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發(fā)表免疫學研究報告 兩種靶向疫苗有效緩解慢性哮喘癥狀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1日發(fā)表的一項免疫學研究報告,法國科學家團隊開發(fā)了針對信號分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的兩種新疫苗,在對人化小鼠模型接種后發(fā)現(xiàn),其能在一段時間內保護其不患過敏誘發(fā)的哮喘。這項發(fā)現(xiàn)指向了一種潛在的治療哮喘的長期、高性價比策略,或為未來攻克這一困擾人類的頑疾帶來希望。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評估這一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最近十余年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過敏性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趨勢。在全世界范圍,約有一億哮喘患者,其已成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一種主要慢性疾病。
過敏性哮喘的特點是一種名為lgE的抗體水平升高,同時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釋放的信號蛋白)如IL-4和IL-13也會升高。針對lgE或者IL-4、IL-13的治療用單克隆抗體能減輕哮喘的癥狀,但價格高昂而且需要終身給藥。
有鑒于此,法國國家與健康醫(yī)學研究院傳染病與炎癥研究所科學家拉倫特·立貝爾及其同事,此次開發(fā)了兩種靶向IL-4和IL-13的疫苗,以確定其是否有助于減輕慢性哮喘的嚴重程度。
在小鼠試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疫苗緩解了慢性哮喘的一些特征,如lgE水平升高以及產生粘液,并且能在長達15周里遏制慢性的過敏性哮喘。在表達人類IL-4和IL-13的小鼠模型中,他們發(fā)現(xiàn)疫苗能抑制這兩種細胞因子至少11周。
研究團隊認為,他們的疫苗方案或許代表了一種治療哮喘的長期方法,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過敏性哮喘本質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氣道炎癥。這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多在嬰幼兒期發(fā)病。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xiàn)象或者有過敏性鼻炎,但由于癥狀與呼吸道感染或炎癥相似,嬰幼兒在發(fā)病時身邊成人缺乏相關知識,往往忽視了早期治療,導致這一病癥伴隨患者終身,也極有可能被誤診。(張夢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高產攻關!超級稻熱帶地區(qū)首次實現(xiàn)較大面積種植畝產超1000公斤
1004 83公斤!5月10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駐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基地專家處獲悉,中國工程院院...
2021-05-11 -
破解噬菌體特殊DNA有望對抗超級耐藥菌感染 成果在《科學》刊發(fā)
近日,天津大學張雁教授聯(lián)合上海科技大學趙素文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Huimin Zhao教授等研究團隊,解...
2021-04-30 -
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留光”1小時 向實現(xiàn)量子U盤邁出重要一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將光存儲時間提升至1小時,大幅...
2021-04-26 -
研究發(fā)現(xiàn):大火成巖省噴發(fā)產生含鎳氣溶膠 導致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沈延安課題組以高精度鎳同位素分析為主要手段,對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的...
2021-04-06