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外貿工作主基調確定:打造外貿新增長點 重點實施三大計劃
)在近日舉行的2020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總結去年工作,并確定2021年為“外貿創新發展年”,將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堅定不移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實施優進優出、貿易產業融合、貿易暢通三大計劃,著力從“鞏固”和“提升”兩個方面做好外貿工作。
打造外貿新增長點
“2021年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挑戰與機遇并存。”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張力表示,“從挑戰來看,既有長期的挑戰,也有短期的壓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復蘇的基礎尚不穩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深刻調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近一段時期以來,外貿企業在海運物流、匯率、用工、原材料等方面也感受到不小的壓力。因此,我們對外貿發展可能面臨的困難不能掉以輕心。”
同時,張力強調,“我們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和完整的工業體系,綜合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我們還將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和外貿創新發展,這些都是我們迎難而上,做好外貿工作的底氣和信心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跨境電商發揮突破時空限制及低成本、高效率的獨特優勢,使全球消費者得以在最短時間內購買到我國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形成了新的供給和市場需求,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和外貿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1.1%,市場采購貿易總額超過千億美元。其中僅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創造的貿易增量就達到近450億美元,拉動出口增速1.8個百分點,有力支撐了穩外貿工作。一批跨境電商平臺在海外飛速發展,超萬家傳統企業觸網上線、提質增效。配套生態體系日益完善,跨境電商的海外倉數量超過1800個,全年增速達80%,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
今年,商務部將繼續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加強國際合作,助力企業搶抓發展機遇,推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健康快速發展。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打造外貿新的增長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重點實施三大計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國對外貿易連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著關鍵樞紐和主渠道作用。下一步,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前提下,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延續外貿良好發展勢頭至關重要。
對此,張力提出了“鞏固”和“提升”兩個工作重點:一方面,鞏固外貿回穩向好的基礎,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另一方面,提升外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
同時,還將重點實施三大計劃:一是優進優出計劃。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培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二是貿易產業融合計劃。新認定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一批加工貿易產業園區。三是貿易暢通計劃。繼續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與更多的貿易伙伴商建立貿易暢通工作機制,特別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辦好廣交會,發展線上展會。擴大海外倉規模。加強國際營商體系建設。持續為我國外貿發展增加動力。
此外,營商環境也是穩外貿的重要一環。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大幅改善,但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差距。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商務部將保持清醒頭腦,按照黨中央部署,立足辦好自己的事情,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堅持不懈擴大開放,堅持不懈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外商到中國投資興業,共享中國開放發展機遇。
為外貿創新聚能量
培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以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高水平開放平臺以帶動外貿提質增效,推進各類進口平臺發展以促進外貿更趨平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集聚能量……從已發布的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穩外貿仍是多地做好今年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
今年,各地將采取綜合舉措發展新業態,為穩外貿發揮更大作用。如,上海將促進貿易創新發展,大力發展離岸貿易、轉口貿易、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國際分撥等新業態新模式;甘肅要發揮蘭州、天水跨境電商綜試區功能作用,促進跨境電商高效發展。
在各地對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部署中,跨境電商、海外倉、中歐班列等都受到重視,呈現協同發展的勢頭。河南提出,推進“四條絲綢之路”融合發展,鞏固提升鄭州—盧森堡貨航品牌優勢,深化航空電子貨運試點,力爭中歐班列(鄭州)國際直達線路超過10條,依托內河港口創新發展河海聯運。
作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載體,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發展受到各地高度關注。山西提出,扎實推進太原、大同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做好二手車出口試點工作;廣西提出,加快南寧、崇左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隨著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推進,自貿試驗區等新開放平臺對外貿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升開放引領、促進平臺建設是做好2021年穩外貿工作的普遍選擇。重慶在部署2021年穩外貿等工作時強調,要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提升開放平臺引領功能,尤其是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福建省廈門市提出,要建好綜合保稅區,積極發展國際中轉、離岸貿易等新業態。
對于擴進口,各地重點推動各類進口平臺建設。北京、重慶等地明確提出要爭取設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已設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地方,則在加快建設和運用該平臺。上海表示,要推進虹橋商務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陳文麗)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