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銀行業“集體降薪”傳聞調查:行業薪酬機制或將調整 科技人才投入力度不減

        2020-08-10 10:02:34來源:證券日報  

        一直以來,銀行業都是大家眼中的“金飯碗”。然而在近日,金融圈里有消息稱,銀行業可能要集體降薪,這隨即引起了業內極高的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與多名銀行業內人士交流發現,降薪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后不同的銀行經營業績分化會加劇,而同一家銀行不同崗位的薪酬分化也會更加明顯。即便是同一個人,不同時間的經營業績、管理績效不一樣,薪酬可能也會不一樣。之前普遍漲薪的情況可能不存在了。”

        薪資總額將受

        近期,《證券日報》記者在多個銀行業內交流群里看到了一則聊天記錄,聊天談話內容表示受到政策影響,某大型股份制銀行要開始帶頭降薪,而某國有大行將緊隨其后降薪,并表示隨之而來的是整個金融行業的降薪。

        某銀行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其實疫情以來,各行各業的經營都受到了沖擊,銀行業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尤其是銀行需要給實體經濟讓利,今年利潤整體下降是大概率事件,銀行需要壓縮成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與多位銀行從業人員進行了交流,并多方求證消息的真實性。

        “大家一直都覺得銀行從業者收入穩定又體面,其實根本不是如此。我的薪資已經很低了,如果再降,那我真的無法接受。”某城商行柜員對《證券日報》記者吐槽道。

        多名銀行業內人士都對記者表示,即使銀行業要降薪,應該也不會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為銀行基層員工的薪資已經“降無可降”了。

        根據2019年上市銀行的年報數據統計,其中36家上市銀行的人均年薪達31.60萬元,但年報內的薪酬計算方式是各家銀行年度支付的工資,根據所披露的員工數量計算得出的平均收入,無法代表銀行基層員工的薪酬水平。記者經過多方調查發現,一線城市的部分國有大行的基層員工月收入在繳納五險一金后甚至不足5000元,而某些股份制銀行雖然薪資水平相比國有大行略高,但基層員工月薪也大部分不足1萬元。

        在“銀行集體降薪”的消息傳開后,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立刻公開回應稱目前沒有降薪的安排。

        實際上,銀行業降薪傳聞也并非空穴來風。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網傳消息稱銀行業受政策影響要集體降薪的“政策”,主要指的是今年年初時財政部印發的《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中確定了國有金融機構的工資計算公式,指出金融企業工資總額增長以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服務微觀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合理確定。也就是說,今后國有金融企業的工資總額會受到凈利潤增幅影響,若凈利潤增幅為負,企業工資總額或將下調。

        而銀保監會曾在上個月指出,一些機構撥備不達標,即便按照現階段撥備覆蓋率最低標準100%測算,銀行機構仍有缺口合計超過3500億元。若均攤到全年補足撥備缺口,這些機構利潤增速將大幅降低,有的甚至為負。下一步將督促銀行保持利潤合理增長,做實利潤、用好利潤,切實補充資本。適當降低分紅,不增加獎金,把有限的利潤更多用于資本補充,提高風險抵御能力。

        對此,董希淼分析認為,對于國有控股的銀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薪酬決定機制正在發生變化。因為國有金融企業對于服務實體經濟,跟自身的效益增長,風險控制這些指標更緊密的掛鉤。如果經營業績下降,薪酬下降;如果經營業績上升,薪酬上升。工資的決定機制在改變,傳言中對整個銀行業大幅度降薪的判斷是不能成立的。

        科技人才投入力度不減

        雖然銀行業整體大幅度降薪難以成立,但下一步,行業薪酬機制調整卻可能成為大概率事件。

        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存在不同銀行業績分化與同一銀行崗位薪酬分化加大兩個趨勢。第一,不同的銀行經營業績分化會加劇,經營狀況好的銀行可能會更好,經營不善的銀行業績可能會變得比較差,甚至負增長。相應的薪酬分化也將加大;第二,同一家銀行不同崗位的薪酬分化會更加明顯。比如,因金融科技被重視,技術研發、網絡金融相關的部門崗位,薪酬會增加會加大激勵。而可被技術替代的、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崗位,薪酬就自然會下降。

        交通銀行研究員、西澤研究院特聘高級研究員鄧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業此后會更加明顯按照市場化原則來核定工資總額,也就是說員工的薪資肯定與整體經營情況是掛鉤的。如果銀行經營業績下滑,相應的薪資下降也是有可能的。但銀行在兩個方面的資金應該不會節省,那就是對核心人才的激勵和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投入,因為這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鄧宇進一步對記者分析道,銀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規模、利潤等均來自實體經濟的繁榮,成本、風險則應該更加審時度勢。傳統的商業銀行規模龐大、部門林立,超過數百萬人的就業群體,但很多時候銀行金融機構給人的印象是“臃腫”和低效率。在數字化智能時代,傳統的銀行服務已逐漸成為一種“累贅”,過于細化的分工、繁瑣的程序和部門,加上數字化改造進程緩慢,運營模式不斷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與“輕型化”的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理念背道而馳。

        現實情況也是如此。記者發現,從今年各家銀行的校招崗位來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量相當高。比如建信金科3月份春招發布500個崗位,7月16日再次面向社會招聘,主要涵蓋區塊鏈開發類、云計算類、數據庫開發類、移動應用開發類、平臺系統開發類、軟件測試開發類等。而記者根據招聘APP上的信息發現,在部分國有大行金融科技公司中,部分科技人才崗位的薪資都在40萬元以上。甚至有不少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實名認證招聘或通過獵頭公司公開“挖人”,有部分薪酬甚至高達百萬元以上。

        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在加快對金融科技領域布局的過程中,核心人才的招攬和儲備一定是銀行發展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此資金的投入只會不斷增加,因為這就是人才的價值。”

        “銀行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很可能會控制運營成本、優化業務流程,將更多的中后臺人員前置,夯實前臺營銷和服務人員的基礎。同時會持續優化經營機構設置,精簡部門和崗位職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支出,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內部管理水平,解決人員冗雜、部門林立的‘老問題’。對于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來說,降薪并非最優選擇。”鄧宇表示。

        關鍵詞: 銀行業集體降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同gay片|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