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國內外服裝產業布局機遇 河南加快打造全國重要品質服裝制造基地
服裝產業是一個長盛不衰的民生產業,市場容量大、吸納就業多、導入難度小,帶動能力強。為搶抓國內外服裝產業布局和結構深度調整的重要機遇,促進我省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了《關于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服裝和相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50家,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10—15個,叫響一批河南品牌,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建成全國重要品質服裝制造基地。
“一臺縫紉機致富一家人,萬臺縫紉機就是一座城。”近年來,我省抓住服裝產業由東南沿海向中西部轉移的機遇,產業增長較為迅速,全省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約1500億元,年產服裝約16億件,位居全國第六,約占全國服裝產量的7%,成為全國服裝制造大省和中部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承接地,“新密服裝產業集群”“西平縣嫘祖服裝新城”“淮濱臨港國際服裝城”“長遠職業裝特色小鎮”等一大批服裝園區不斷發展壯大。但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服裝名城名鎮相比,我省服裝產業還存在企業規模小、創新能力弱、品類發展不充分、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問題。
《實施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我省產業基礎、人力資源、區位、交通、市場等比較優勢,完善政策體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瞄準“科技、時尚、綠色”,優化布局、調整結構,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強化科技創新,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強力實施“三品”戰略,重點抓實體、推項目、優政策、強服務,促進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推動我省從服裝制造大省向服裝制造強省邁進。
《實施意見》共提出13項重點任務和5項保障措施。
在優化產業布局上,以鄭州為中心,豫北、豫東、豫南為主干,豫西為次干,縣域為主體,省域、市域、縣域高效聯動,構建時尚創意、加工制造、市場發展相互協同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壯大產業集群上,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大中小企業聯動、上下游協作互補、產業配套完備、集聚效應顯著的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有競爭優勢和產業擔當的“功勛企業”。大力建設服裝出口基地,持續推動國家級、省級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高水平、高標準引進印染、服裝面料等項目,破解我省紡織服裝產業鏈中間環節制約。
在創新發展上,加快服裝行業智能制造關鍵環節、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引導企業在產品、工藝、包裝等環節提高設計創新和系統集成水平,增強原始設計制造能力。鼓勵企業創新營銷渠道,加快培育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零售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柔性化生產、小批量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
在品牌培育上,按照明晰定位、錯位競爭和特色化、專業化發展的思路,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名城、名鎮,叫響產業集群區域品牌。通過加大品牌推廣、品牌管理體系貫標、扶持品牌服務機構等手段培育本土服裝品牌,力爭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服裝制造和設計品牌企業落戶我省。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技術研發、創意設計、質量檢測、集中采購、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物流運輸等公共服務水平。
在保障措施上,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省、市、縣三級產業發展聯動機制,市、縣級政府負責聯系本地重點骨干企業,開展“直通車”服務。二是加強財稅支持。從先進制造業專項資金、稅收、社保、用電、扶貧等政策和資金方面加大對服裝行業的支持。三是加強融資支持。從銀行借貸、產業投資基金、發行債券、掛牌上市等多方面幫助服裝行業拓寬融資渠道。四是夯實人才支撐。全面提升企業家素質,大力育引進高層次人才,培育產業工人隊伍,建立產業發展人才支撐體系。五是強化企業服務。發揮服務職能,把服務企業作為推進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指導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服裝產業是永不落幕的時尚產業,我國沿海發達地區擁有一大批服裝名城名鎮,服裝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巨大。省政府此次出臺《實施意見》,對河南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史無前例的支持,為正在起跑的河南服裝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省服裝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張勛說,我省擁有人力資源充沛、區位交通發達、生產要素成本低等諸多優勢,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裝產業,將有效解決河南勞動力家門口就業難題,繁榮壯大縣域經濟和農村經濟,繼而實現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張勛認為,當前河南服裝產業正處在由大到強的重大機遇期,《實施意見》向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發出了動員令、集結號,為各地打造服裝主導產業,加速構建紡織服裝產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也大大提振了全省服裝行業齊心協力打造‘世界工廠’的信心,必將進一步推動河南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加快崛起。(陳輝)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