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庭買火小西瓜 推動西瓜產業轉型升級
大西瓜鮮見其蹤,農民愛種三五斤的小西瓜,線上線下賣的也多是小西瓜。小西瓜為何火爆起來?專家、種植戶、消費者的看法出奇一致:中國家庭戶的規模小了,大西瓜沒了市場,小西瓜很受“待見”。
6月18日,在鄭州市萬邦蔬菜批發市場,劉先生一次買了上百斤的小西瓜。他說:“小西瓜一次搞定一個,啥時候吃都是新鮮的。”
校利超是中牟縣韓寺鎮大洪村人,是當地有名的西瓜種植土專家。他說:“同樣一畝地,種小西瓜比種大西瓜至少多掙5000元。”大洪村周圍4個村共種植西瓜9000多畝,種的都是小西瓜。
因為小西瓜賣得火,校成林今年還多了一項兼職——負責為鄭州一個電商平臺收購小西瓜。這個電商平臺專門收購1.5斤至2.5斤、2.5斤至3.5斤兩種規格的小西瓜,包裝后發往全國各地。“最近10天已經銷出去200多萬噸小西瓜了,尤其是1.5斤至2.5斤的小西瓜,訂單不斷。”校成林說。
省大宗水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方金豹分析,一方面是家庭規模小了,一方面是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高了。小西瓜小而甜,順應了家庭規模和結構的變化,火爆也不意外。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佐證了我國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20世紀50年代之前,我國家庭戶平均人數基本上保持在5.3人的水平上。1990年縮減到4.0人,2010年縮減到3.1人,2012年縮小為3.02人。今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只有2.62人。
方金豹說,家庭規模的小型化是現代化家庭變遷的重要標志,并已成為全球性趨勢。培育一個西瓜新品種至少需要10年,作為育種工作者,要有前瞻性,要考慮到10年、20年后市場需要什么品種的西瓜。當初我們全力培育小西瓜品種并示范推廣時,就已經看到了我國家庭人口越來越少的趨勢。如今,小西瓜取代大西瓜,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品種,并推動了西瓜產業的轉型升級。(李運海劉曉陽 朱琳)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