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油車降耗被忽視 積分價格“跳水”背后暗藏風險

        2022-04-25 10:39:51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編前:4月8日,工信部發布《關于2021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的公示》,備受業界關注。

        一年一度的“雙積分”情況公示,再次將積分交易價格波動、政策調整,以及如何與碳交易掛鉤和銜接等一系列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正積分“雙增長”皆大歡喜

        4月8日,工信部發布《關于2021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顯示,行業整體油耗和新能源正積分實現“雙增長”,這意味著,在2021年度參與核算的125家車企(含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皆大歡喜,獲得了充裕的正積分。

        根據本次公示報告,《中國汽車報》記者粗略統計了全行業油耗和新能源正負積分的總量,其中2021年度行業油耗正積分為1553.49萬分,油耗負積分為613.66萬分;產生的新能源正積分為676.72萬分,新能源負積分為81萬分。中汽數據將2021年度行業整體的正負積分情況與2020年相對比的結果顯示,2021年度行業油耗正積分較2020年同比大幅增長255.7%,油耗負積分則同比下降47.6%。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增長,行業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也隨之提升。即便按照“雙積分”政策,2021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提升至14%,行業產生的新能源正積分依然實現54.9%的同比增長,新能源負積分呈現24%的同比下降。

        “皆大歡喜”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毫無壓力,盡管全行業實現油耗和新能源正積分“雙增長”,但按政策要求,仍有企業尚未達標。在2021年度參與核算的125家企業中,達標與不達標企業數量幾乎持平,達標企業63家,不達標企業62家。

        在不達標企業陣營中,合資企業有21家,占比明顯高于自主品牌車企。記者梳理的2021年度油耗及新能源正負積分前10名企業名單顯示,油耗負積分前10名的企業中,有7家為合資車企,新能源負積分前10名企業中有9家為合資車企。其中,包括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上汽通用等產銷規模較大的傳統合資車企,已經連續3年登上未達標前10名榜單,隨著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的提升,這些企業未來達標的壓力依然不小。

        事實上,無論是出于對市場前景的看好,還是滿足“雙積分”政策要求,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都在中國推行了激進的電動化攻勢。4月8日,寶馬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銷量業績,其中在中國市場寶馬集團一季度交付量超過20.8萬輛(含MINI),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3倍。3月31日,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寶馬全新i3正式推出,按照計劃今年寶馬將向中國市場陸續導入5款純電動車型。同樣,奔馳在一季度銷量業績發布中也透露,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明顯,在“全面電動”的戰略下,今年將向中國市場推出8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全新EQE將實現在華國產。

        相反,在正積分陣營中,自主品牌車企占據絕對主力。2021年度油耗和新能源正積分前10名企業,自主品牌車企均占據9個席位。在正積分表現較為出色的自主品牌車企中,既有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長安、長城等老牌車企,也有理想、小鵬、合眾這樣的造車新勢力。

        事實上,由于加碼新能源和電動化布局,以及在技術創新層面的持續進步,自主品牌車企的得分能力的確與日俱增。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受“雙積分”政策影響,2020年長安汽車的單車利潤平均減少4000元左右。而這樣的壓力,去年已得到明顯緩解。今年1月,朱華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憑借技術升級,節能減排效果持續提升,通過獲得積分,已經具備實現盈虧平衡。

        特斯拉是正積分排名前10中惟一的一家外資車企,且新能源正積分位居第一,以超過140萬分的成績遙遙領先于第二名。關于特斯拉依靠積分賺得盆滿缽滿的消息,此前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特斯拉也被封為最成功、最賺錢的“賣炭翁”之一。

        進口乘用車企業依然是不達標的大戶。公示顯示,2021年度21家進口乘用車企業,未達標的數量為17家。

        過度依賴新能源車 傳統燃油車降耗慢

        油耗與新能源正積分“雙增長”,是否意味著傳統能源乘用車油耗下降毫無壓力了?企業“單腿走”高度依賴新能源汽車積分實現合規的短板是否真正補齊了?

        據了解,2021年,受芯片供應的影響,國內傳統能源乘用車產量同比下降4.9%,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同比大幅增長158.2%,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差異,是2021年行業實現正積分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2021年度行業整體正積分充裕,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增長功不可沒。據測算,2021年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的下降、企業達標率的提升,主要依賴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的核算優惠使行業整體油耗下降25%。

        采訪中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傳統能源乘用車油耗下降相對困難,是行業積分合規壓力的主要來源。而傳統能源乘用車油耗下降難的因素,主要是產品結構的大型化、高排量趨勢仍然明顯,以及混合動力等節能技術的搭載率、滲透率相對較低。數據顯示,近幾年,傳統能源乘用車的整備質量年均增速為1.6%,而2021年強混和輕混技術在國產傳統乘用車中的滲透率僅為3.7%和3.6%。

        不可否認,積分達標對新能源汽車的依賴度過高,在積分交易環節,不利于積分價格的相對穩定。與此同時,也與“雙積分”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

        “目前,僅僅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積分達標的現狀,并不利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傳統能源乘用車降油耗速度較慢的問題要改進,真正實現‘兩條腿’并行。”中汽數據低碳業務部部長任煥煥坦言。那么,行業企業如何確保積分達標,實現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兩條腿”走路?在此前召開的積分價格預測聯合研究成果發布會上,任煥煥曾表示,從行業企業制定合規策略的角度應關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要把握合規技術路徑的發展趨勢。同時,針對傳統車油耗下降速度緩慢的現狀,行業企業應注重混合動力技術應用,從而減少油耗合規對新能源汽車的過度依賴。

        積分價格“跳水” 背后暗藏風險

        積分交易價格,牽動企業神經。

        從目前公示的情況看,可以預見,基于正積分的充裕,2021年度積分交易價格走低已成定局,甚至很可能“跳水”。

        事實上,自“雙積分”政策實施以來,積分價格一直波動較大。據了解,在行業完成的4次積分交易中,受合規成本、供需關系、價格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積分交易的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之間相差超過30倍。

        2021年度的積分價格究竟會跌到什么程度?今年3月,中汽數據發布了2021年積分價格預測,其中對積分交易年度(2022年1~9月)價格預測區間為1000~1400元/分。較去年的預測和實際交易均價相比,持續走低。而企業層面預計,實際交易價格很有可能跌破1000元。

        “積分交易價格很可能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的持續擴大而繼續走低,從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這一現象并不科學合理。甚至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沖擊。”中汽數據低碳業務部節能戰略研究室室主任陳川判斷。

        價格的波動受市場、積分供需等諸多因素影響,但大幅的無序波動,則為行業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諸多風險。而且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對積分價格走向的變化和預判能力相對不足,因此推動積分價格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實現波動,也成為行業企業的共同訴求。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志新表示,積分價格仍應圍繞價值波動,不應過分偏離。過高或過低都會干擾企業對國家節能法規的判斷,從而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呼吁要穩定積分交易價格,對積分供需失衡、價格無序波動,應從政策層面加以管控。

        今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全面退出,加之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直接導致制造成本提升,目前多家車企都相繼宣布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售價上調,此外,疊加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可以預見,2022年度積分價格或面臨較大波動。

        不能適應新形勢 “積分池”呼之欲出

        不可否認,現行“雙積分”政策中的部分條款和規定,已經跟不上目前行業發展的新形勢,那么作為獨具中國車市特色的“雙積分”政策,將何去何從?

        業界也曾拋出這樣的觀點:鼓勵企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實現節能減排的“雙積分”政策,已經大概率完成了歷史使命。對此,吳志新回應稱:“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尚未進入到完全市場化階段,因此仍然需要‘雙積分’政策的保駕護航。”

        為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調整“雙積分”政策勢在必行。

        對于如何破解積分供需失衡、積分價格無序波動,行業企業的參與者也提出了趨于“統一”的方案:建立“積分池”。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朱華榮曾提出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的建議,通過“積分池”調節積分供需;由第三方在保證公平公正和相對市場化的前提下,結合行業積分供需情況對積分進行收儲,同時允許企業從積分池借貸積分并按一定利率償還,以此調控市場供需結構,穩定價格預期,便于企業提前進行資源配置,降低經營風險。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哪吒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也提出建立“積分池”穩定積分交易的建議。王傳福在談及應對積分價格波動的舉措時,也建議行業建立“積分池”來保證“雙積分”政策的有效運行。

        據悉,工信部等相關主管部門針對穩定積分價格也提出了下一階段“雙積分”政策修訂的重點探索方向,將以靈活的管理機制來穩定積分價格預期。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下一步“雙積分”政策修訂工作中,“積分池”管理機制將有望提上日程。此外,業界討論已久的商用車納入“雙積分”管理也或將迎來實質性進展。

        探索“雙積分”與碳交易掛鉤

        隨著“雙碳”目標在汽車行業加速落地,“雙積分”與碳交易的掛鉤和銜接,也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表示,“雙積分”政策在通過碳交易的市場化機制促使企業自行進行減排,完成控制碳排放的目標。目前我國初步建成了全國市場體系,道路交通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條件已初步成熟。

        4月8日,在中汽數據召開的2022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行碳資產開發聯合研究組線上宣貫會上,與會專家表示,“雙積分”政策與碳市場如何打通,需要碳資產核算作為銜接。通過碳資產核算把新能源汽車出行碳減排量的核算與生產端和使用端低碳管理貫穿起來,用出行碳減排量抵消負積分,在未來具備可行性。(王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人成7777|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