎?投保要求嚴格嗎?
要看大家選擇的保障時間是多久。如果選擇的是保障30年或者保到70周歲,
-
一百萬意外險一年需要交多少錢?是怎么賠付?
保險費用的計算涉及到多個因素。首先,保險費用與被保險人的年齡、職業
-
幼兒園學平險報銷多少?報銷流程是什么?
幼兒園學平險的具體報銷金額會因保險公司、保險計劃和購買的保險金額而
-
4年怒砸650億,大眾在華瘋狂自救
4年怒砸650億,大眾在華瘋狂自救當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德國工程師們一再被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這些“關鍵詞”詮釋“頂流”中國...
- 成都大運會丨中國女籃首戰83:63...
- 九寨溝導游放狠話威脅游客購物?...
- 上萬元加拿大鵝羽絨服打 5 折...
- 四部門:此類人不得聘用
- “認房不認貸”,要來了
- 我們的家園·西藏篇|南伊珞巴民...
- 宣威市高質高效推進北盤江流域水...
- 濟南暴雨一小區積水瞬時上漲 有...
- 武漢養老保險要交滿多少年?怎么...
- i無憂重大疾病保險怎么樣?值得...
- 國壽少兒兩全保險到期怎么領取?...
- 大黃蜂8號少兒重疾險是消費型嗎...
- 成都醫療保險要交多少年才能享受...
- A股不相信愛情!證監會對“離婚...
- A股定增火爆!年內321家公司發布...
- 股價翻倍牛股0元收購“空殼公司...
- 2023款銳騏7上市 售價10.98-16.08萬元
- 油耗不再雞肋 坦克300插混版實車曝光
- 搭載1.3T輕混系統 全新逍客計劃...
-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蘇丹...
- 雷柏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 2.02...
- 人形機器人的未來,藏在人工智能...
- 2023Q2 中國手機市場戰報:vivo...
- “插座大王”為啥要搶新能源生意?
- 中廣核技07月28日獲深股通增持25...
- 內外兼修 不止藝術 gorenje新...
- 個人意外險是什么意思?有必要買...
- 駕乘人員意外險是什么?賠償項目...
- 生小孩生育險能報銷多少?能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