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藏糧于技開新境 把技術“種在”田間地頭

        2021-06-04 13:55:31來源:河南日報  

        6月3日,杜煥永的2000多畝小麥開始收割了,5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不停作業,5天后就能全部顆粒歸倉。

        杜煥永是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流轉土地2000多畝,小麥種植基地輻射周邊18個村,年機械化服務面積3.9萬畝,被當地人稱為“農民CEO”。

        這么多地怎么種?答案是靠科技。“目前,我們的玉米、花生、小麥生產都已經做到了全程機械化,既提升了效率,也節省了人力、物力。”杜煥永說。

        “要發揮好糧食生產這個優勢,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糧食生產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正描繪著豐收新圖景。

        ■為農民“解放雙手”

        王洪幾天前才從鄭州趕回老家淮濱縣谷堆鄉周莊村,除了種地,他還在鄭州開滴滴專車。

        “以前除了農閑時候,地里離不開人,現在耕種管收基本不需要出力,種地真容易。”5月31日,看著收割機20分鐘就把自家的幾畝小麥收割完,王洪不住地感慨。

        除了提供深耕深松、播種、噴防、收割等一條龍作業,在河南,不少農民合作社還推出了統一的管理模式,不僅極大解放了生產力,也推動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胡若哲說,農業科技進步,就像為農業提供了一個人工智能的高效運行系統:種子是“芯片”,良好土壤肥水栽培是“充電寶”,藥物是“殺毒軟件”,機械化信息化設備是“模塊”,協調配套融合才能產生好的效能。

        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轉化和推廣應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3%,拖拉機擁有量340多萬臺,谷物聯合收割機30多萬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3%,小麥綜合機械化率達98.8%,農機總動力位居全國第二,越來越多的農民挑上了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

        ■讓高產穩產成為可能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種子是糧食生產的核心要素,也是糧食生產的“芯片”。

        在我省,小麥持續增產,良種的貢獻率接近50%。

        僅靠種子遠遠不夠。“就像孩子,基因再優秀也要看后天培養。”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的“后天培養”指的是良法,要把最好的品種種在最適宜的地方,用最好的方法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6月2日,在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種糧大戶陸愛東的260畝小麥即將迎來豐收。據測算,每畝產量750公斤左右。

        陸愛東雖然是個種田老把式,但科技的力量還是讓他心服口服。“去年秋播比常年晚了10天左右,過完年遇上兩次倒春寒,前兩天大風將近10級,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我的麥子沒受到大影響。”從“靠經驗”到“靠技術”,良法讓高產穩產成為可能。

        除了應對土壤、氣候等客觀環境的變化,種植技術也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發生變化。

        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專家李向東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是解決溫飽,那時候的種植目標就是高產。而現在,人們對糧食品質有了更高需求,高質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就成了糧食生產的重要目標。

        基于此,我省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打出“藏糧于技”的組合拳,助力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5年來,全省糧食總產量先后邁上1200億斤、1300億斤兩大臺階,中國碗盛上了更多的河南糧。

        ■把技術“種在”田間地頭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為了把好技術推廣到田間地頭,我省建立了完善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辛鈞安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長葛市農科所的一名農技人員,從年初到現在,辛鈞安一天也沒閑著。到田里查看苗情、到農戶家里進行指導,還要隨時在“新型職業農民”微信群里答疑解惑。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就及時向上級專家請教。

        像辛鈞安這樣的農技人員,全省有3萬多人。他們中既有“名教授”,也有“土專家”,毫無保留地向4400萬農民義務傳授種植“秘訣”。

        據統計,去年全省已推廣優質安全、節本增效、生態環保的主推技術1400項以上,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累計培訓各類高素質農民110萬人。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農業科技創新被賦予了更高使命。

        “十四五”期間,我省要打好“藏糧于技”組合拳,不僅要夯實種業創新發展基礎,打造全國育種、制種、供種新高地,還要提升農機裝備水平,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充分挖掘科技增產效能。

        中原熟,天下足。依靠科技的引領支撐,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底氣和信心。(趙一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欧洲久久av|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男同gay片|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